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新样态及教育引导研究摘 要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一定的新样态:一是移动网络交往频繁,大学生网络交往依赖性增强;二是交往范围显著扩大,交往深度有待提升。本文认为应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的新样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如下工作:一是改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程设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二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引导的主导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预警与干预系统;四是净化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网络交往环境。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交往 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
2、业训练计划。 作者简介:张冬梵、梁祯婕、王馨曼,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7-233-02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在校大学生通过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者非语言符号系统与个体或群体之间进行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从而建立相应人际关系的双向或多向互动过程。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学业的进步,反之则会影响大学生的情绪,诱发大学生心理危机。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可
3、见,掌握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新样态,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教育引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考察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把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样态,本文就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交往方式、交往对象、交往主题、交往观念进行了访谈调查与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如下: 第一,从交往方式来看,近年来伴随着移动社交应用的迅猛发展,微信、手机 QQ、新浪微博等业已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选择交往方式方面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在“你倾向于使用哪种方式与他人沟通”这一题的作答中,QQ、微信、短信电话
4、和面对面交往所占比重较高。虚拟化交往方式的方便、快捷、即时性与低成本性等增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频度,但是随之而来的交往介质和交往角色的虚拟化则容易导致人际冷漠与角色冲突等问题。 第二,从交往范围来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半径从校园群体向更大范围、更远距离的群体延伸。虽然寝室室友、班级同学、自己以前的老同学、本学院(部)同学仍是大学生交往的主要对象,但是由校内学生组织及社团认识的其他学院同学、其他高校的同学网友、社会各界人士也占一定的比例。这说明,许多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活跃在各个校内外的各个领域。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突破了民族与国界。在深度访谈中,部分访谈者表示曾有参加“AISEC
5、” 、 “模拟联合国”、 “国际义工”的经历。 第三,从交往内容来看,在“大学生交往中谈论的主要内容”的多选三并排序的选择中,总体选择率占第一位的是“影视作品、体育运动、明星八卦等娱乐话题”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满足表层感官需求的娱乐性话题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题。同时,大学生的交往议题主要集中在与日常自我交往生活需求相关的方面,比较而言,对公共领域和公共话题的关注有限。 第四,从交往目的来看,在大学校园,为了评奖评优、入党等功利因素刻意接近老师,甚至奉承迎合、送礼请客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对“你身边的人是否有过为获得某种利益而刻意与他人进行人际交往的行为”的调查中,肯定回答的大学生占绝大多数,
6、比例为 76.38%。此外,在与同辈群体的人际交往中,部分大学生会选择与那些对自己当下或未来发展有助的人进行人际交往。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群体普遍认为自己身边存在着功利化交往的倾向。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新样态分析 (一)移动网络交往频繁,大学生网络交往依赖性增强 近五年来,移动终端的应用与普及速度惊人。CNNIC 数据显示,截至2014 年 12 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 5.57 亿。其中,以大学生为主的20-29 岁年龄段手机网民占比最大,为 33.4%。伴随着 Web3.0 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已经深入渗透至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当代大学生难以割舍的工具。 一方面,移动网络社交成为大
7、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重要补充。根据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卷调查显示,平均每天手机社交 APP 的在线时长在 1-3 小时和 5 小时以上的大学生所占比重分别为 36.77%和 31.13%,共计 67.9%。而在线时长不到 1 小时的大学生比重仅占 10.12%。 “中学时代我总是用电脑玩 QQ、人人网等,现在主要是依靠手机上的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与小伙伴们聊天” ,不少受访者都这样表示自己的社交 APP 使用趋势。相比于现实的面对面交往,如今他们更喜欢通过手机社交 APP随时随地地交流与互动。在此意义上,移动网络社交为大学生提供了最及时便捷的交往工具,也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交往观念的开
8、放等奠定了现实物质基础。另外,借助移动网络社交平台“写心情” 、“发说说” 、 “发朋友圈” 等,大学生既可以获得更多机会和资源与好友建立联系,维持或拓展关系网络;又可以参与到相对开放而自由的网络表达中去,抒发个人情感,展示自我个性。 另一方面,大学生对移动网络社交的依赖日益加强,可能引发大学生“现实社交恐惧症”与自我认同危机。在对大学生“脱离手机多长时间会让你感到不安”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选择“只要脱离网络自己就会不安” 、 “半天内” 、 “一两天”的同学所占比重分别为16.15%、39.11%、21.79。这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对于手机过高的依赖度,从此种程度上看,手机网络已反窜为强大的主体
9、性力量制约、操控部分大学生的交往与行动,隐含着该群体“现实社交恐惧症” 危机的来临。很多大学生在微博微信上侃侃而谈,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是寡言少语。不少大学生一旦脱离虚拟交往空间,便会有拘束不安的感觉,难以快速融入现实交往的情境。此外,网络交往空间为大学生提供了理想化的表演舞台,使其可以尽情扮演自己假想的具有某种人格特质的自我,这使得沉浸在移动网络社交中的大学生所扮演的角色为符号化的“虚拟自我” ,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化的自我”有所不同。这种虚拟与现实角色的背离形成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主体容易向往与迷恋网络社交中的“虚拟自我” ,甚至难以与“真实自我”区分开来,形成人格的扭曲和冲突。 (二)交
10、往范围显著扩大,交往深度有待提升 在传统社会中,社会流动缓慢,人际交往也被局限在特定的地域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想要充分拓展交往关系存在很多困难。但是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突破了“熟人社会”的界限,以其自身的开放性、虚拟性、跨时空性为大学生人际交往范围的拓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突破了国家、地区、文化、年龄、身份及背景等诸多差异,交往对象也不再是身边朝夕相处的同学与老师,而是向着更加多元化的身份群体拓展,交往的广度不断得到拓宽。这对大学生更加自由开放地分享即时的信息、建立广泛的社交网络、积累丰厚的人脉资源、展现独特的自我个性、培养卓越的媒介素养等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但是
