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海外华人政治参与影响因素分析摘 要 海外华人政治参与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其中影响当代海外华人政治参与的主客观因素有种族歧视、族群政治、新生代华人青年、华人自身的政治文化和政治认同等。本文通过具体分析发现,老生常谈的种族歧视对海外华人政治参与产生经久不衰的负面影响;以往作用显著的族群政治逐渐走向桎枯;随着华人新生代的成长,该群体对住在国政治参与呈现“冰与火”的不同现象;政治文化与政治认同的不成熟仍影响着华人参政深度、广度的拓展。 关键词 海外华人 政治参与 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王青松,华侨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 2014 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华侨华人史、中外关系史。 中图分类
2、号:D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1-171-02 海外华人参政经历了早期的不自觉、不主动甚至是回避,只有少数华人参与政治生活,到如今华人积极主动的参与所在国的政治生活并取得丰硕成果。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海外华人参政的整体趋势是利好的、积极的。当然,海外华人参政的未来发展趋势仍取决于华人融入所在国社会的程度和所在国对华人的政策。众所周知,如今在大部分国家,海外华人参政仍面临着参政渠道不太通畅,参政规模和水平与华人人口数量和社会实力不成比例,所在国华人政策不明朗甚至狭隘的民族政策等问题。华人真正融入和参与住在国的政治生活和主流社会,仍是长路漫漫,海外华人仍需要
3、重视并克服种种障碍。 第一,种族问题。种族问题一直是海外华人参政的症结之一。海外华人在所有的居住国都属于少数民族,除新加坡外。无论东南亚、北美还是欧洲,针对华人的歧视和偏见都有一定的出现,尤其在政治领域。海外华人参政的成就是历经华人先辈的艰苦斗争而得来的,这显示出,种族问题并不能阻挡华人参政的步伐。但是,种族问题却一直缠绕阻碍海外华人社会政治参与的一颗毒瘤,它的留存到底有哪些因素呢?从社会学领域来说,海外华人在外国成为一个种族,不是基于华人本身的种族本质,而是由于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是基于华人与主流民族之间的不平等。这种种族间不平等并不是种族本质的差异,而是由于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在欧美地区
4、,从 19 世纪华人与白人的职业差异、经济差异、地位差异到如今白人心理差异、认识差异,都产生了种族歧视和偏见;在东南亚地区,早期当地人不接受华人,是因为视他们为统治阶级的压迫者,如今华人则为经济上的吸血鬼。所以这种矛盾的种族关系在东南亚华人住在国社会中产生。从华人自身来说,种族问题的“历久弥香” ,从某种意义上,不在歧视者,而在被歧视者。那么,海外华人要实现融入住在国的主流社会的目标,他们将如何开创政治参与的新征程呢?笔者认为,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且困难重重,华人自身因素必将成为未来海外华人改善种族问题的关键。 第二,族群政治。海外华人作为住在国的少数族群,在政治势力上较为弱小
5、。为此,华人社会的团结和华人力量的凝聚,逐渐形成的族群政治便成为海外华人参政的策略之一。在一定时期里,抱团合力的族群政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海外华人融入住在国社会的深化,族群政治却转变为华人参政的绊脚石,割裂了海外华人在政治融合上的统一,不仅不利于华人参政,反而加剧了种族间的隔阂。海外华人认识到, “代表华人利益还是代表全社会利益” ,是海外华人融合住在国社会所要抉择的。就目前来看,绝大多数海外华人所在国对华人都实行较为温和宽容、一视同仁的华人政策,华人在居住国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享受的公民权利基本有所保障。因此,在新形势下,海外华人应当加强与其他族裔的沟通,融入主流社会,培养和树立政治
6、认同甚至是国家认同,而不应该还在“代表华人利益还是全社会利益”这样一个伪命题上耗费精力。相反,如果华人政治家只为华人群体的发声,那只能说明华人并没有突破族群观念的藩篱,没有充分的融入当地国社会,也很难在政治认同上有所突破。从政治现实角度来看,海外华人主打“族群政治”牌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这一点在印尼、新西兰、澳大利亚政坛已经被多次证明。2008 年新西兰大选,代表南太平洋岛国移民的新西兰-太平洋党(New Zeal and Pacific Party)却在太平洋岛国移民占新西兰人口 6.9%的情况下,在大选中却只获得 0.37%的支持,前景渺茫的新西兰-太平洋党于 2011 年黯然解散。这些少
7、数族裔政党本试图在族群集中的选区获得选票,从而跻身国会。但是却事与愿违。其中一项重要原因就是,少数族裔政党在制定政策时,既要代表本族群利益,又要考量主流社会的普世价值。而这种平衡向来很难把握,稍有不慎,便会产生相反效果。可见,如果少数族裔政党只打着“为某族裔或群体代言”的旗号而没有成熟的政见,是很难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的,而这又会对少数族裔的政治参与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从族群关系角度来看,海外华人如若在政治参与上主打少数族裔牌,有使海外华人族群与主流社会更加疏离的危险。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诸多海外华人所在国的政府通过司法、执法及立法等隐性政府行为,压迫限制华人的经济政治活动,甚至是赤裸裸的歧
8、视和偏见。在这里,海外华人不得不需要在政府中拥有代表权和发言权。但海外华人应该意识到,华人代言人只是切实保障华人自身正当利益的个体,而如何在一个具有组织化、民主化及资本化所构成的现代政治体系中,发挥海外华人整体社会政治影响力,才是华人日后政治参与所要关注的。因此,海外华人在进行自我定位时,理应抛弃“以族群划分政治版图”的观念,因为一个能接受海外社会的人,才能被海外社会所接受。澳大利亚政治家沈慧霞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我当选并不是因为我是华裔” , “在 1988 年的大选中我得票 18 万 3 千多张。即使澳大利亚所有的华人都入了籍也不够这个票数,这表明我是作为澳大利亚公民而得到信任的
