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明清时期白族传统乡规民约.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3623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明清时期白族传统乡规民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论明清时期白族传统乡规民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论明清时期白族传统乡规民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论明清时期白族传统乡规民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论明清时期白族传统乡规民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浅论明清时期白族传统乡规民约【摘 要】白族传统乡规民约是产生于传统社会,由白族先民以文字或口头约定为主要传载方式的,用来维系白族乡村社会生产、生活秩序的,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内部公共行为规范。白族传统乡规民约在净化白族乡村社会风气,维系白族乡村社会秩序,维护白族乡村等级制度,保护白族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最用。 【关键词】明清时期;白族传统乡规民约;研究 一、白族传统乡规民约的类型划分 白族传统乡规民约涉及很多内容,依据不同的角度,白族传统乡规民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从制定者的角度来讲,可分为村社乡规民约、会社乡规民约和宗族乡规民约等几种类型。村社类乡规民约由全村村民共同制订或由村中威望

2、较高的长者商议制订。宗族类乡规民约一般是由大姓宗族制订,对宗族内成员有着较强的约束力,典型代表是大理世德堂张氏族中兄弟子侄公约 。 从内容上看,可以划分为综合类乡规民约、议事类乡规民约、禁赌类乡规民约、合同类乡规民约、护林类乡规民约和水利类乡规民约。综合类乡规民约规定的内容涉及家庭关系、婚姻关系、防抢防盗、禁赌窝赌、息诉止讼、护林护水等方面。合同类乡规民约,一般将达成的协议,或者官府处理的结果以乡规民约的方式立碑存照避免发生纷争诉讼。护林类乡规民约和水利类乡规民约是白族先民为了更好地利用山林资源和2水利资源所立的约束人们使用行为的规约, 保护公山碑记 、 禾甸五村龙泉水利碑 、 永卓水松牧养利

3、序等均反映了白族先民合理使用林木水利资源的情况。 此外,从形式上还可以分为告知性乡规民约、禁止性乡规民约、惩戒性乡规民约和议事类乡规民约等。 二、白族传统乡规民约的作用 白族传统乡规民约出现于礼崩乐坏、里仁之美遭到破坏之际,其目的在于通过道德教化、劝善戒恶实现移风易俗,恢复乡村社会秩序,最终实现乡村社会“厚风俗,里仁美” 。 (一)净化白族乡村社会风气。防抢防盗、禁赌劝善的规定对改进乡村社会民风、净化乡村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作用。白族传统乡规民约教育人们勤勤业业,务农务本。赌博作为一种社会弊病陋习,是影响社会秩序、地区稳定的因素之一。云龙县永安村正俗碑记规定“永禁窝匪以及窝赌。如有查获窝隐匪头并

4、窝赌者,重行干罚。一议永禁赌钱。如有查获赌钱者,无论在远乡近里干罚。 ” (二)调控白族乡村社会秩序。作为内部公共行为规范,白族传统乡规民约告诉村民子弟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有效地为缓解了乡村社会矛盾,为安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生产力低下,物质条件匮乏的传统社会,团结互助是群体得以生存的保障。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方面是白族传统乡规民约道德思想的重要内容。 洗心泉戒碑倡导要“邻保相助,患难相恤贫富相资,强弱相依” 。 (三)维护白族宗族等级制度。白族传统乡规民约受儒家思想影响,3注重维护等级制度,尤其是宗族家庭等级制度,凸显家庭秩序。长幼之间,等级、尊卑观念较为浓厚,长者要以身作则引导幼

5、者,规劝幼者不法行为与不合道德的行为,幼者需虚心向长者学习。乡规民约的第一条中就规定了幼者孝敬、尊敬长者的条文,如果违反处罚会很严重。 (四)保护白族乡村生态环境。白族传统乡规民约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主要体现在水利资源和林业资源的保护两方面。在水利保护方面的规约非常多,祥云县禾甸五村龙泉水利碑 、大理海东镇名庄玉龙两村水例碑记等都是关于水利开发保护的碑刻。由于水源的重要性,有关水利的争端也极为常见,水例规约对解决争端、协调水利使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大达村民新沟与温沟二条规责大略勒石碑和注销学田灌溉沟案碑是关于解决水利资源纠纷的典型规约。 “沟洫:各家田头,各自疏通,并公沟亦宜随时流水,若有损坏

6、,急宜培补,勿得阻塞不通,违者罚银一元六角充公。 ”此外,在林木保护方面,白族先民也非常注重用养结合。 三、白族传统乡规民约形成的原因探析 (一)村落经济基础。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地区有着近 4000 多年的农耕历史,以农为主的经济结构对白族传统乡规民约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异姓杂居的出现突破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因此也就产生了调整以地缘关系为纽带的交往准则与行为规范的需要。交往准则与行为规范不断被选择,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符合众人价值观的传统乡规民约。 (二)中原统治者的提倡。白族传统乡规民约的发展离不开中原统4治阶级的提倡。作为非正式制度,白族传统乡规民约能够有效弥补国家法的不足,在

7、国家法触及不到的乡土社会领域起到了社会控制的作用。统治阶级也希望将自己的统治政策融入白族传统乡规民约中,以达到制造“顺民” 、统治“愚民”的目的。 (三)儒家文化渗透。儒家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原则的思想体系。 “礼”是宗法制度下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强调“尊尊亲亲”的等级观念,主要用来彰显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差异,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必须遵守各自的行为规范。 “仁”则为孝悌之本。这些思想融入白族传统乡规民约中,促进了白族传统乡规民约道德思想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更加成熟。但是其中的尊卑等级、愚忠愚孝、三纲五常等思想对白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四)宗教思想影响。在白族传统乡

8、规民约中有很多宗教思想的痕迹,极具民族特色。本主信仰作为白族特有的民族宗教,对白族传统乡规民约产生了重要影响。本主信仰反映在白族传统乡规民约中就是“敬天畏物”的宗教观,这一思想促进白族先民养成朴素的生态观念。 四、结语 作为历史的产物,白族传统乡规民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就产生了什么样的乡规民约。在阶级社会中,白族传统乡规民约具有阶级性。准确把握这一点,对我们辩证分析白族传统乡规民约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段金录,张锡禄.大理历代名碑(第 1 版)M.昆明:云南民族5出版社,2000. 2 大理市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大理古碑存文录(第 1 版)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 3 龚友德.白族哲学思想史(第 1 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2. 4 杨国才.白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第 1 版)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