11、,交往的深度并没有随着广度的拓宽而延展。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时谈论的内容与主题反映了大学生交往的现实状况,是衡量大学生交往深度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满足表层感官需求的娱乐性话题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题,此外,在“网络社交平台上关注的主要对象”一问中,选择“名人、明星及相关粉丝群”和“网络红人”两项的大学生共占总人数的 60%,可见娱乐性公众人物成为当代大学生社交平台关注的主要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际交往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性质被削弱,而娱乐性凸显,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注重较低层次自然心理表层的感官满足与享受,而高层次的精神交往相对匮乏。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引导的
12、路径探索 (一)改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程设置,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仅靠部分章节内容的教育教学并不能有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针对性引导。因此应当改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课程设置,让大学生系统地接受人际交往的理论教育;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交往观。 对此,高校应当将人际交往课程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开设“大学生人际交往”必修课。针对大学生群体开设的人际交往课程,课程目标应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为首要出发点,以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原则,注重人际交往理论、人际交往技能与社交礼仪的传授。在课程设置上,
13、要将课程贯穿于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开展不同的课程教学。例如,针对大一新生,应主要开设心理适应和人际关系的认知等方面的课程,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新环境并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应当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将正确的交往观念渗透于高校人际交往课程中。 (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高校进行大学生人际交往教育引导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素质决定了教育引导的水平和实效性,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并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尤为重要。 第一,
14、加强师生的交流与沟通。必要的交流和沟通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做好人际交往问题预警的重要前提。师生交往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而应将交往领域由课内扩展到课外。首先,高校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于学习开展基于师生交往的有益活动,为师生交往搭建平台。其次,大力提倡师生网络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融入大学生移动社交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近况。 第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信息媒介素养。现在的实际情况往往是,教育工作者在网络知识和使用方面落后于学生。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接受继续教育,培养善于捕捉大学生移动社交平台信息,熟练网络操作,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及进
15、行协调和控制的能力。在网络时代里,要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成为既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懂信息网络技术的现代化的教育工作者。 (三)建立健全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预警与干预系统 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就会给大学生、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因此高校必须加快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全面、渠道顺畅、反馈及时、处理危机有力有效”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预警和干预系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 第一,建立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预警档案。高校可以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普查测试,建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危机预警档案,并根据普查结果筛选出高危个体,建立“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预警库” ,
16、并与各学院的辅导员一起对这些学生重点做好跟踪与干预工作。 第二,完备信息收集与监测系统。学生干部是大学生的一分子,与广大学生接触最频繁、关系最密切。应对学生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学生骨干能够有效辨别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前兆,并及时反映至辅导员。 第三,完善干预系统,充分发挥个别咨询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个别心理咨询”是最易于大学生接受人际交往教育引导方式。成长环境不同造就了大学生不同的心理、思想观念与人格特征,因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面临的问题与困扰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采取个别咨询的方式,针对个体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进行干预。 (四)净化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网络交往环境 互联网对大
17、学生人际交往的教育引导是一把双刃剑,高校应当趋利避害,有意识地优化校园网络文化,营造良好网络交往环境。 一方面,高校应当培养网络教育管理队伍,加强网络宣传引导。高校要专门组建一支高素质网络管理队伍,营造“意见领袖” ,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交平台与大学生共同探讨社会热点问题、舆论焦点问题以及大学生实际生活问题,同时要为他们解疑释惑、疏通情绪,以引导正确的网络舆论。要让大学生在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中进行良性人际交往,实现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加强网络交往监管。其一,高校要推行网络实名制或广泛认证制,网络行为者必须持有个人身份证书才能进行网络行为,从而建立网络行为主体与网络行为具有可追寻的对应关系,以保证能够对网络行为主体的身份进行实时查询。其二,高校应当采取可行性的技术手段分析监控网络环境,对传播淫秽色情、暴力血腥、邪教迷信的不良网站及时过滤并进行屏蔽。 注释: Web3.0 是一种以社会化媒体为核心界面的,基于云技术与移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个性化信息推介的网络技术时代。 “现实社交恐惧症”是指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人际交往产生的焦虑、恐惧、封闭等综合性心理障碍。 陈理宣.网络生存对青少年主体性成长的影响以及教育措施.教育科学.2002(2).28-31. 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