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摘 要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市场经济负面冲击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网络消极信息侵蚀、大学生自身限制等因素的存在,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也存在着个体本位凸显、功利化取向突出、价值追求庸俗化、道德情感淡漠、知行不一等问题。本文认为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及其成因,才能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观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基金项目:2015 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5-ZD-114) 。 作者简介:王亚娟,黄河科技学院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2-225-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取向多元化,价值评判标准不一,使人们的思想出现了一些混乱。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多数大学生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能把实现社会价值和实现个人价值统一起来,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关注社会、团结同学、友善待人。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受到消极影响,价值观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本位凸显,社
3、会本位淡化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理应以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为目标,并以实现社会价值作为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在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相冲突时,应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宁可个人利益受损,也要尽可能保证国家、集体荣誉和利益。然而在现实中,不少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更多地关心的是个人利益,单一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出现“无利不往”的状况,社会本位淡化。他们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为标榜,淡化团结意识、集体主义观念,把爱国主义、奉献精神抛之脑后,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集体利益之上,当个人利益和国家、社会利益相冲突时,部分学生甚至出现了保全个
4、人利益而损害国家、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情况。一些大学生既不关注时事动态、社会热点,也不关心集体活动,成天沉迷于智能手机,迷恋于个人世界,个体本位意识的不断强化,社会责任和担当缺失, “双耳不闻窗外事”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等是他们的处世信条,价值观上呈现出严重的利己主义或极端个人主义。 (二)功利化取向突出,急功近利思想严重 作为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虽然能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竞争意识,但也易诱使一些大学生以现实利益作为价值取向,急功近利思想严重。一些大学生要求入党,究其动机,不是基于对党的宗旨和事业有着深刻的认识,而仅是为了就业时增加砝码,或参加公务员、选调生考试
5、选拔时处于一定的优势,他们把入党当成实现个人利益的垫脚石。还有一些大学生不注重知识的平时积累和能力的锻炼,期末考试时寄希望于老师的圈划重点,考前突击复习,更有甚者,根本不复习,考试通过违纪作弊妄图蒙混过去。对于大型考试或社会考试,他们则热衷于考前辅导班,以期获得内部资料和解题技巧,急功近利。这些大学生对知识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知识本身的关注,远远超过了知识对自身发展、对自身熏陶和心灵塑造的关注。 (三)价值追求庸俗化,享乐思想滋长 改革开放以来滋生的贪污腐败、权钱交易、以权谋私,部分违法、犯罪经济的存在,优胜劣汰的法则和贫富差距拉大,都在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大多数大学生能够坚持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避免价值追求的庸俗化,抵制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但是,也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难以抵抗不良之风的冲击和腐蚀,随波逐流,他们崇尚拜金主义、权力至上,把“当大官、有大权、挣大钱”等作为人生追求,把家中有人、有关系作为标榜,把会来事、会拉关系作为炫耀,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盲目崇拜权利和金钱,让一部分大学生不能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不断进取,反而热衷于钻营投机、请客送礼、拉拢关系,价值取向明显庸俗化。 (四)道德情感淡漠,责任意识匮乏 近些年,高校恶性事件频发,清华女生铊中毒,复旦学生遭投毒去世,南航学生捅死忘带钥匙室友等,噩耗频传。由此,网络上传出了“我们活着的人,是否应该
7、给大学同窗打个电话,尤其是同宿舍的,热泪盈眶的说一声:大哥,感谢当年你不杀之恩! ”看似调侃,内里包含的对当代大学生的担忧显而易见。近些年大学毕业生拖欠贷款和不思感恩的事也屡见报端,这部分学生在国家、社会或他人的资助下,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本应回报社会和感恩的时候,却选择了逃避和冷漠。“病态人格或人格障碍者往往是由于缺乏爱感和内疚感,导致不关心他人、没有责任感,无法与人交往,无法实现社会化过程,而成为道德贫乏、淡漠甚至于冷酷的人” 。当代大学生之所以会有如此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沦为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原因在于其道德情感的淡漠,冷漠待人、冷漠处事,在于其自我利益至上导致的责任意识的缺失。 (五
8、)知行不一,价值观认知与践行脱节 对一些大学生来说,正确的价值观认知,并不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出现了价值观知行不一,认知与实践严重脱节的情况。例如,有些大学生主张诚信,但在考试中作弊,在制作简历时弄虚作假,在迟到旷课时编排谎言,为不上课或参与集体活动而假话连篇;有些大学生认同为人民服务,认同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认同国家、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旦涉及个人利益,便国家、集体利益全然不顾,个人至上。这些知行不一的表现,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能力比较差,虽然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和价值追求,但却尚未转化为自觉行动,在实践中难以自身作则或从一而终,从而造成知行间的矛盾
