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摘要】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积累了许多结构性矛盾,发展方式亟待改变。我国自 2009 年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增长迅猛,规模迅速扩大,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结构 对策建议 自 2008 年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处在深刻复杂的调整之中,复苏之路曲折而又漫长。世界主要国家陆续发布了以发展高技术的新兴产业为代表的经济战略,力图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
2、积累了许多结构性矛盾,发展方式亟待改变,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将成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对此我国政府在 2009 年提出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自规划出台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增长迅速,目前产值已占到我国 GDP 总量 8%左右。进入到 2015 年,我国经济整体在低位运行,增速放缓,而战
3、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稳定增长,表现夺目。发改委的数据显示,2015 年第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 27 个重点行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9643.7 亿元,同比增长 11.1%。其中,工业部分营业收入增速比 2014年同期增速高 0.4 个百分点,达到了工业总体增速的 5 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部分实现利润 1631.7 亿元,同比增长 17.7%。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规模增长较大,但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与发达国家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的问题 (一)技术方面 首先,产业的布局受到区位因素、要素禀赋和区域政策的影响,并非所有的行业都适合在一个地区发展。我
4、国许多地区的产业规划布局中对七大产业进行了全面覆盖,重点不够突出,难以形成核心的比较优势。其次,由于我国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缺失,造成了技术同质化严重、相同技术重复引进和低水平竞争等现象,容易产生市场竞争力不足和产能过剩等问题。再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多方面技术共生因素相互作用,需要产业链条的整体技术突破和联动发展,单单依靠某一点的技术突破是不可能的。目前各地区各产业的创新资源缺乏媒介平台、缺乏技术标准,往往是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 (二)市场方面 第一,新兴产业的需求很多来自于供给的创造,在现实中并不一定都有市场需求。而且往往研发成本较高,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大。第二,科技成果转化和产
5、业化进展缓慢,生产未达到经济规模。新兴产业技术还不完善,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还跟不上,市场认同程度低,商业模式还非常不成熟。第三,创新的市场需求驱动尚未形成。相对于技术驱动,市场需求驱动才是最直接最根本的动力。目前我国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未形成明显的市场需求,国有企业的参与更像是完成政府指定任务,民营企业关注更多的是如何从国家的产业政策中获取补贴资金。 (三)人才制度方面 首先,政府的主观推动明显,投资主要集中在国有单位和企业,民营企业的参与度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内的创新往往具有高风险性,政府对其政绩的考量容易造成看好的项目蜂拥而上,前景不明的项目无人问津。各地的科研经费支出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中
6、小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创新的风险和成本还非常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参与也比较低。其次,金融创新不够完善,缺乏风险分担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初期由于有高风险,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特别是风险投资的支持。此外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最后,高精尖技术的研究创新进展缓慢,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缺口较大。并且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还未形成,产学研的综合优势并未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强化。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加大对新兴产业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财政资金流向基础研发,建立金融和科技的对接平台,为新兴产业项目和专利技术
7、提供评估、融资等服务;不断提高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鼓励形成技术联盟,打破技术壁垒;加快技术从单点突破向群体推进转变,整合和完善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协同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加速集群发展;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学研合作,建立相关的研究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上的实际生产力。 (二)完善政府职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不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优惠力度,推出适合中小企业科技研发的税收抵免政策。二是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核心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上市,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吸引风险资本初期的战略投入。三是政府采购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倾斜,建立示范
8、效应。将新兴产业消费品纳入扩大内需的内容,同时对部分产品进行消费补贴,拓宽其需求市场。四是不断推进跨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政府应主导区域整体发展,突破行政区划,杜绝“追热潮,抢先机”的地方性思想,坚决调整不合理的产业规划,通过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共享知识产权和技术扩散,进行专业化的创新合作,推动整体的经济发展。(三)引进培育创新人才,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先进管理水平的优秀管理人才,和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解决人才的开发问题,一方面要从人才的培养模式和人才的激励机制上着手,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结合,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骨干企业、园区建设等,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