综合体的总体与交通设计探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5028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体的总体与交通设计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综合体的总体与交通设计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综合体的总体与交通设计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综合体的总体与交通设计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综合体的总体与交通设计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综合体的总体与交通设计探讨摘要: 综合体是集消费、居住及办公的综合建筑,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本文就综合体的总体设计与内部交通组织进行分析。 关键词:综合体;交通;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 为充分发挥城市中心城区的商业价值,设计利用裙房作为超高层建筑的“基座” ,将建筑群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建筑群与周边城市建筑形成了完整的城市空间界面。基于项目地块的特殊性,规划布局时塔楼由最初的 9 栋优化为 5 栋,即 R1、R2、R3、R5、R6,保证了空间上最大的通透性(图 1) 。 图 1 总平面示意图 设计沿 A 路布置了三栋超高层建筑(R3、R5、R6) ,最大限度提升了建筑

2、景观资源。 在靠近较场口转盘处设置了两幢超高层建筑(R5、R6) , ,具有地标效果。 塔楼采用 55 层(R1,高 178.8m) 、58 层(R2,高 187.8m) 、69 层(R3,高 220.8m) 、62 层(R5,高 300m) 、93 层(R6,高 468m)等不同层数和高度,层层跌落,相互呼应,形成优美的城市天际轮廓线,同时形成一螺旋形态,由 93 层高的建筑达到顶峰,烘托出鲜明的都市形象(图 2) 。 图 2 总体剖面示意图 裙楼采用弧形平面。曲面元素的引入缓解了建筑对城市的压力,使建筑融入城市肌理。 (1)建筑、广场、景观立体交融 城市广场 为有效组织各类人流,提供人员动

3、线的休息区和空间兴奋点,设计规划了大小不同、功能各有侧重的城市广场,使建筑在完成自身功能、形体、个性需要的同时,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 在 R5、R6 之间设置主要交通入口广场,直接连通 15m 高的玻璃入口中庭,可在此进入办公、商场、酒店等区域。也使超高层建筑与城市周边有良好的距离感和呼吸空间,使整体建筑形象更突出。 在 B 街布置有一个入口广场,作为地面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广场的位置在地块的中心地点,既有助人流聚散,又加强了室内光线和空间通透感。 沿和平路设商场入口广场,作为车辆上下客区,改善入口与建筑之间的空间关系。 城市阳台 裙楼的周边布置了退台,大为改善了裙楼与城市周边道路尺度的关系

4、,特别是将垂直墙面带来的压迫感减轻,并使立面错落有致。同时,退台上作了大量绿化处理,使这些“城市阳台”空间更有效地与商业空间结合,塑造出一些人性化的休闲空间,提高了裙楼的环境质量(图 3) 。图 3 裙楼剖面示意图 中央公园 随着土地资源日益匮乏,在城市中心区域,建筑密度越来越大,如何平衡建筑密度与绿地比例是本设计考虑的重点。 除地面绿化外,本项目充分利用裙楼顶层作为“中央公园” ,大大改善了住户的环境质量,提供了一处地区真正集中的绿地。同时,建筑之间的围合使这一空间不受外界影响,并且建筑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可提供充足的阳光照射。在会所、泳池、花园等康乐设施的配合下,整个空间充满生气。 综上,城

5、市广场、中央公园与裙楼的绿化退台在视觉和空间上均有良好的连贯性,地面的绿化以梯级形式向上延伸至裙楼顶层花园,使建筑、广场、景观立体交融。 (2)有效组织外部交通 依靠项目四周的城市道路,合理安排停车、商业、住宅、酒店、办公等的出入口,依人车分流原则组织交通。 项目西南面设 1 个公交车站,四周设 6 个小型汽车及出租车上下客区,地下商业连接地铁站,提供了多元化的公共交通配套。利用地块周边道路处于不同标高的特点,在不同的楼层设计“主出入口” ,配合不同交通系统的进出口及上下客区,结构性形成“立体化交通”设计,不但促进人流在室内空间穿梭,且成为城市公共活动路径的一部分。 项目四周设多个人流出入口,

6、贯通周边道路,为行人提供了快捷进出本项目的出入口。 二、建筑设计 (1)功能构成 高档商业裙楼 裙房地上 7 层,地下 2 层(局部 5 层) ,高 33.3m。为充分发挥商业价值,裙房尽可能多的布置为高档商业用房,并采用“细胞结构”概念将各种商业业态高效的组织为一体,各主力店围绕大小不等的中庭空间展开购物流线(图 4) 。 图 4 裙房平面结构示意图 超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酒店式服务公寓 在两栋超高层塔楼 R5、R6 内,布置有超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酒店式服务公寓等。 R5、R6 采用实用、宽敞、舒适、经典的矩形平面,设有三层通高大堂,电梯分区设置,引入“空中酒店大堂及空中私人宴会厅