9、和对立。 二、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不利因素 (一)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我国社会转型引起的剧烈变化还在继续,各种利益的分化和整合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一些问题产生的负面影响强烈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社会贫富差距对比、高收入人群高消费表现等在媒体上的宣传和舆论上的传播,使大学生艳羡的同时,也极易增长拜金主义思想。市场经济强调的资源合理配置、利益最大化,容易造成重利轻义、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市场经济强调的优胜劣汰、胜者生存,则易形成强权社会的认识,特别是当社会上一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或钻国家政策、法律空子获得财富和权力,却没受到法律制裁,并在社会上炫耀一时。这些问题
10、的存在对价值评价标准尚未牢固确立、是非辨别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来说,都会产生极大的冲击,使他们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思想滋生,拜金、享乐思想滋长,老实做人、踏实做事的精神遭到了抛弃。 (二)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 全球化的时代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和思想,对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常说,改革开放进程中,好的东西进来了,不好的东西也进来了,特别是西方思想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消极成分极大地冲击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大力发展经济,而文化教育则重视不足,所以,经济虽然上去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却下降了。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物质生活相对富裕,但传统优
11、秀文化传承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淡化,使部分大学生既没有被传统文化精神所感化,也没有找到新的理想归属和寄托,理性思考不足,理想信念模糊,精神空虚,很容易被外来腐朽思想侵入。当西方大量带有“英雄主义” 、 “暴力恐怖” 、 “黄色刺激” 、 “自由无束”等因素的内容输入国内,大学生通过电影、电视、网络等载体接触到这些内容,并在猎奇、模仿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了这些糟粕,从而影响了价值取向,迷失了自我,影响了正确“三观”的确立。 (三)网络消极信息的侵蚀 信息化社会,智能手机使网络进一步普及,互联网对人们的生存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更成为当代大学生不可少的生活部分。网络就像是一把“双刃剑” ,利弊兼有,网络信
12、息大爆炸的年代,网络信息数量大和种类多、传播速度快、时效强,极大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但同时,网络虚拟、超时空、超意识形态的特点,也使网络确实可控性。海量的信息良莠不齐地陈列在网络上,大学生极易看到和获取,不良的信息很容易腐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期,受外界思想影响很大,如果在网络空间中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很容易造成思想认识的混乱,失去是非辨别能力。 (四)大学生自身的限制 当代大学生年龄一般在 18-23 岁之间,正处在生理发育成熟期和心理发展过渡期。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一是独生子女多,长期是家庭中心,自我中心意识强;二是网络依赖强,虚拟空间接触多,社
13、会实践少,独立生活、与人交往能力差;三是得到的表扬多,受到的批评少,抗打击和抗挫折能力弱。从生理上讲,大学生走向了成熟。但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快速走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过渡时期,加上特殊的成长背景,使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形成上产生了更多的矛盾。第一,有的大学生虽然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不足、理论功底较浅,不能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处理和分析我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形成错误认识,加上理论鉴别能力差和喜欢标新立异的特点,他们极容易被非主流的社会思潮俘获,为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所迷惑,从而导致政治信念模糊,缺
14、少远大理想。第二,当代大学生情感丰富,但不稳定、波动大,自我约束力差,容易意气用事,缺少理性思考和行动。第三,当代大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科学的价值评价。有的大学生经受不起任何外来的批评,经受挫折就轰然倒下。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过于自信,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和工作。 三、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精英,离开校园就直接踏入社会,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取向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市场经济负面冲击和不良社会风气影响、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网络消极信息侵蚀等
15、因素的存在,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上存在个人本位凸显、价值追求庸俗等问题。这些问题,虽然是非主流,但这些不良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的表现,会像感冒一样,在大学生中传染和传播,使原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大学生受到侵蚀和影响,所以应加强对这些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能取得良好效果,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情感德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杨静.试论新媒体平台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国报业.2013(10). 3袁媛、姚常红.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缺失的原因和构建途径.南方论刊.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