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革开放四十年原创征文 13 篇【篇一】 1978 年至 2018 年,中国改革开放的 40 年,经过风雨洗礼、千锤百炼,我们拼荆斩棘、砥砺前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述,“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那时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地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小小的通讯工具,见证科学技术的腾飞。从无到有,从大到小,从“固定”到“移动
2、”,从听不清到高清视听短短几十年,科技发展的浪潮,席卷了每一个中国人。90 年代,手机仅仅是少数人的特权,家用电话都不那么普及,而目前我国手机用户 13 亿多,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而网络也以深度覆盖城市和乡村,截止 2018 年第一季度末,我国 4g 基站数量已达 339.3 万个,4g 网络规模世界第一。在通讯变得“soeasy”的同时,作为通讯的重要载体手机,也已经不仅仅只是个小小的通讯工具了,还可以充当相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甚至于钱包。科技发展的速度,正是向着光速看齐。 绵延的交通道路,架越起时空的桥梁。对于 80 年代出生的我来说,儿时坐上公交大巴进趟城,跟过节一样兴奋,但翘首以盼的
3、等车和车上好几个小时的颠簸,让旅程变得枯燥又难以忍受。二十一世纪初,读大学的时候,从北京到老家,绿皮车哐当哐当大概 20 多个小时,两年后,有特快列车,8 个小时就能到家,再过了几年,动车 6 个小时,现在,高铁仅仅只需 4 个多小时。公路、铁路、大桥;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道路越来越平整,越变越宽阔,交通工作越来越便捷、速度越来越快,交通工具的配置越来越人性化,时空的距离在缩短,方便舒适的程度逐级递增,“天涯海角”不再是最遥远的距离。 时间在指尖飞逝,40 年的光阴让中国变得富强,昌盛。让我们翘首以待又一个 40 年的到来,下一次的四十年,我们一定能实现伟大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
4、的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篇二】 前几日家里搬家,在整理抽屉时发现家里有 5000 公斤的粮票,我对婆婆说:“怎么有这么多的粮票,为啥当时不换米?”婆婆说:“当时计划经济时代,买粮得用粮票才能买到,我上学那会儿饿的跑不动路,被饿怕了,所以得有点存粮。”婆婆的这席话令我唏嘘不已,这几十张的旧粮票承载着几十年的历史和记忆!一路走来是多么的艰辛。 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变迁,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从之前的温饱生活转变成小康生活,可以说,我们现在生活在蜜罐里。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感慨呢?记得小的时候,家里住的是草屋,下雨时屋里会漏雨,然后奶奶会拿个盆接水,夏天的夜
5、晚,大家伙会搬个桌子在外面乘凉,尽管外面有许多蚊虫叮咬,还是抵挡不住大家乘凉的热情,这时奶奶会用麦秸屑堆个圆垛燃起烟来熏蚊子,而我们也会被熏得够呛,夜里,奶奶会拿着蒲扇一边为我扇风一边哼着老调哄我睡觉。回忆起这个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经过几十年的变化,我家建了平房、楼房、现在拆迁了,我们住了安置房,甚至买了商品房。我们现在有了电风扇、空调,如今我们办公、生活都离不开空调,遗憾的是再也看不到大家乘凉的场景了。 上小学时,夏天吃一根冰棍都是奢侈的事情,妈妈那时候在酱厂打工,厂里发的冰棍自己舍不得吃,放在茶缸里带回来给我吃,现如今,每个家庭都买了冰箱冰柜,冷饮随种类繁多,应有尽有。记得上中学时,拥有
6、一辆凤凰的 26 自行车就非常满足,觉得骑上它非常神气,工作以后,大家都骑上了省力的摩托车、电瓶车,记得20 年前,买汽车想也不敢想的奢望,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每天上班我们都以汽车代步。南通已经进入了高铁时代,人们出行将会更加方便、更加快捷,这就是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得到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们在悄无声息中走过了轰轰烈烈的 40 年,见证了春风化雨的 40 年,40 年让中国的文化面貌焕然一新,骄傲面对新时代的世界潮流。 【篇三】 时光如白驹过隙
7、,转眼改革开放已经历了 40 年。这40 年中,国家在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努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已经深深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改革开放四十年,为中国社会的长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不仅仅是国家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人民息息相关的生产生活情况和精神境界有了巨大提升,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我党要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 青年人眼下的改革开放。中国青年成长于一个剧变的时代,青年群体本身也处于不断地演进中。如果以 10年为界,大致可以将青年群体划分为四代,对应于今天的 70 后,80 后和 90 后。每一代青年都面对着不同的发展环境和空
8、间,表现出不同的品格、视野、信息、想法、行动和个性发展。就问题观而言,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群体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有较大不同。总的来说,青年群体的关注点经历了从经济发展向社会治理、民生发展的转变。 城市见证下的改革开放。城市每当暮色苍茫时分,城市的灯光便霎时亮起,现在有一些人,对现实爱发几句牢骚。当然发发牢骚也不妨,但是如果让时光倒退四十年,回到那个食不果腹的落后年代,回到灯光暗淡的年代,又有谁愿意呢!谁又能想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过上了小康的日子,许多人已从乡村搬进了城里居住生活,人们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光彩。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对于我们这一代 90 后来说,发展是
