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困境与出路.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58889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困境与出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困境与出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困境与出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困境与出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困境与出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困境与出路摘 要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是破解民事执行难、执行乱的重要手段,虽然 2012 年民事诉讼法确立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法理地位,但是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具体法律制度依然缺失。本文对广西 H 市基层检察院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情况进行考察,发现受理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案件增长,监督范围广泛、监督方式多样,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效果并不如意。通过分析实践的困境指出出路在于完善检察监督法律制度、提升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理论研究和科学制定考评机制。 关键词 民事执行 检察监督 检察机关 作者简介:温定军、马清,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 2013 级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6.3

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7-126-03 一、 广西 H 市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现状 (一) 受理案件呈逐年增长趋势 各基层人民检察院受理民事执行申诉案件的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格 1-受理民事执行申诉案件情况(单位:件) 2011-2013 年,受理民事执行申诉案件总体呈上升趋势。除 E 县人民检察院在 2012 年受理的案件减少以外,都呈现增长的趋势,尤其是 2013年,各基层检察院受理的案件都明显增加。这种趋势与新民事诉讼法明确将民事执行纳入检察监督的范围不无关系。 (二)案件主要来源于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诉 2011-2013 年民事执行申诉主要来源于四个

3、方面: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案外人申诉;根据当事人以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控告、举报;人民检察院依职权发现;其他方式,如上级指定、案件转交等。具体比例分配见下图。 图 1-民事执行案件来源分布图 (三)监督以检察建议为主,多种监督方式并存 三年期间,广西 H 市基层检察院共受理民事执行申诉案件 548 件,立案审查 498 件,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 336 件,纠正违法通知书 46件,检察公函 25 件,发现并移送人民法院执行人员涉嫌职务犯罪线索 3起,促成执行和解 50 件,口头纠正 42 件。其中人民法院对检察建议采纳 268 件,采纳率 78.2%,对纠正违法通知书采纳 17

4、 件,对检察公函 9件表示接受。根据检察监督效果来看,检察建议、执行和解和口头纠正的方式更受欢迎,效果也较好,而其他方式则反响较差。 图 2-民事执行监督方式及效果图 (四)法院执行不作为较普遍 根据近三年的监督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几种情形:执行不作为;冻结、扣划银行款不符合规定;超标执行;拍卖程序违反法律规定;遗漏执行内容;执行人员涉嫌渎职违法行为和其他。其他情形如未依法送达执行裁定、查封未依法通知被执行人、法院收到执行案款后超过规定期限或合理期限未支付给申请执行人等。 表 2-民事执行监督范围 二、 民事检察监督的困境 (一)法律规定比较原则性,缺乏具体规则和程序 目前,关于民事执行检察监

5、督的法律规定主要就是新民事诉讼法第 235 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 关于检察监督的对象、范围、方式、程序等在法律、司法解释中也无相关具体规定。从广西 H 市基层检察院的情况来看,检察监督方式多样,但一些监督方式并无法律依据,因此法院并不完全认同其效力。由于法律规定缺乏具体规则和程序,使得各地方检察机关存在任意创设监督方式以致滥用权力的可能,而法院系统的对法律之外的监督方式的抵制扩大到对法定监督方式的抵制使得检察机关的民事执行监督举步维艰。 (二)检察机关理论研究和办案能力的欠缺 从广西 H 市基层检察院的监督情况来看,六个基层检察院受理的案件数量上并不均衡,这说明

6、同一个市不同基层检察院的检察监督发展也不一样。监督范围主要集中在法院执行不作为,监督方式主要采取的是检察建议。虽然法院对检察建议表示采纳,但根据每年法院执行不作为数量递增的情况来看,检察建议并未被真正采纳。而同样,检察院在主张全面监督的同时却在司法实践中流于形式,并未提出行之有效的民事执行监督方式,这反映了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监督缺乏应有的理论研究。加之,基层检察机关普遍存在干警力量不足,除了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以外,还要承担生效裁判、调解案件、审判活动监督等工作。办案人员少、工作任务重使得办案人员无心投入到新的领域,致使检察机关缺乏理论研究和办案能力。 (三)法院系统和检察机关存在不合理的考评机制