7、”概念。 当地豪宅 R1、R2、R3 为超高层点式高级豪宅,按低、中、高分区,由一梯 12户变化至一梯 4 户,每个单元视野开阔,均为明室、明厅、明厨。 (2)空间创造 毫无疑问,作为大型城市建筑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创造必不可少。除城市广场、城市阳台、中央公园等外部空间的塑造外,建筑内部根据功能、人流、业态、出入口情况的不同,规划了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室内公共空间。 清晰流畅的公共通道、便捷的上下交通动线、宽敞明亮的中庭空间,构建了项目良好的亲和力和可达性(图 5) 。 图 5 中庭空间效果图 (3)内部交通组织 项目南侧比邻地铁 1 号线车站,东南侧比邻地铁 1、2 号线的换乘站。设计利用了这

8、一有利条件,将地下商业部分与地铁有效联系起来,既增加了商业人气,也可迅速疏导大量人流。商业内部则通过公共通道、上下电扶梯、中庭空间组织人流。 R1、R2、R3 的主入口设于裙房顶的平台层,使住户与裙楼的城市人流分开。住宅人流通过 B 街和 B 路的穿梭电梯从地面到裙楼平台层,再经平台花园的有盖走廊到达各塔楼的入口大堂。这种交通方式使电梯大堂不占用地面空间,加强了沿街商业的繁华氛围。 R5、R6 由多个功能分区组成,电梯分区设置,部分层区由地面入口大堂直达,部分层区则从地面入口大堂经快速电梯到达中转电梯大堂,再转乘该区的电梯到达。 停车库设于 4 至 7 层,设北侧入口广场、B 路、B 街 3

9、个车行出入口。(4)形体塑造 设计通过建筑体量、高度、立面肌理的对比塑造建筑形体,包括住宅塔楼在内的所有建筑均以公共建筑形象处理,以配合项目的地标性。从远看,垂直线条强烈,塔楼的体量切割及竖向线条表达出雄伟鲜明的形象;从近看,横向的裙楼利用柔和的弧线来表达。整体休闲气氛浓烈,产生空间多变的效果。 超高层地标建筑 468m 高的主楼建筑 R6 以简洁、纯粹的形态出现,延续理性而方正的平面造型,立面设计摒弃繁琐的装饰及变化,精炼的以四片墙体围合,隐现其中核心筒体量,虚化原来庞大之尺度,形成轻巧飘逸的建筑形象。立面优雅而含蓄的竖向线条徐徐上升,强而有力。顶部灯光设计为一擎天光柱,以强烈刚劲的灯塔形象

10、,殊立于繁华缤纷、变化多端的夜色,突出地标角色(图 6) 。 图 6R5、R6 效果图 住宅楼群 对比超高层地标建筑的纯粹性,住宅塔楼的立面设计以较为丰富多变的肌理表现,透过不同尺度的飘窗台、阳台、落地玻璃窗及玻璃幕墙的凹凸变化,其表皮被创造成多层次的组合,一方面将高层建筑的庞大体量分散,另一方面亦使立面造形更加生动、别致。 顶部以钻石形的玻璃幕墙体型处理,配合屋顶平台及阳台,创造出“空中别墅 SKY VILLA”的都市新形态。 商业裙楼 作为超高层塔楼群的基座,商业裙楼外立面的处理以横向线条为主,以平衡高层建筑的竖向线条。通透感较强的玻璃幕墙为主体并点缀广告及金属格栅装饰,加强了商业空间与外界的联系。部分沿街立面以退台式设计,形成“城市阳台” 。每幢塔楼的沿街立面体型均直接落到地面,使横向感强烈的裙楼与竖立感强烈的塔楼产生强烈对比,形成独特的建筑形象,并抽象的表现重庆“吊脚楼”的传统风貌(见图 7) 。 图 7 裙房效果图 三、结束语 建筑在城市之中不是孤立的个体,大型城市建筑综合体尤为如此。面对此类项目,建筑师要以更加谨慎的态度,从城市整体空间出发,在成就建筑自身的功能性、标志性的同时,完善并延续城市的地域场所空间。只有把建筑的设计放大到城市的整体空间,建筑才能取得更强的逻辑性和影响力,才能展示建筑在所处城市中的独特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