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购物天堂色已褪 旅业寒风扑面来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并未给寒冬中的香港旅游业带来期望中的暖风。香港入境处节后公布的数据显示, “五一”三天假期来港的内地游客共 44 万人次,高于去年的 38.8 万人次,升幅为 13.4%。然而,在反内地客行动内忧及日、韩元贬值外患双重夹击下,实施“一周一行”后的首个“五一”小长假不再“黄金”多多,内地客远走日、韩、泰,以往人流如鲫的香港游客区及扫日用品热点冷冷清清。香港优质旅游服务协会的“开心着数大行动”活动也无法挽回内地客他投的劣势,香港本地零售业和餐饮业都完全没有感受到以往“黄金周”的气氛,生意比往年差。金行的生意继续下跌,铜锣湾更有药房营业额急挫七成,
2、随时执笠,他们同声慨叹“客从何处来” 。香港旅游业复苏之路漫漫。 锐减一周一行客 “一周一行”是由香港政府申请、中央政府批准后推出的,旨在减少水货客数量。此新政的颁布,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旅游、教育、经济等各方面产生了不小的冲击。内地访港旅客平均每日入境人次约 12 万,较去年每日减少 1,000 人次。而“一周一行”实施后的首个“五一”假期,有旅行社所接的内地团也大减八成,香港各个旅游旺区如金紫荆广场、购物区、水货客区以及宾馆区都成了“苍蝇拍” ,人流锐减,商户生意惨淡。零售市道持续疲软,统计处公布香港零售业销货价值为 384 亿港元,按年跌 2.9%,其中珠宝钟表和衣物鞋类的销售跌幅明显,按年
3、跌超过一成。过去甚受内地个人旅客欢迎的旺角区,近期也人流冷清,西洋菜街至弥敦道一带药房和金铺都门可罗雀,只有小部分化妆品店仍见拖箧客。另一边厢的铜锣湾区同样凄惨,以往备受内地客追捧的奶粉及药油也鲜有人买。珠宝店曾是内地个人游畅旺时最大受惠者之一,如今也是“跌得最尽”的行业之一。 有民意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直指,在旅客消费模式改变,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激励竞争,多个内地城市纷纷成立自贸区,中央逐步调低进口税情况下,香港旅游业竞争力大减,零售业首当其冲,近期的反水客示威更祸及真正旅客,令香港成为“赶客之都” 。香港购物天堂优势渐失,零售业步入寒冬,受访者更担心出现倒闭裁员潮,对香港整体经济前景不乐观
4、。 旺丁可惜不旺财 每年的“五一”假期,都有大量内地客赴港游。今年“五一”期间,首日内地访港旅客人数虽较去年上升了 13.4%,但相关旅游业收入并未增加。有分析指出,不少内地旅客是转经香港机场去外地旅游,才贡献了看似“旺丁”的数字。实际上,香港旅游业并未走出寒冬。 自香港回归以后,与香港旅游业紧紧相连的零售业在内地旅客的支持和贡献之下,为香港的经济创造了不少的盈利和商机,蓬勃的旅游零售业成为了香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可是自去年起,香港的旅游零售业持续下滑,零售业的销售数据相比以前显得很不乐观。那为什么香港零售业会在旅客增加的同时依然表现疲弱呢? 首先,更多的内地旅客转移旅游购物地点,是香港
5、零售业受挫的一大原因。由于年初日本放宽对中国国民发放签证的条件以及日元大跌,中国旅客已成了日本最大的游客群体。2014 年赴韩内地游客更是超过600 万人,较 2013 年增长了 42%。与日韩和欧洲相比,香港由于店面租金昂贵,销售的部分商品相对于欧美日韩而言没有价格优势,逐渐失去对内地高购买力人群的吸引力;其次,过往推动香港零售的高端消费,自从中央政府大力打击贪腐已经萎靡下去了。现在的反腐运动已经让奢侈品公司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中央计划降低多种进口消费物品关税,允许更多免税商品,以保持国内经济稳定增长。这也意味着,长远而言,香港零售业有可能失去价格优势;再次,之前香港反水货客行动越来越激烈,引