7、,阻碍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正常发展 近年来,法院系统和检察机关都有业务工作的绩效考评机制,但因为机制制定不科学,影响办案人员依法办案。法院系统和检察机关制定的绩效考评机制均从部门利益出发,导致同一民事执行案件在法院系统和检察机关办案人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广西 H 市基层检察院三年总共发出检察建议 336 件,法院采纳 268 件,采纳率达到 78.2%。但是经阅卷发现,有 114 件检察建议实际上是检察院与法院事先沟通协调好之后,再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法院回复采纳,即检察院真正因发现问题而发出检察建议并被法院采纳的只有 154 件,采纳率只有 45.8%。而促成执行和解或口头纠正都有利于双方的考

8、评,采纳率几乎都是百分之百。这种考评机制对办案人员的影响非常直接,办案人员对案件的处理结果通常使得其更符合考评机制需要而不是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因应付考评机制而产生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正常发展受阻。 三、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出路 (一) 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法律制度 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在于保证生效的裁判得以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从而维护司法裁判的权威性。笔者认为应根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目的确立有限监督原则、事后监督原则和依当事人申诉监督原则,从而使检察机关在对民事执行进行监督时避免陷入为了监督而监督的误区,既浪费司法资源也无法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有限监督原则要求检察机关在法律规

9、定的范围内对法院执行活动进行监督。事后监督原则要求检察机关只能在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申诉之后才进行监督,而不能随意对法院的执行进行干预。依当事人申诉原则即民事执行必须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能干涉随意干涉当事人的民事处分权力。在遵循上述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原则下完善各项具体制度。 1.明确民事执行检察监督范围。从广西 H 市的检察监督范围来看,检察监督主要集中在表 2 所列 7 种情形。这样的监督范围应通过立法明确,当然需要科学分类,笔者认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范围可分为两类,一是法院作出的执行裁定、决定错误;二是法院执行人员执行行为违法。民事执行裁定、决定错误的类型,这种情形可能严重侵害当事人、利

10、害关系人或者案外人的利益人,因此在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案外人申诉时,检察机关发现存在民事执行裁定、决定有错误的应当受理。对执行行为违法再可以分为法院执行不作为或怠于执行,未按照执行裁定内容执行(如遗漏执行和超标执行) ,冻结、扣划违反规定的,拍卖、变卖执行物违反规定的,违法变更执行财产的和其他实施执行的活动有违法情形。 2.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方式。广西 H 市的基层检察机关检察监督方式主要为图 2 所列 5 种。在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中只规定了检察建议,显然单一的监督方式难以灵活应对司法实践中变化万千的违法行为。笔者认为增加纠正违法通知书的检察监督方式和促成执行和解的监督方式。纠正违

11、法通知书主要违法情形较为轻微,用于提起法院执行人员注意,防止在以后的执行活动中存在类型情形。促成执行和解用于法院在执行活动中并未存在违法行为,但被执行人转移财产、逃避执行等原因使得被执行人的权益未能完全实现因而申诉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检察机关可以协助法院查明被执行人行踪和财产转移情况,促成执行和解。检察建议则针对法院执行活动存在严重违法或者是违法行为致使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或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受损。 3.规范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程序。 (1)受理。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34 至 43 条的规定,民事案件的监督可实行双重部门受理,即控申部门和案管部门都可以受理。 (2)实行同级监督管辖。对民事执行案件的监督管辖应采取同级法院执行同级检察院监督的方式,对于异地执行则执行地检察院享有监督权。 (3)规范审查。在对民事执行案件进行立案审查时,应当以实质审查,即在审查申诉时,只有在有证据证明法院执行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