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独立学院“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摘 要】 “经济法基础”作为独立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已经成为课程改革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结合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当前“经济法基础”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及教学考核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高独立学院“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法基础;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创新,是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院校。近年来,独立学院立足于 21 世纪发展的要求,将学生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经济管理类学生既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能运用其分析、解决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实
2、际问题。所以, “经济法基础”成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如何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标,是教学中亟需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 “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 “经济法基础”课程开设已有些年头,但是在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还存在问题,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目标的实现。 (一)教学目标偏离 “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经济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与案件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2教师往往偏重于灌输经济法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教学,偏离了教学目标。经济法理论和经济法具体适用两者之间存在一个过渡
3、、转化过程,强调两者中一个方面忽视另一方面都将导致学生难以将经济法基础理论及经济法原则适用于具体的经济法案件中。 (二)教学计划安排不科学 1、缺乏先导性法学相关课程。尽管学生在学习“经济法基础”之前学习过法律基础课程,但这些法律基础知识远远不够。这使得学生学习“经济法基础”时较为吃力,教师在授课时也比为难。如民法中的基础法律术语“民事行为能力” ,都需要老师从概念到分类进行一一讲解,耗费大量时间。 2、学时设置不够。 “经济法基础”是一门体系庞杂的课程,涵盖的法律有十多部,教材书通常有十三至十六章,内容非常多。但是学校在课时安排上一般为 32 个课时。内容多而课时少,以及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
4、致使教师不得不花费一部分时间讲授各部门法中的概念、原则等内容,因而无法引入足够的案例教学,不得不忽视实践教学。导致教学枯燥、无趣,学生学习兴趣减弱。 (三)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 独立学院教师往往授课任务繁重,一个学期教学时数为 216 左右,所任课程在 3-4 门不等。巨大的工作量导致教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不尽合理,缺乏专业针对性。不同专业应该在授课内容上有所区别,但是繁重的工作量致使教师存在不同专业采用相同教学大纲,讲授相同教学内容的情况,没有根据专业差异进行不同教学内容的设置。 3(四)教学考核方法单一 独立学院必修课的考核方法通常采用闭卷考试,辅之以平时成绩。即以 70%卷面分加 30%
5、出勤及作业分的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简单考核。但是, “经济法基础”实际上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现有的单一考核方式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二、 “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一)明确教学目标 “经济法基础”课程实际教学侧重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将经济法基础理论及经济法原则适用于具体的经济法案件中。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决定了“经济法基础”课程不能类似于一本、二本院校偏重于理论学习,而应该侧重于锻炼学生分析案件的实际能力。所以,必须对“经济法基础”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明确教学目标。 “ (二)调整
6、教学计划 1、经济管理类学生应该在学习“经济法基础”课程前,学习民法课程作为先修课程。因为民法的许多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是经济法入门的必备知识。经济管理类学生学习“经济法基础”课程如果仅仅局限于部门经济法的具体内容,往往会导致其对基础概念难以理解,更难以将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2、增加教学时数。为了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案件的能力,增加教学时数是一个较为直接的办法,建议增加课时,48 个学4时较为适当。当然,可根据“经济法基础”课程在各专业的重要程度进行不同课时的安排。 (三)凸显各专业教学内容侧重点 针对课时量不够的缺陷,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选择符合各自专
7、业的教材,制定符合各自专业的教学大纲,设置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教学内容。做到“舍全求精” ,凸显专业针对性。具体做法为:各经济管理专业以合同法 、 公司法为基本内容,其他内容则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要有所侧重。如市场营销专业重点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内容,财会类专业重点介绍证券法、会计法及破产法等内容,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则重点介绍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内容。前文中还分析了教师授课内容专业针对性不强的原因还在于教师授课任务繁重。所以,教学改革中要凸显专业侧重点,减轻教师工作量也是必要前提。 (四)健全教学考核体系 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该更注重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对概念的死记硬背。加之经济法
8、基础又是一门实务性很强的学科。所以,现有的单一考核方式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学生运用经济法知识解决实际案件的能力。针对这个问题,在考核体系中可以增加以下考核方式:开卷考试(全部题目均为经济法案例) ;讨论热点经济法律问题;撰写经济法律论文。兼顾培养学生的不同方面,打破以往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建立多维度的课程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马丽.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5究导刊,2010(20):247. 2 洪小晖.“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20):91. 作者简介:田路(1983- ) ,女,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政法系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