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分析【摘要】 文章全面阐述了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从教学体系、教材适用性、双师型教师资源和专业学习共同体四个方面,分析了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促进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善路径。希望通过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困境的分析,探索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从而更好地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应用型人才 培养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持续、快速提升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商业模式得到不断创新,独立学院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发展,是我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一、独立学
2、院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是指,在市场需求的指引下,系统掌握本专(行)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开展本专(行)业工作必要的科学工作原理和基本技术能力,并具备开展本(行)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研究型人才,又有别于专业技工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像研究型人才一样专注于系统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活动,也不同于技工型人才一般单纯的从事一线工作生产,而是强调将已掌握的系统知识和科学的工作原理应用到一线生产实践中,能独立进行生产操作,并能发现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的创新,不断优化生产设计方案和生产管理的过程。 独立
3、学院介于一本、二本与高职(高专)之间,其人才培养目标既不能像“211、985”高校那样定位于科学研究型人才,又不能像高职(高专)院校那样培养技工型人才,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更适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定位。 鉴于应用型人才发展的内涵要求,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以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应用为框架,构建适应独立学院学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体系。 二、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 1、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缺乏系统性 普通本科教学一般依据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逻辑结构,按“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顺序,有层次地开展理论教学活
4、动,然后围绕理论知识体系相应开设实践(实训)课程,此结构中实践(实训)体系从属于理论知识体系。 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应由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实训)教学体系两个部分构成,但与普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是,独立学院的理论教学体系应在符合学科知识逻辑的前提下,面向市场、以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要求为框架来设置理论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围绕职业技能开展实践(实训) 、课程设计、实习、职业培训认证等实践教学活动。 从办学机制上看,独立学院属于按民办机制运行的高等院校,其办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必然受到“边际成本效益”原则的影响,这就导致独立学院在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和专业实验室建设方面追求边际成本最
5、低化,各专业之间公共实验室建设的现象较为普遍,理论课程和实践(实训)环节设置的碎片化问题突出,从而导致教学体系脱离了理论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要求。 2、教材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教材是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老师传授知识的重要依据。符合市场(行业)需要和独立学院学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教材,是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经过长期的积累与发展,高等教育的教材建设工作成果显著,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质、精品教材。然而,这些传统的理论型教材是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系统性进行编排,重点强调的是理论性、科学性,难以适应应用型人
6、才培养的适用性和操作性要求,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缺乏有机关联。另一方面,高职(高专)类教材虽在应用性方面得到了加强,但在理论性方面又难以给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支撑。现阶段,独立学院学生编写的应用型教材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选用的教材还是那些针对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生编写的教材。既不符合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同时也难以适应当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就独立学院发展实践来看,其自有专任教师主要由青年教师构成,青年教师具备高学历、高知识、高素养的特点,虽然其理论知识扎实,但在教学经验方法、教材和课程建设、实践经验等方面还需要锻炼与积累,同时,由于青年教师是独立学
7、院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这使得自有专任教师很难在短期内编写一本理论知识体系适用、实践性特征较强、与独立学院学生知识水平相匹配的教材。3、双师型教师资源短缺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具有研究生(含硕士、博士)学历的人才数量不断上升。独立学院在引进教师时,对学历的基本要求上都在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大量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被充实到独立学院教师队伍中,无疑提升了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为独立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但教师学历层次的提升并不意味着独立学院应用型教学能力的提高,这是因为被引进的新教师中,绝大多数都是硕士(博士)毕业直接到独立学院任教,缺乏在企事业单位实践的经
8、历,这使得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转换与衔接存在着不小的障碍。这种从学校到学校的模式,很难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师资具有丰富专业实践经历的要求,这就使其在应用型教学方面产生了先天不足。 另一方面,现有的职称评审、岗位定级、薪酬管理等方面的制度,还没有赋予业界专业人士自由转换身份的可行性,独立学院很难引进业界精英进入学校专职开展教学活动,取而代之的仅仅只是以讲座、访谈等兼职形式将实践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这大大降低了应用型教学的效果。独立学院双师型教师的短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短板。 4、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困难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指由独立学院自有专职教师之间、自有专职教师和业界专业人士在平等、
