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0840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摘 要:本文对当前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行校外现场教学模式,对指导高职农机类核心课程教学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 现场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09-01 一、问题的提出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是我院适应黑龙江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对现代农机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在全国高职院校为首家。它与传统的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定位,即培养适应农机现代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

2、第一线需要的,掌握农业机械图样、机械材料、农业机械构造与原理、农业机械管理、农业机械营销等专业知识,具备现智能化农机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机、电、液、信一体化专业素质,掌握智能化农机使用、维护、保养、检修、安装调试、机械故障检测、诊断等职业能力,面向农业生产企业智能化农机运用、维修、售后服务等岗位从事农业机械的使用维护、检测维修、营销、安装调试以及农机管理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人才是在推行“精确农业”战略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支持“精确农业”的若干2重要农业机械,如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的用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收获的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可以适应不同的农业机械装备、种植特点,

3、不同作物和更为精确的上述各环节的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是现代农业机械化人才培养的重点。 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这些专业核心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学会使用与维护。但目前高职院校甚至本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校内现场教学条件有限,大部分仅限于农机机械基础、底盘拆装与维护、柴油机拆装与维护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校内现场教学。同时考虑季节、气候、土壤、种植种类等因素影响,专业核心课程更适宜于校外现场教学。 二、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 1

4、.现场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现场教学模式是指课堂设在工作现场或模拟工作现场,将课程中抽象化、概括化的理论知识以现场实景、实事、事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直观地进行讲解和具体演练,促使学生在实际的体验和活动中学习抽象的知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在农场农机智能化控制室或田间,将抽象农业机械智能化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直观可触的真实场景,在农业生产智能化控制室或农业生产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直观现代智能化农业机械的基本特点、类型和3操作与维护过程,并身临其境进行教学演练,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双重目的。 2.

5、校企合作开发并实施专业核心课程教学 课程开发应充分考虑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校企共同制订课程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专业课程实践、生产实习、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顶岗实训为主。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 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智能化农业机械装备技术专业实际工作岗位(群)需求分析为基础,其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从而建立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是课程内容综合化。主要体现在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 三是课程实施一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

6、所等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融“教、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体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室与生产现场、实训设备与现场机械、教具与工具三者结合; 四是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实际实施过程中以企业评价为主。评价内容上,在充分考查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融入对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等考核,并以此综合评价。 通过校企合作,现已经开发了智能化农机驾驶与维护保养、智能化4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保养、农机液压系统检修、农机化新技术、农机电器系统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六门课程,并对六门课程共同实施的关于智能化技术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八个教学模块: 2.1

7、 基于 GPS、GIS 在农业机械田间导航、作业面积计量、引导定位作业和空间数据定位采样的应用技术; 2.2 基于与作物收获机械配套的产量传感技术与带产量图自动生成系统软件的应用技术; 2.3 基于实施定位处方农作物生产和控制的施肥、施药、浇水、精播和栽植的移动作业机械技术; 2.4 基于自走式农田土壤、病虫草害和作物苗情定位信息采集机械装备技术应用; 2.5 基于大中型拖拉机和自走型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状态实时诊断、监控与显示装置技术的应用; 2.6 基于农机作业信息高效处理、存储、传输、通信技术及其总线与接口的标准化处理技术; 2.7 基于 GPS、GIS 有关技术用于支持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

8、管理系统的应用; 2.8 基于 GPS 接收机的智能化节水灌溉机械、植保机械和播种机械技术的应用。 三、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践意义 1.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是将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模块5化教学在生产现场进行,改变了以往从知识到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摒弃了实验室或校内模拟实训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完成了学生从徒弟向师傅的转换。现场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具开放性和创新性,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便于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加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2.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 校外现场教学模式将学生完全至于真实的生产与工作环境

9、中,使课堂上抽象的智能化技术得以具体体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同时,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分享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3.加强校企合作,促进相互帮助与学习 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校合理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校企合作、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农业企业提供教学现场,为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学生核心课程的学习创造了物质条件,拉近了专业学生的在校学习与上岗工作之间的距离;同时,学校新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知识,也为企业带来了最新的发展资讯,对在岗职工培训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高职智能化农机装备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校外现场教学模式的实施与运用,打破了传统的校内理论加校内模拟的教学模式,构建了校企合作的开放性教学模式。同时,它也将对相关农业类专业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