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进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58209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推进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推进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推进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推进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推进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推进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摘 要 1997 年,党第一次提出了在国家建设过程中需要按照法律办事,从而使社会更加和谐。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确定为我们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在遇到许多矛盾的时候要按照法律去办事。本文指出和谐的社会必然需要用法律来说话,法律作用重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需要依法治国来实现。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我们必须在各个方面用好法律这个武器才可以更好地使社会和谐。 关键词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法治社会 作者简介:柯主,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2014 级人口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人口流动。 中图分类

2、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6-129-02 党在治理国家过程中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概念和重要任务。此后,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的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那么,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程中,处理好其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依法治国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对如何依照法治来治理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若干建议。 一、依法治国与和谐社会概述 (一)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依法治国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按照法律去办事

3、、去治理国家被明确提出来作为一项重要的方略。党在第十五次党代会上第一次明确的提出:“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 2.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一个基本方略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党在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在借鉴全球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主要历史经验和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所作出的重要抉择。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依法治国已经赫然出现在我国的宪法之中,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已经被写入党章,成为了党在治理社会过程中重要的基本

4、准则。 (1)依法治国思想的产生。1979 党中央第一次提到“社会主义法治”这一重要理念。该文件强调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决不允许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任何特权,决不允许有不受法律约束的公民。这体现了党对法律的重视,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1992 年 12 月,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更为明确地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只手都要硬。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 ”可以说,这一阶段是我国依法治国思想的形成阶段。 (3)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1997 年,党在第十五次党代会上正式将“法制国家”改为“法治国家

5、” ,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正式确立依法治国为我国的基本方略,这是巨大的进展。推进了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 这一阶段是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邓小平理论的运用、丰富和发展,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表明了党的与时俱进性,党是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能够根据时代发展去调整治国方针,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报告的精神,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包括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互为前提的,只有有法可依,才能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必依是指在治理国家过程中必

6、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办事,在法律要求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力。执法必严就要求执法机关要在执法方面铁面无私,这样才能树立权威,才能维护执法部门权威,才能得到公信力,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和谐社会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党与时俱进的先进性,党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政治智慧和勇气,这使得党的先进性得到了淋漓精致的体现。 (1)和谐社会的内涵与中国梦紧密相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国家依法治国、政府依法行政、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社会秩序良好的社会,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社会。中国梦的内涵也就是实现国家富

7、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两者之间是一脉相承的,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需要。中国是将近 14 亿人口的大国,有 56 个民族,960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实现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必须要先处理好国家内部矛盾,处理好内部矛盾这才是关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社会和谐了,人民生活改善了,人民真正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梦。所以说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2)和谐社会的特征。2005 年胡锦涛总书记发表讲话指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五大特

8、征。 ”民主法治就是领导不能自己拍板决定问题,不尊重大家的意见,不能搞一言堂,不能不尊重大家的智慧,这样容易造成很大的失误,也会导致决策的失误,如果能利用大家的智慧,广进言路,就有利于避免太大的失误,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平正义也是很重要的,在社会处于转型期的时候,公平正义尤为重要,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和基础。 诚信友爱,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守诚信的传统,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因素,也是如今处理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前提,更是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规则。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诚实守信非常重要,这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只有守住诚信这个底

9、线才能更好地发展,才能使社会更加的和谐。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投入精力去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充满活力是指我们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不断通过各种方式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各阶级阶层的创造力,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让人们为建设国家不断添砖加瓦。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安定有序是指社会发展稳定,各项秩序井然,社会发展良性运行,所达到的一种状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人们要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归律,不能随心所欲地破坏大自然,我们这么多年经济高速的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我们要知道大自然的环境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不及时改变我们的观念,就要

10、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要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尽可能地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进而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社会经济发展的统一。这样做才能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二、依法治国、和谐社会相互关系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法治社会 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以人为本的,是尊重个体意志的。为此,社会必须创设尊重每个人自由个性发展的平等权利。因此,必须推进法治社会的发展,把遇到的矛盾,新问题交给法律去解决,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矛盾,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一个必然性的选择。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必然是法治社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建

11、设和谐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建设和谐社会必然需要依法治国,两者不可分割。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矛盾问题,各个阶层的人的利益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利益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给他们一个平台让他们说出愿望诉求。政府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很棘手,因此依法治国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所以我们要开辟更多的渠道让人们去有序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表达自己的意见观点,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以后,政府就能知道各个阶层的人们的需求,从而去为实行政策提供依据,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社会。 三、关于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和谐社会步伐的建议 (一)依宪治国,依法治国

12、的起点 如果说法律至上是践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或者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前提的话,那么依法治国首先就应该是依宪治国。因为在我们国家宪法是最大的法,是从大的方面对国家和社会活动进行调整,其内容具有根本性。同时,宪法效力具有最高性,其他法律的制定都不能与之争锋,不能违背宪法的精神。更不能与之相悖。另一方面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也表现在对人的最高法律效力。 (二)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 依法治国是由各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依照法定的权限、法定程序和法治精神进行管理,越权无效。也就是说所有的公务人员都必须知法守法,不能超越法律的底线,更不能知法犯法。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

13、己的权利,不能滥用权力,这样才能保证依法行政,才能不使人民的利益受损,从而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现代国家所有公务人员需要绝对遵守的准则,更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1997(9). 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1978. 3李交发,等.法治建设论中国治国基本方略的理论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9). 4陈业宏.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华中师范大学.2000(10). 5雷振扬.依法治国:中国跨世纪的战略选择.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6(5). 6王翰灵.科学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7). 7蒋德海.建设以法治文明为特点德和谐社会.探索与争鸣.2005(4). 8季福田.依法治国与构建和谐社会.世纪桥.2000(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