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5491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贵州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贵州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贵州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贵州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贵州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摘要】 本文阐述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关系,分析了贵州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贵州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建议 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放眼长远的战略性决策,是对新形势下工农和城乡关系的深刻认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 综合一些研究者的观点,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的新型城

2、镇化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为目的,以集约、智能、绿色、低碳为特征,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小城镇聚集和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为目的,在坚持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在市场机制和政府的扶持下,实现农业生产的科技化、信息化、机械化、标准化、水利化、产业化、生态化、社会协作化即“八化”的过程。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协同推进?所谓协同,是指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协调一致、和合共同、合作或同步联合,是一种集体行为。人类历史发展证明,城镇化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还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农业

3、现代化的条件依托。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源,为城镇化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和生产要素,是城镇发展的坚实支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还相互制约,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度高,呈高度的正相关。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实质是什么?笔者认为城镇化的实质是人、资本和产业的积聚与配置,是借助物化资本产业的发展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通过城市化把人变成现代化的人,实现农业现代化亦然。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主体的集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依靠人建设的,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既过剩又短缺,过剩的是缺少现代科技知识的简

4、单体力劳动者,短缺的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武装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只有用现代科技把农民培养成新型农民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拥有现代科技知识和意识的新型农民,才能快速地转移并融入城市,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变传统农民为新型农民和城市市民,途径是培训。 二、贵州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1、贵州省城镇化的现状 在全国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贵州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上却处于相对落后的现状。在贵州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城市数量增多,建成区面积扩大,城市的等级也进一步提高,19782009 年,地区由 5 个减少到 2 个;地级市由 3 个增加到 4 个;

5、县级区划由 75 个增加到 88 个;市辖区由 5 个增加到 9 个。贵阳全市行政区域 8034 平方公里,市区面积 24 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128 平方公里,比 1978 年增长 1.7倍。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一方面是设立新市区,另一方面是原市区扩张。截至 2013 年末,贵州省常住人口 3502.22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24.89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56.37 万人;乡村人口 2177.33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38.15 万人。城镇人口占年末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37.8%,虽比上年提高 1.4 个百分点,而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53.73%。人均GDP2 为 2982

6、元,仅是全国平均水平 38449 元的 60%。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86%,低于 89.9%的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较高,城市数量逐步增多,规模逐步扩大,人均绿地面积较低,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都有待进一步改善。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数据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 ,贵州各个地级市的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一定的差距(见表 1) 。从表 1 可以看出,2011 年贵州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比重除贵阳市以外,其余 8 个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都低于贵州的 34.96%。观察比较,可以看出安顺市、毕节市、铜仁市、黔西南州、黔东南州、黔南州 6 个地区的人均 GDP 值与第二、三

7、产业生产总值占 GDP 比重均分别低于贵州省平均水平,这反映了 6 个地区经济城镇化水平较滞后。 2、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现状 据贵州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显示,2011 年贵州省贵阳市、六盘水市、遵义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等九个地区总耕地面积为 175.49 万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为 5021.2 万亩,总机械动力数为 1851.40 万千瓦,有效灌溉总面积 1266.8 公千顷,化肥施用量为 94.06 万吨。第一产业占GDP 的比重为 12.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约占总从业人数的 6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以上总量性的数值,可以计算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下的相应三级指标值,从而分

8、别量化出农业经济现代化、农业社会现代化和农业生态现代化的状况。为了分析比较需要,笔者还将我国部分学者对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各指标界定值的研究成果,作为本文相应三级指标的参考目标值,具体计算分析结果如表 2 所示。 从表 2 可以看出,只有农业的产出效率指标之一的第一产业占 GDP比重与目标值差距较小,但这并不表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较高了,因为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因素。所谓农业机械化,也就是将工业物质成果和自然力引入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和劳动力投入数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为农民加大农业现代化要素投入提供物

9、质基础和动力,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发达国家的实证经验也表明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大多数发达国家于上世纪 40 年代至 60 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70 年代后相继实现农业现代化。换言之,发达国家是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迈入现代化的,机械化要先行于现代化的。对于贵州而言,这个先行要素都还没能达到目标值,更表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滞后。 表 2 显示,贵州农业现代化指标值基本都达不到目标值,这说明了该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还是相当落后的。从发达国家己走过的历史进程看,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分五个阶段: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阶段及发达阶段。综合各项指标来看,贵州目前正处于农

