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校学术型社团建设对策的探究【摘 要】学生社团是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兴趣爱好、扩大求知领域、增加交友范围的重要形式,对学校、学生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专业型学术型社团进行研究,提出学术型社团建议的对策。 【关键词】社团;高校;对策 学生社团是指学生为了实现社团成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学生社团是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 一、专业型学术型社团简介 专业型学术型社团是指高校内由一群有志于某一学科、专业或某一方向研究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兴趣自愿组织而成的学生群众性团体。随着
2、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专业型学术型社团由于能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与应用的平台,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大力发展高校专业型学术型社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通过调查分析,专业型学术型社团不是学生社团的主流,其在学生中间的综合影响力远不如文娱艺术类、体育健身类社团。分析其原因,诞生较晚的专业型学术型社团本身尚处于发展模式的探索阶段,活动单一重复、无创新性、不规律,导致会员缺乏凝聚力、流动性强,2社团稳定性差。 二、专业型学术型社团协同育人建设背景 2011 年 4 月 24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
3、”中强调,我国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协同创新。2012 年 3 月 23 日,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上,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 (简称“2011 计划” ) ,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 三、专业型学术型社团协同创新模式的功能 专业型学术型社团协同创新模式具有如下功能: (一)资源优化。依托高校学生的专业优势,与相关技术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实质性合作,聚集优质资源,实现资源在不同主体之间
4、的流动和共享,促进组织内和组织间的学习。 (二)人才培养。整合优化师资资源和教学条件,针对各类社团主体的不同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为学生提供多种研究与实践机会,也为不同主体间的人才交流提供便利。同时,开展学术交流,构建学科研究平台,探索建立文化传承创新的新模式。 (三)成果转化。模式集合各个社团主体,结合学生专业,针对专业内的一些前沿问题进行协同研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学术论文、著作等,并推荐和带领学生参加学术竞赛,让成果实现转化。 四、如何加强专业型学术型社团建设 3笔者建议,如何加强专业型学术型社团建设?在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上,可以采取“一个主体建设、两个协同联动”机制(简称“一体两翼
5、” ) 。一个主体建设,即指社团自身建设;两个协同联动,是指社团的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联合运作。 (一)一个主体建设。要提升专业型学术型社团各类活动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其前提是加强社团自身建设。学院采取多种措施,以提升和确保社团自身发展质量。 第一,科学管理,严把入口关,确保社团和社员质量。专业型学术型社团围绕学术活动开展工作,学术活动是严谨的、科学的,对有些不具备开展学术活动能力的学生组织,不予审核建立;对于审批通过的专业型学术型社团,加强管理,全程监督,保证其发展质量和育人功能的实现。 第二,找准切入点,拓展专业特色,形成多样化社团模式。专业型学术型社团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因
6、此一般都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并形成以下三种模式:专业模式,由本专业的学生或对该专业有兴趣的同学组成,如:法律人俱乐部、会计信息化研究社等等;研究课题模式,以课题为基础,由参加该课题或对该课题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学生社团,如 ERP 沙盘对抗俱乐部、社区工作社等等;专业能力模式,以某一门专业能力为基础,由对该专业能力有兴趣的同学组成,如投资理财协会等等。 (二)两个协同联动。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是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途径。专业型学术型社团的内部协同主体是学校内部各要素,其实现依4赖于学校内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的实现主要取决于社团与其它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 1.内部协同。充分发挥专业老师这一优势资
7、源,协同专业老师,聘请其做社团指导老师。第一,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社团指导中,使之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部分,甚至给予其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支持;第二,加大对学术型社团现有指导教师的培养力度,使教师无论在科研能力和企业实践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第三,确立指导教师在社团中的主体地位,确立指导教师是第一负责人的理念,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感,保证指导教师队伍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证学术性社团的稳定性和育人功能的实效性。 2.外部协同。专业型学术型社团应紧扣“专业、协同、创新、育人”这一主题,实施走出去战略,多角度创新社团活动的形式,以求达到协同育人的最终目标。实践证明,外部协同的路径选择有效弥
8、补了当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一是鼓励专业型学术型社团积极结合社团特点和学科专业,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的申报和研究,在参与研究课题的选题到最后结果分析的过程中进行全面的、完整的科研能力锻炼,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二是建立以竞赛为龙头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在校内,鼓励各社团积极申报创新工程、挑战杯等各类校级竞赛,同时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各社团参与校外各级各类大赛活动,带动和感染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三是引导社团结合专业,积极与其他院校和社会组织建立联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走向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让学生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锻炼自己。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R. 2011(4). 2 叶国清.浅谈大学社团建设J.科教文汇,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