6、起内地民众反感。接连发生以打击水货客为名的“港独”暴力示威,对香港的零售旅游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占中”影响旅客来港,降低旅客和本地居民的消费意欲。香港有多家专业协会表示,自去年发生“占中” ,今年年初发生反水货客暴力示威行动以来,香港形象受到不小冲击。香港的社会气氛让部分内地旅客认为自己“不受欢迎” 。 包尾价格竞争力 世界经济论坛最近发表旅游业竞争力报告 ,分别在 14 个项目评分,主要包括:商业环境、自然生态、基础建设、文化资源等。亚洲国家及地区当中,日本排名最高,位列第九、新加坡排十一、香港则排十三,较上次报告升两位。14 个指标当中,香港的港口及道路基建在所有地区中位列榜首。报告又显
7、示,香港的营商环境排名第二、空运基建设施排名第四。但是,另一项重要的数据是,过往占优的“购物天堂”招牌不保,在全球 141 个国家和地区中,香港的价格竞争力在满分 7 分中只获 3.6 分,排第 127 位,近乎垫底。报告报喜更报忧,为香港的旅游业敲响了警钟。 香港没有收销售税、是自由港,为什么会在世界 142 个国家和地区的价格竞争中,排名倒数十五?“价格竞争力”虽跟当地发展程度有关,观乎排名头几位的伊朗、埃及、印尼、也门、冈比亚便可知一二;然而香港商铺租金偏高,以至不少特色小店及老字号难以承担,却是存在已久的老问题,值得港人深思并找出症结,而非用“价钱未必有竞争力,但货真价实,相信旅客仍然
8、想来购物”作为辩驳,因为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值得思考的是:是否商铺租金贵,令物价失去竞争力? 该报告中衡量价格竞争力的标准,由酒店消费、生活成本、机票费用等因素组成。而香港在该方面录得亚洲最差,生活成本及住宿成本高昂是其中两个主要原因。旅客在香港酒店平均消费从 2013 年的 134.5 美元激增至 229.5 美元,在全球排名 94 位。而在生活成本方面,以购买力平价核算,香港由前年的第 81 名跌至 101 名。与之相比,中国内地排名第 78 位。横向比较的话,香港在酒店住宿方面的花销,相较临近的亚太区旅游目的地亦高出不少。旅客在香港需要付出折合人民币近 1,400 元的住宿花销,这比台
9、湾高出两成,比韩国高出三成,甚至是日本住宿消费的两倍。 重视旅游业隐患 从此次旅游业竞争力报告来看,香港旅游业的发展还是获得了国际肯定的。但要引起警惕的是,香港旅游业纵然基础良好,可不能盲目乐观,尤须处理好旅游业转型问题,才能保持健康发展。港人对旅游业救亡行动并不陌生。当年爆发沙土疫情,旅客望而却步,市面一片萧条,港府向中央争取开放内地个人游;全球金融海啸爆发后,港府又向中央争取扩大及深化个人游,包括深圳常住居民来港“一签多行” 。现在香港既无严重疫情,更没有经济危机,相反,香港楼市长升长有,高处未算高;股市更是热火朝天,成交屡破纪录。在整体经济表现不俗的情况下,旅游相关行业竟然沦落到要“救亡
10、”的地步,实在是莫大的遗憾。其实,来者都是客,不能因为客人消费能力的高低、逗留时间的长短以及消费模式的不同,将他们分成三六九等。全世界并不是只有香港才能旅游购物,只有文明礼貌的地方才能吸引旅客。一再赶客、连微笑都欠奉的香港,只会令人敬而远之。 笔者认为,任何一个城市的服务功能、接待能力、基础设施等,对接待游客都是有限度的,这与城市规划中对旅游承载能力的建设投入有关。客观来讲,让火热的香港旅游业降降温并不是一件坏事。香港即便作为一个开放的旅游城市,也有最大游客承载量。从很多媒体的调查中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内地游客的涌入,的确对香港的正常生活、社会秩序产生影响。降温的香港旅游业也正好以此为契机进行调整。香港应抓住“一周一行”新政对香港旅游业带来的缓解作用,重整及提升香港优质旅游城市的国际形象与地位,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人来港进行正常的旅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