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马克思主义关于制度解放理论的脉络分析【摘 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整体性,要想从整体性理解马克思主义,就必须理清理论的脉络体系。文章从历史观的角度出发,在资本主义制度革命、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构想等分析基础上,从制度解放层面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脉络体系,这对于完整、清晰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制度解放;脉络 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上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内容容易使人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出现理论条块分割的问题,这不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
2、具有整体性,这就要求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候要掌握好理论的脉络体系,否则对理论的理解只能是片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从本质上讲是以人的解放为理论前提的,其理论目标就是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要想实现人的解放除了人的思想解放层面外,还要掌握其制度解放的理论脉络。这对于正确、全面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理解制度解放的基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掌握社会历史发展原因的理论基础,是探索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方法论,是理解社会制度更替规律的理论前提。 (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系统是理解制度解放的动2力源 马克思唯物史观从辩证法中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理论
3、基础,在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阐述中明确指出,生产力与上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从社会物质生产角度讲,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阶级、改革、革命和科学技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这为我们探讨制度解放理论奠定了动力理论基础。 (二)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是把握制度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上,既提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提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即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遵循着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但是也有其特殊性,也就是每个国
4、家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制度更替上更具自己的国情具有跨越性的特点。但是这种跨越性并不是对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否定,也是人类社会历史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趋势的体现。这一理论为把握制度解放的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的制度解放理论 (一)马克思的制度革命理论 马克思的制度革命理论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政治经济学内容。在这一内容中,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以劳动价值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剩余价值理论为理论工具,从资本主义雇佣制度为切3入点,在探讨剩余价值产生、获得、分配的基础上探讨资本主义的本质。从而指出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的本性。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资本主义制度有了一定的
5、自我调节,但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质没有发生变化,其仍然是以剥削为制度发展前提的。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讲就是具有剥削性的,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是相违背的,所以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一种更适合人类发展的新制度所代替,这就是所说的制度革命。而完成这一任务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被压迫的阶级,即无产阶级。 (二)马克思的制度实践理论 马克思在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加上自身的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构想,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发展的理论。它不仅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也包括列宁、斯大林以及毛泽东等后来的共产党人对这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构想的框架下,包括列宁在内的后来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对
6、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和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实践过程也是遵循社会制度发展规律,也是社会制度探索的过程。 (三)马克思的未来社会制度构想理论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出发,对未来人类社会制度做了天才的设想。认为未来社会应该是生产力极大发展,人们思想境界极大提高,人得到全面的自由和发展的社会制度。全面的自由发展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解放。而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解放也就是制度解放,其实这时候应该是社会道德意识代替了社会制度4发挥约束作用,起到制度的作用。但这是一个自觉的过程,而不是强制的过程。这也是人本性的追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体现。未来社会社会制度的构想是以制度
7、革命、制度实践为前提的。 三、生产力发展是制度解放的前提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社会发展动力结构。通过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将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就意味着经济基础的变化,从而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进而推动社会制度的更替。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将意味着人们物质、精神财富的不断丰富,进而推动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在这种同步的作用下,向着人所向往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
8、: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4 杨光斌.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内容脉络构建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5编号:GH13082。 作者简介:庞凌霄(1971- ) ,男,吉林农安人,硕士,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张艳慧(1965- ) ,女,吉林白城人,硕士,白城师范学院政教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