9、自愿的原则下,以价值、专业知识、技术方法、经验为核心,组成的专业教学共同体。 近年来,独立学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水平,在校内开展了青年教师授课(说课)竞赛、校际公开示范课、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师下企业锻炼等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通过专职教师之间、专职教师与外部之间的交流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升华与转化。但在自有专职教师和业界专业人士之间组成的专业教学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实践中,却存在着较大的困难。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企业的经营目标在于利润最大化,而独立学院的目标则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业界人士大多是各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企业来讲,很难让骨干人才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独立学院专职教师
10、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的设置、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技能的培训方法等方面开展共同学习与沟通;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安全、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学生很难与专业导师(业界专业人士、高级技工、工程师等)形成稳定、有效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障碍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三、促进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善路径 1、重构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 重构应用型人才教学体系应以“充实基础知识、增强应用价值”为导向。本着“需要、够用”的原则,紧密围绕行业发展所必备的专业核心知识与技能来设计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可打破既有的知识逻辑顺序,应用产业链的逻辑模式,以模
11、块化的方式构建理论课程的知识体系,同时,实践教学环节的制定与实施应紧密围绕模块式的理论知识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 专任教师应进一步理解所授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明确课程知识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所承负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对模块化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树立系统、科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思想,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改革及课程考核方法的改革。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督巡查力度,防止独立学院在专业实验室建设和课程开设上追逐边际效益最大化的行为,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2、优化应用型教材的选、编工作 鉴于独立学院应用型教材编写力量薄弱、教材建设起步较晚的现状,独立学院在应用型教材的选
12、择上应本着“选(择) 、编(著)结合”的原则进行。任课教师应通过各知名出版社网站或其提供的教材征订目录,广泛查询所授课程的经典教材和最新教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应试读教材,以此来保证应用型教材选用的适用性和优质性。 独立学院应进一步出台应用型教材编写的相关政策措施,既要鼓励本校专任教师积极联合外校优质教师、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团队的形式共同承担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材的编写工作,又要杜绝部分教师为了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而编著教材或挂靠第二主编的形式,严格把控应用型教材的编写质量。同时,还可以精品课程项目建设为依托,加快推进应用型教材建设工作。 3、加快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
13、建设是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以专任教师的转型发展为基础。首先,专任教师应主动适应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客观现实,积极转变研究型的教学观念,逐步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明确应用型教学的价值导向。其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生产管理活动的实践性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翻转课堂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努力提高理论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的效率。 另一方面,独立学院应完善教师下企业的培训与进修制度,进一步加大对专任教师走出去的资金扶持力度,为双师型教师建设构建良好的制度氛围。同时,要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努力通过教学团队建设着力推进独立学院教学资
14、源的开发、教学方法的革新、应用型教材的建设和教学经验的交流。 4、积极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 从独立学院发展的实践来看,由自有专任教师所组成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已基本建成,下一阶段应继续发挥青年教师授课(说课)竞赛、校际公开示范课、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教学研讨活动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建设成果。 同时,积极拓展就业实习基地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设,努力吸纳业界人士参与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技能的培训中来,积极构建学生、专任教师和业界人士组成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并努力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专任教师与专业导师、学生与专业导师及学生与专任教师之间的联系。 另外,还要充分
15、认识并积极发挥校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校友作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象,在其毕业参加工作后能准确识别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与实践工作需要之间的不对称,因此,独立学院应主动搜集校友的反馈信息,积极构建教师与校友组成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注:本文为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微笑曲线的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转型恐惧症?高校如何向“应用型”转变EB/OL.搜狐教育网站http:/ 2 孙元涛: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理念、原则与策略J.教学发展研究,2011(22). 3 周建平: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大学教学科学,2009(2). (责任编辑: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