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就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自由贸易的进程逐渐加快。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条件下,企业的运行机制逐渐趋向世界化,因此,物流的运作成为贯穿整个时代的新链条。很多高校的物流管理课程逐渐开设起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物流专业人才管理队伍成为大势所趋。 【关键词】就业;物流管理;课程设置 一、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物流的概念一发展概述。从近几年的社会发展情况来看,统计出我国社会物流的总费用占 GDP 的比例为 16.5%左右,而许多发达国家的比例远远不如我国。物流产值越大,市场交易的价值也就越大,能够带动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进步
2、与发展。我国如今的物流管理专业人员已经达到了两千多万,而这项数据还远远达不到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物流管理的空缺岗位也会逐渐增多。 (二)物流管理专业就业情况。对于高校学生的就业能力状况,很多学者对于就业能力的定义还比较模糊。物流的基本内容包括:产品的包装、运输、加工储备、产品送达以及信息的交流等主要环节。在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优化2课程能够满足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其主要的培养内容为:基础能力的培养、专业技能的培训以及个人和团队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式与缺陷 (一)
3、课程设置体系不全面。在我国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缺乏全面完善的课程体系,并且在教学方式上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我国引进物流这个概念已经有二十余年了,而且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势头。物流管理学科作为一门新引入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它在教学中要具体结合社会学、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科。我国的物流管理课程起步较晚,教学的经验相对比较缺乏。 (二)缺乏特色物流课程。任何一个专业设置都应该有属于自身特色的方向与目标,特色专业应该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大背景遥相呼应,与特色企业的发展、职业要求的规划都能协调一致。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来说,特色课程的精准定位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在创建特色专业的道路上,要注意求
4、同存异、价值体现以及目标的可行性战略。在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中,大多缺乏一个处于中心位置的特色方案,对人才的培养方式上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三)理论灌输与实践培训的脱节。物流管理课程对实践应用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中,实践技能的培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高校学生在学习了物理管理的理论知识后,就要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训,才能更好的应对未来的职业生涯。然而在很多高校的物流管理课程设置过程中,都把理论课程作为学习的重中之重,考核体系中也大多以理论知识作为标准。实践课程的课时相对较少,导致理论与实3践的严重脱节。 三、基于就业能力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 (一)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5、课程。公共管理基础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的必修课。每个学校的每个专业都会设置这样一门公共基础课。其内容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可以大致分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实践基础课程。公共管理基础理论课程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使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都能得到提高。在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体育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给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专业理论培训课程。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的设置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训提供了重要保障。学生只有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上有所突破,才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更多的财富。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在整个物流管理课程设置中起铺垫作用,
6、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目标。如经济基础课程、高等数学以及代数运用课程等对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和个人技能水平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此外,社会管理学这门课程的设置在个人就业能力中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对学生自我的发展大有益处。 (三)专业特色课程。在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应该要有特色化的核心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清主次,着重把握难点。物流管理的专业特色课程包括特色理论和特色实践技能的培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专业能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主要课程应该包括物流管理基础理论课程、物流信息技术、国际物流、信息交流与生产运输的管理以及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等多方面的课程内容。这些课程设置都应4该配有
7、相应高低不等的学分,在进行课程考核时参照标准进行,让学生在毕业之际能够对自身的专业水平有清醒的认识。 (四)技能实践课程。物流管理专业这门课程的实践性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比较强。学生一定要有主动思考和分析探究的能力,综合性的实践能力水平是考验学生是否有效完成课程学习的试金石。因此,在实践课程体系中,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市场就业趋势,结合具体的目标来设计主要的学习课程。并且注重教学课时与教学预期方案的协调一致性。在实践技能培训课程设置中,要贴近物流管理的实际运作过程,可以在校内设置实验基地、培训实验室以及参与到工厂的物流管理实践过程中,使得学生在获得物流管理知识的同时也能结合自身实践找到属于自身的
8、技能方法,提高了职业技术水平。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的高等职业能力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传统化的教学课程无法满足社会人才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要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随时进行完善和整合,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专业型物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英立,秦颐.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08(32). 2 韦宏,张廷龙.基于就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J.商场现代化,2013(01). 3 秦颐,贾金凤.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河北5北方学院学报,2008(06). 基金项目: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项目合同编号:YJ120032;课题项目编号: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013JK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