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日照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思考摘要:文章结合日照市的实际,分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对全市的农业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思考 近年来,日照市对农业结构做了一系列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从深层次产业结构看,农业结构调整任务困难依然很大,仍存在不足。农业结构不合理制约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发展不平衡 1. 种植业比重仍然偏大。种植业仍然占据农村经济的主导地
2、位,林业和畜牧业的变动幅度不大,农业区域特色产品发展不足。比如:2013年种植业产值为 102.36 亿元,占总产值的 56%,畜牧业产值为 51.22 亿元,占 28%,渔业产值为 21.21 亿元,占 11.5%,林业产值为 6.36 亿元,占 3.5%。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林业、畜牧业所占比重严重偏低,这种不和理的产业结构导致整个农业大而不强,主导产业不突出,比较效益很差,农副产品竞争能力很弱,难以带动农业收入提高。 2. 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2013 年全市总播种面积为 58.51 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为 38 万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 64.9%;经济作物的播总面积
3、为 9.3 万公顷,占不到 16%,蔬菜瓜果的播种面积为11.1 公顷,占 19.2%。目前,日照市仍存在较多的低质量水平的粮食作物,而高质量的粮食作物偏少,专用粮和药物粮较少;经济作物的年增长速度仍在较低水平发展,占全省的比重仍然偏低,蔬菜、瓜果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加工、运输和储存能力较弱。 (二)生产经营者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 日照着眼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已进行多年,取到了良好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完善与调整,但农业结构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跟风现象,呈现出盲从效应。一方面,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层面看,先天的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天选择的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农民受自
4、身经济水平和认知水平的限制,照搬别人的特色农业生产。认知水平上,由于缺乏及时灵敏的市场信息和市场把握能力,无法找到合适的特色产品,从心理上担心农业结构调整失败;经济水平上,没有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特色农业,从经济上无法承担农业结构调整导致的经济损失,这就使得农民盲从发展特色农业,从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 (三)农业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发展缓慢 一是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规模不足,不足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无法带动农户、流通运输等各领域的行业发展。二是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产业链条深化力度不足、产业链条较短、产品深加工和附加值较低。三是农业龙头企业仍处于低水平发展,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差,没
5、有形成原料产地、中间加工厂和销售环节的规模效应,没有形成特色性的企业品牌和市场占有。四是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发挥不足,龙头企业应在企业带动科研、科研带动农户、农户带动增收的模式下发挥其辐射作用,但由于日照龙头企业与当地农户关系松散、机制不健全,导致存在不同程度的产销脱节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 (四)市场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不够准确 首先,市场价格是体现产品供需状况的信号和指引。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情况,可以清晰了解其他农产品经营者的产品供给和社会消费者的市场需求,并由此作出农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变化。其次,农业结构调整的市场信息准确与否,决定于农业经济信
6、息是否掌握充分及对市场需求变化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的准确程度。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有很大的盲目性,导致出现了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的不良现象,从而使日照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不能迅速地被突破。 二、对策与思考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大组织引导与支持力度 1. 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营造一个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制度环境 一是用地政策。政府要放宽土地管理政策,对耕地上附属物,应视为农业用地。二是资金扶持政策。政府财政要依照农业法的规定,加大支农力度,增加农业投入,金融机构也应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放宽贷款条件,为种养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一些中小规模农户提供宽松和合理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农业
7、结构调整。三是农产品销售和流通政策。 2. 利用试验示范,加强对农民意识宣传与引导 要对农民进行引导和宣传,最直接而有效的途径就是试验示范。通过对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用显而易见的方式获得农民对新技术、新品种的认可,才能推动其实施和普及。比如,沂源一个县仅有不足 4万亩粮食,但果品种植面积达到 70 多万亩,一举进入“全国果品生产百强县” ,其中政府建设示范园就起了很大作用。 3. 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农户科技成果普及服务。科技成果带来的农民增收已经在社会上产生较为广泛的宣传效应,但实际上农村科技服务站的落后程度,往往不能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最终只能固守原有的农产品结构。二
8、是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目前,由于农村缺乏相关的市场信息发布平台,不能为农户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导致许多农产品的生产和规模发展滞后于市场发展,偏离社会需求,陷入年复一年的“谷贱伤农”的怪圈。 (二)加强政策宣传,调动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 1. 发展订单农业,降低市场风险 目前,影响生产经营者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市场风险。由于农村绝大多数还不是很富裕,生产成本相对较少,承担风险的能力十分脆弱,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他们不敢轻易调整产业结构。要想让生产经营者放心调整产业结构,就必须注重实际,因地制宜,想方设法降低市场风险。从实践来看,降低市场风险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订单。 2. 运用利
9、益机制,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与龙头企业组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因而需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利益机制,才能在“市场企业经营者”三方的协调运作中,搞好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优化与升级。当前日照为推进产业化经营,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龙头企业对于农产品经营者生产的农产品,要按法律合同的形式收购,合理定价,不压级压价、不限收拒收。二是要对农户市场风险进行专业化管理,设立风险基金,限制最低收购价,合理保护农户利益,并向企业提供一系列专业设备、资金支持、技术培训等扶持政策,促进农户和企业建立起紧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三)创新农业市场经营模式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 一是科学管理,环
10、境宽松。通过封闭式经营管理模式,营造宽松协调的发展环境,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快促进市场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和职业素养。二是搞好服务,方便群众。对运输流通方面开通绿色通道,解决流通上存在的隐患和弊端;全面建立起市场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积极发展信息网上销售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对于信息流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作用。引进本市市场的短缺品种,促进多品种农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市场体系 1. 信息应用系统建设 一是农产品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农产品信息系统平台,通过农业数据采集、分析、会商、发布等环节,实现农业信息的处理与应用,完成警情确认和信息发布工作,同时通过
11、在全市建立信息动态监测点,重点对农产品的供需、价格波动、进出口贸易情况进行监测和预警,形成政府决策意见,科学并合理地引导农产品经营者采取合理措施,规避市场风险、进而稳定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状况。二是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信息在经过采集与处理后,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服务平台、农业电视节目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业科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等渠道,向农产品经营者提供市场供需、价格波动和农业实用技术,引导农产品经营者和企业合理利用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从而在促进农村市场经济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同时,促进农业、农村、农民增收。 2. 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一是加强农业信息的整合与开发力
12、度。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大力开发信息采集软件系统,整合并优化现有信息采集系统。加强信息的传播速度,明确信息的时效性,加快改变市场信息、微观信息和事前预测信息较少的不良局面。二是加快农业信息数据库建设。加强对农业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应用,通过科学分类、数据加工、理论分析,将其转化为应用信息;建立动态农业信息数据库,促进区域内信息共享、区域间信息交流,推动建立网络化、共享性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并将这项工作作为日照市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重要工作。 3. 农业信息网络建设 完善市级农业网络中心和门户网站。完善市级农业信息平台,逐步实现政务公开,办好“日照市农业信息网”互联网站, 加快建设市、县、乡镇各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市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采集、分析与发布功能,同时重点建设县级、乡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采集和发布功能,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和传递性。 参考文献: 1吴健.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社形式J.农民致富之友,2014(10). 2吴开.浙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影响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4(13). (作者单位:中共日照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