9、。 ”总之,随着国际政治环境的不断演变,那种只代表华人利益的族群政治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海外华人若想在海外政坛上脱颖而出,理应改变族群观念,从国家整体利益视角来审视自身的政治参与,这应是未来华人参政活动的主要发展方向。 第三,新生代华人参政。海外华人社会正经历新陈代谢的变化,海外华人参政的主体也正在进行更新换代。这主要有两个层面:其一,华人新生代主要以新移民为主体。随着近些年新移民的不断增加,海外华人参政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因居住国社会政治环境的改善和华人社会自身的发展,新移民自不必像华人前辈那样在歧视和偏见中争取基本的华人公民权利,并且新移民参政主客观条件已十分充足,参政空间也不断
10、扩展。另外,华人新移民的诉求比老一代华人要强烈的多。因此,新生代华人中的新移民群体迫切要求以参政的方式来增强主流社会对自己的认可,故而政治参与较为高涨。另一方面,由于新移民的一些新特点,如与祖籍国关系密切、多样化的国家认同、与土生华人的矛盾等,这些也影响华人参政的热情。所以,新生代华人中的新移民参政呈现出两面性的特征。其二,新生代华人也指土生华人的年轻一代。在海外华人社会中,由于相当一部分土生华人是受住在国的文化教育而成长起来,在政治心理和利益归属上都认同住在国。此外,如今的土生华人青年已经住在国各领域取得不错的成就,比起打拼创业的父辈,他们的眼界更开阔,思维更活跃,政治认同和参政能力也较父辈
11、有了很大的提升,更乐于通过参政来主动融入当地社会,维护自身利益。当然,海外新生代华人参政情况也出现不容乐观的一面。相对于老一代华人为争取平等公正的政治权利和地位而奋斗抗争,如今新生代华人面临的压力要小得多,再加上受虚拟空间、网络社会、新兴经济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影响,他们对政治的热情和动力普遍不高。 第四,华人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对于华人参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华人方面来说,受制于历史传统和现实的因素,华人并未完全割断与祖籍国的联系,甚至有少部分华人仍以个人或群体的形式继续保持着对故土的联系和认同。如果不认同居住国主流社会的政治和文化,很难融入,政治参与则无从谈起。从居住国方面来说,居住国主流社会
12、对华人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是基于华人在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上的一致。若华人迟迟没有明确的认同导向或仍对祖籍国有着某种政治联系,那么主流社会必然会一直视其为外来民族,对其融入产生抵触心理,对于华人参政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障碍。虽然华人在身份认同上已经不是以前简单的“落叶归根” ,但仍停留在自主选择阶段。如果华人在自主选择认同阶段,产生一种矛盾模糊的心理既认同祖籍国,又认同居住国,很显然会遭到住在国主流社会的猜忌。又或者认同居住国,但对居住国的政治思想、政治原则、宗教传统等缺少真正的认同,那么对于华人参政也是不利的。第五,华人政治文化。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个中国人,也对身处异乡的海
13、外华人产生了影响。海外华人或多或少受到某些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影响和束缚。而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强调服从、恪守习俗、尊重威权和中庸之道。同时,华人因受到儒家和道家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再加上早期背井离乡,连生命安全都无法保证,极其自然地养成“明哲保身” 、 “常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的保守政治心理。另外,大多数海外华人移民主要来自于历史上都曾实行威权主义的国家和地区,人们大多没有参与民主政治的传统,华人只埋头于经济,无意争取政治地位,且常常因为来源国的原因而在政治上遭受到迫害,尤其是在东南亚国家遭到严重的排华和种族歧视,因而,他们更热衷于经济活动,对政治持冷漠态度。还有华人带有民族特色的移民文
14、化并没有因移居异质文化中而消失。同时,这种文化不论在东南亚还是在北美、欧洲,华人社会都倾向于保护其成员免受社会上其他人的伤害,华人社会在文化上具有内向性倾向,由此,海外华人在政治上难以动员。这种以族裔为基础的移民文化传统影响了华人的政治观念和行为,从而形成了具有华人族裔特色的政治文化。 综上所述,种族问题、族群政治、新生代华人、华人政治认同及政治文化等影响因素对当代海外华人政治参与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总的来看,当代海外华人参政受种族歧视的消极影响比较严重,但是可以通过尝试改变现实和华人自身因素来削弱种族问题的负面作用;族群政治发展至今已然成为阻碍华人参政深入的绊脚石;华人新生代的层级分化带来
15、了不一样的参政效应,为此如何将不利转化为有利,将是海外华人未来所要关注的问题;政治认同和政治文化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树立和培养华人对住在国的政治认同和政治文化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通过分析也发现,这些影响海外华人参政的因素并不是单个就能起决定性作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合力作用。因此,在分析当代海外华人政治参与的影响因素时,应当尽可能的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 参考文献: 1李胜生.海外华人的民族关系与种族关系.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0(3). 2谢峻润.新西兰华人政治参与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2013. 3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编.华侨华人资料(报刊剪辑).北京华侨历史学会资料室.1990 . 4王继婷.美国和马来西亚华人参政的现状和趋势种比较分析的视角.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委学报.2013(5). 5美施于杭.美籍华人的政治取向和期望:兼论美籍华人在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作用/ 美孔秉?浴?晓煌.美籍华人与中美关系.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6万晓宏.当代美国华人政治参与研究(1965-2012).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