9、迅速的。就如电视机来说,从黑白电视到彩电再到如今的数字电视。我所处的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如今高楼耸立,道路通畅、交通便捷。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在我国现代史上可谓是划时代的节点,具有重大意义。这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进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40 年;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 40 年;是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 40 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 40 年。 【篇四】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社会建设等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 40
10、 年,我从青年走过壮年迈入老年,见证了自己及周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穿着时尚。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家贫穷加之计划经济的束缚,每个老百姓一年只有一丈六尺布票,买的布料只能勉强做一身褂子和裤子来遮风挡寒。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老百姓的“钱口袋”越来越鼓起来,生活水平就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女同志衣着花枝招展,几乎每一天新衣服不重样;男同志西装革履,领带显眼,着装大方时尚;孩子们穿的更是各式各样、五颜六色,在阳光的照耀下犹如盛开的朵朵鲜花。彻底告别了改革开放前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贫困穿着历史。 吃有营养。40 年前,俺们老百姓能吃饱一顿米饭或者好面馍馍
11、,都能记住一辈子不会忘,几乎每顿都是稀汤野菜,发霉变质的坏红薯,棉籽渣滓,干红薯叶子等,温饱问题无法解决。那时只有手艺人才有几个零钱花,能吃饱饭。1973 年,我家建三间土墙瓦顶的房屋,省吃俭用了五六年才能建起来。木工的待遇还比较实惠,中午给他购买了四个小菜,还买了一瓶红薯干酿造的老白干酒。如今物质丰富了,各种食品一应俱全,想吃啥就能买啥,不愁吃不好,只愁吃的太好有损健康。 住有楼房。小时候,我们向往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上世纪 70 年末 80 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乡村企业的逐步兴起,农村经济开始活跃起来,老百姓的生活随之改善,农村盖楼房的越来越多,但是造型仍较
12、简单。进入 90 年代至今,建造的楼房既漂亮美观,又实用大方。装潢豪华、造型别致,“将军楼、”“别墅楼”如雨后般拔地而起,质量越来越高,遍布城市乡村,永远告别了 40 年前土墙瓦顶及平房的历史。 行有公路。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当今政府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交通运输出行百姓自由,这对生产生活极为便利。全国的广大民众在政府的支持下,依靠政府和集体的力量,大修水泥路、柏油路、和石子路。前几年,我也捐款一千元帮助我村浇注了水泥路。近几年发展的更快,实现了水泥路乡镇通村、村村通,百姓自购车的热潮十分高涨,私家车遍布城乡。说走就走,交通十分便利,告别了往年“晴天一身尘土,雨天一身泥水”的历史。 “百世岁月当代好
13、,千古江山今朝新。”这幅对联充分表达了全国人民发自肺腑对当今社会由衷的心声,对党和国家的诚心赞颂。 【篇五】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天的故事这首歌大家都不会陌生,可是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我们又怎能忘记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春天般的故事呢? 作为时代的同龄人,我庆幸自己能亲历并感受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变革。四十年,在时间的长河里不过是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四十年前,我还是母亲身边的乖女儿;四十年后,我的女儿已有小女儿态。四十年的时间,生活变迁已如天壤之别,所有的感受尽在我的视界之内。 四十年前,我正上小学,儿时的记忆里,
14、身边的色彩都是一色的,父亲永远都是草绿色的军装,母亲的外套则是蓝灰或黑色的,走在街上,座座大楼都是一个颜色,似乎是模子里倒出来的一般。虽说母亲是个工作狂人,总是在外忙碌,不过,只要她出差回来,我的任务就是拿着肉票去排队买肉,包顿饺子或做个糖醋排骨解解谗;她一得空,就踩着缝纫机,“哒达哒、哒达哒”的,为家里我们这些个捣蛋孩子们缝补玩耍时弄破的衣裤。那个时候,什么都是限量供应的,油、布、粮票啥的,如要买个稀罕物件,还得凭特供票,记得家里的第一台电视机,9 寸黑白的,是妈妈用 30 元华侨券,另加200 多元的钱去华侨商店买来的;四十年前,我从没见过人家的地板上铺瓷砖,家家都是清一色的水泥地面,也不
15、知道“乳胶漆”为何物,家家的墙面都是用白石灰来粉刷;四十年前,家里烧得是蜂窝煤,那时候根本没见过家庭热水器,便在蜂窝煤炉子上烧了水,提到洗手间去擦洗。四十年后,我早已成家,有了自己的房产,房子功能布局完整,房间完全按照自己的理念设计装修,厨房卫浴各项功能一应俱全,现在没有人再穿缝补过的衣服了,衣裳别说是破了,就是稍微有些感觉不耐看了就不穿了。家里面没了缝纫机,多了洗衣机,看的是彩色 31 寸大电视,食品那更是不用说了,沿街的饭馆、超市,商品应有尽有。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是冰棍儿,白色的二分、绿色的三分、牛奶的是五分。一到夏天,我就欢天喜地,天天站在卖冰棍儿的大嫂的摊位边,那时候的五分钱对我来
16、说可是个大数,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老师,还会被奖励大红花呢!爸爸每天给我三分钱,我就看着大嫂打开那个木头箱子,一层层的掀开上面的被子,冰棍们整整齐齐的排着队,码得严严实实的,从中取一根出来,那高兴劲儿到现在也忘不了。四十年后,大街上的冰淇琳店、凉茶铺应有尽有,各色冰点让你眼花缭乱,女儿最爱吃的是“哈根达斯”,还喜欢“必胜客”,喜欢杭帮菜里的东坡肉和西湖醋鱼。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母亲童年时喜爱的冰棍儿是什么味道,也从来不知道买肉、买油还要用票,不知道还有黑白的电视机。我从我的成长看到了四十年的变化,四十年前的生活令人追忆回味,四十年后的生活令人心存感激。尘埃暂定,旧貌换新颜,我们的民族在改革开放这种新的精神力量的注入中逐步强大起来。我们感受着太多太多的变迁,感动于太多太多的故事,更体味着中华民族实现几代人梦想的艰辛以及因此涌动出的生生不息的奋斗力量,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在时代的浪潮中完善自我? 【篇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