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教学中运用对话的条件和意义摘 要:随着对传统教学的批判, “对话”愈益成为我国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对话概念的认识和剖析,对话的生成需要一些不可少的条件。平等、尊重、理解、创造性等是对话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教学中对话的恰当运用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有重大意义,同时促使“关心”这一优秀品质深入课堂教学之中。 关键词:对话 教学 尊重 理解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88-01 一、对话的涵义 在词典中, “对话”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谈话” ;二是“两方或几方之间的接触或谈判。 ”1 巴西学者保罗?弗莱雷认为,
2、 “对话不应该成为一个人控制另一个人的狡猾手段。 ”2既然对话是一种接触,它必然要求对话双方均是自由、平等的个体并有着投身于学习和行动这一共同的意愿,他们奔着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对话不会在两个相互背离的双方之间存在。 英国学者戴维?伯姆 (Bohm David)则认为,对话不同于辩论, “在对话过程中,没有人试图去赢,它追求的结果是一赢俱赢,亦即双赢 ”。3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2它包含更深刻的意义:第一,对话不能被简化为由教师向学生灌输思想的行为,也不能变成等待学生“消费”的简单的思想交流。对话不是独白,而是师生间的互动,是在双方共同的积极参与下展开的
3、。第二,对话是一个“1+12”的过程,对话双方可以是具有不同思想意识或文化差异的主体,通过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影响都获得新的知识和见解。二、在教学中生成对话的条件 1.对话双方间的平等性 第一,师生地位平等。师生在对话中,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学生和教师一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教师不应该以知识权威者自居,无视学生的内心世界,对话追求自由、平等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对话不是用一种观点反对另一种观点,也不是将一种观点强加于另一种观点之上,而是一种共享: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4 第二,对话尊重差异。迫使学生的个性差异、文化差异均服从
4、于划一的外在标准,这是控制教学的典型特征。在对话中,教师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达到统一的目标,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发展程度因人而异,应该是“一种声音折射了其他声音” ,对话者之间互相借鉴、彼此交融、共同成长。 2.对话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 第一,对话离不开彼此的尊重。教师不能把自己看作高高在上掌握着真理的权威者,而应该允许学生自由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表达出他们3内心深处最真实的甚至是幼稚的想法和看法。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格和内在交流需要的活生生的人。封闭的、不加尊重的对话近似“独白” ,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第二,对话允许沉默。对话不是指在教学中一定存在实实在在
5、的语言行为,它可能表现为师生对自身的安静的反思,表现为面对他人和世界的沉默中。在对话中,教师应该允许沉默,给学生独自学会认识和成长留下空间;还有一种聆听的沉默,这是对话一方对另一方思想感情的全心全意的投入。因此,在良好的对话中,沉默和语言同等重要。 3.对话注重创生性 创生性是指在对话过程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生成性,而不是对既定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达成与掌握。在对话中,教师不再把预先组织的固定知识体系注入到学生头脑中,而是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共同参与知识的探究与建构,这种建构是思想和思想间碰撞、交融的过程。对话“借助创造性的、生成性的过程,使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器,还是知识的发生器,对于
6、学生创造心理素质的形成也是大有裨益的。 ”5 三、在教学中运用对话的意义 1.有利于理想师生关系的建构:“我你”关系 在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课堂上所呈现的是一种“我它”为特征的二元对立的师生关系,师生互相作为客体而嵌入对方。教师和学生处于两个分离的位置,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和发出者,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和接收者。即使是后来出现的“学生中心说” ,虽然肯定了学生的地位,认4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其本质上也只是相对于“教师中心”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已。 在对话教学中所形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我你”关系。 “我-你”关系是对传统教学师生关系的超越,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不是我同化你,你同化我,而是我以你的
7、存在而彰显。 ”6 “我你”关系强调师生平等,教师和学生均是主体,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师生共享学习过程,对方的信息被自己吸收,自己的既有知识或经验又被对方所唤醒,不同的意见在碰撞中生成新的意义,每一个主体都获得在原有水平上的超越。 2.促使“关心”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对知识、成绩的过分关注,必然影响到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关心和激励。而在对话教学中,对话双方彼此敞开,以一种平等、开放、理解、尊重的状态彼此接受。在此过程中,对话参与者的思路必然要随着对方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不顾他人自说自话或心不在焉的聆听,否则就有可能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而不能理解对方;师生充分的肯定和接受作为
8、整体的对方,并相信对方的任何认知和行为都有一定的理由,理解和尊重彼此的观念甚至是弱点。 将对话作为一种手段也好,作为一种理念和精神也罢,无论其以何种方式出现,只要其能为当今教育做出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对话”在现今教学中还存在流于形式等诸多问题, “尽管如此,只要共同努力,毫无保留的对话乃是达于生命的崭新的、更深的基础的唯一道路。 ”7从此,课堂不再是教师独白的场所,而应该是师生对话的舞台。5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Z.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318. 2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8. 3英戴维?伯姆著,王松涛译.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7. 4谭文旗,刘玉容.对话的特征及其教育意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 5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J.教育研究,2001,11. 6张增田.对话教学的师生观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9. 7日池野正晴著,钟启泉译.走向对话教育论学校中引进“对话”视点的意义J.全球教育展望.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