10、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因此,对于贵州而言,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贵州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 1、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城镇化水平在 2010 年越过了低速发展和高速发展的“分水岭” ,进入了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新阶段。贵州城镇化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区域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内发展不够协同。出现目前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导致的内在制约。贵州省经济总量小,人均 GDP 偏低,多年来一直位于全国所有城市的最末位。贵州经济发展水平低,各种经济要素难以获得高

11、收益,在比较利益的市场机制下,必然会流向其他高收益区域,导致本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缓慢,发展水平不高。二是城镇化建设资金短缺。迄今为止,地方政府的行政性投入是贵州城镇化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贵州政府财政收入不高,因此城镇化投入很有限。三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城镇化的素质制约因素。贵州农村人口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甚至部分为文盲人员,文化观念落后,知识技能不高,学习、适应能力较差,这些都阻碍了其向城镇的身份融入和城镇化发展成果的分享。 2、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分析 贵州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其发展水平还不高,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三点。一是物资投入不足。在市场经

12、济条件下,资本和人才等生产要素都是向着高利润、高收入、高回报的产业流动的。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农业生产要素外流,农业生产力水平下降。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属于高原山地地貌,境内山脉众多,重峦叠峰,绵延纵横,山高谷深,不适宜机械化大生产。从农业普查显示的资料看,贵州省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还没有效形成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服务体系、农村商业网络等综合性经济体系,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链条还不够长。三是缺乏现代化农业劳动者。至今,贵州省绝大多数农村还在使用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犁、耙、薅刀从事农业生产,他们不懂得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知

13、识,无法进行现代农业生产与经营,从而拉大了我国农业生产与城市现代化生产的差距。 四、推动贵州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的建议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城镇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要继续进行各自进程;二是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在各自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相互协调,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即农业现代化推进能加大农村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力作用,城镇化发展能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因此,贵州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要立足实际情况,两手都要抓。 1、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各类权属经济的总和,是

14、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城乡统筹与基层政权巩固的关键点。贵州占80%以上的县域人口仅创造 60%的县域经济,对全面建设贵州小康社会产是重要的“瓶颈”制约。因此,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已成为贵州的必然要求。 2、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推进小城镇发展,增强乡镇一级小城镇对农业及其产业化经营的服务功能和市场功能,吸引龙头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中小企业等各类微观经济实体和农村优质生产要素向小城镇集中,使各类企业空间集聚,连片发展,充分发挥其集聚经济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 3、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农民就业非农化和人口城镇化的最根本实现方式。目前贵州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还不高,因

15、此要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上要不断创新,进行多种形式的农户联合与合作,发展各种类型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4、扩大资金投入支持 城镇化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推进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目前,单一的政府财政投资根本很难提供所需资金量。因此,政府要转变职能,从投资人身份更多地向引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转变,审时度势地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融入市场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和增加资金来源。政府可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金融资本、外商资本、民间资本等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领域,在进行整合各类资

16、金后大量启用社会资金。 5、千方百计提高人口素质 城镇化的过程,使农村人口从农业中脱离,成为城镇产业工人,身份由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最终融入城市文明。发展现代农业,则必须要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从业人员不能只凭借传统的务农经验进行简单的小规模经营,需要掌握较先进的种植、养殖、培育等知识技能,熟练运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等生产工具。因此,城镇化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发展都需要劳动者具有一定水平的科技文化素质。然而,贵州农业人口数量庞大,农村人口素质低,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可以通过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加大科普宣传等途径千方百计提高人口素质。 (注: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 ) 【参考文献】 1 石培新:从贵州工业化现状看“工业强省”的必要性N.贵州日报,2011-06-08. 2 杨万江、徐明星:农业现代化测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吴子稳:三次产业与城镇化的关系分析J.西北人口,2011,32(4). 4 韩长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同步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2011(10). 5 李宏岳:城镇化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11(4). (责任编辑:胡冬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