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改进策略与措施.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2054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改进策略与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改进策略与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改进策略与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改进策略与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改进策略与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改进策略与措施摘要: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应从推广和普及通识教育理念、精心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以及构建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改进。具体措施包括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安排通识课程;改革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推进学制、学分制改革;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校内通识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校外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通识教育;改进策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219-02 通识教育所反映的核心精神是“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其次才是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即通识教育与通识课程首先应关注的是“人”

2、,然后才是这个人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面对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对通识教育内涵的理解缺乏深度、通识教育课程缺少规划、通识教育不受重视,师资力量比较欠缺以及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等问题,应该看到,探求高校通识教育的改进策略与措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改进策略 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应该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着手,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推广和普及通识教育理念。目前,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通识2教育没有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以及广大师生包括管理者对通识教育缺乏正确而深入的了解这样的问题。通识教育没有成为大学的办学理念,表现为教学功能与科研功能孰先孰后、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孰重孰轻等

3、很现实的两难选择,其实是对大学教育目的与功能的选择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第一,通识教育理念的推行,或者说对教育功能的选择必然受到社会发展水平(主要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民主政治制度的推进,都有利于教育更关注人自身的全面和谐,但是,也应看到,由于我国主要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转型期,变革时期的制度不完善、机制不健全往往使人们急功近利、心态浮躁,这是导致大学教育功利性更强、通识教育实施不到位的重要原因。第二,教育决策者的思想理论水平影响着通识教育的实施。教育决策者以及大学的管理者,应提高教

4、育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尽量克服功利主义现实给通识教育理想带来的挑战,高瞻远瞩地选择教育目的。 其次,精心构建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理念的推行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比较而言,从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入手比较容易起步。目前,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有公共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组成,其中通识教育选修课是专门为通识教育目的而开设。因此,在构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时,第一,要着重加强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建设。改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应该致力于把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成为学科领域与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完整,在本专业教育基础上可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基本3学科结构、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理论,便于学生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学术关系

5、。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配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比如讲座模式的通识讲坛。通识教育中心以学术沙龙、论坛、学术会议等形式,邀请校内及校外名师名家来校开设人文教育系列讲座,形成具有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提高功能的教学平台,拓展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气氛,实现资源共享,提高高校通识教育教学水平。 再次,构建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论是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还是行为习惯、相关制度都已经与专业教育模式相适应。因此,必须在通识教育办学理念的统领下,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有关制度,形成

6、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从现有的专业教育模式向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的增减、内容比例变化,关键在于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制度、组织制度等构成的一整套的运行机制的变化。 通识教育是针对功利主义、过分专业化、学科知识割裂造成的弊端而产生的,通识教育不受利益驱动而缺少短期的“实用效益”的特点决定了通识教育不能光依靠广大教师、学生自发、自觉地推动,而必须依靠自上而下的制度保障。构建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大学设置专门机构,聘请人文、社科、自然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负责总体设计通识课程,保证课程的质量与效果。同时,针对通识教育的特殊性,还应经常进

7、行教师培训、教学交流、课程评估等活动。 4二、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措施探索 目前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通识教育课程开设、管理、制度安排、办学条件、师资岗位职责等方面的建设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也没有通识教育学会等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组织教学评估。为提升通识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仍需要对通识教育的实施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安排通识课程。各高校应尽快成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应该有组织、有计划地开设不同形式的通识教育课程,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避免出现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强的课程。组织人员专门研究通识课程,根据现实需要与通识教育目的要求,认真研究通识课程的设置,建立多元

8、评估体系,把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放在首位。 其次,改革通识教育教学方法,推进学制、学分制改革。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通识课程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在综合性通识课程中,更应主张大班上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形式,采用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先从课程上分必修、限选、任选课,然后定出开班人数,少于 30 人不开班,超过 90 人要分班开课。考试方法为开卷、闭卷相结合,灵活多样,以培养能力为主。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讨论、辩论、演讲、实践等相结合。教材可以用已经出版的教材,也可以由教师自编讲义。 学分制改革的深化势在必行,必须分阶段实现从学年学分制向相对完善的学分制的转变

9、。对于通识教育课程来说,其学分要求同专业课并无区别,因通识教育课程也是学位课程,在授课时间、考试考核制度、5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除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外,其评价标准应该同专业课等同。此外,由于通识教育课程总量大,选课范围广,应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课程、选择老师、选择上课时间的自主权,学生根据课程修读的计划,自己安排通识教育上课时间,这为更大范围地节约时间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再次,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校内通识教育教学资源,利用校外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就教育过程的本质和教师的作用来说,教师处于教学主导地位,这是由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通识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精深的专业

10、知识、高超的技能外,更需要对科学与人文有一种统一认识,达到文理融通。学校若要加强通识教育,必须不断提高通识教育教师的素质,给予每位教师进修提高的机会,加强对通识教育教师的激励,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深化与校内外专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利用校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校外教学软件、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优秀的师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科专业建设。 最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也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隐性教育之一,对养成学生的人文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隐性教育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内容充实的人文与科学讲座。各种学科的讲座可以极大地丰富人文与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第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通识教育要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学生活动,如课外阅读、文化沙龙等,这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6的情操和启迪学生的思想有积极的作用。第三,通识教育应要求学生在校内必须参加一定的公共服务活动,并将其纳入学生考核和综合素质评定活动中,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实践机会,以增长其才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