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留守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6576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留守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留守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留守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留守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留守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浅谈留守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摘 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留守大学生成为备受关注的群体。高校应做好留守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自强自律意识,努力构建社会关爱体系,促进留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大学生;教育;管理 一、留守大学生的“留守”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镇转移,城市人口逐渐增多,经济结构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中国走上“城镇化”之路。学者赵园曾预言, “人们确信乡村正发生着 20 世纪中国最重大的事件、中国乡村最具革命性的变化,热心地谈论着城乡壁垒的打破、城乡经济结构一元化的前景,预测着到 2000

2、年,我国将有两亿农民游离于土地”新世纪以来,这种“城镇化”现象极度加剧,据统计,1993 年全国农民工还只有六千二百多万,如今我国现有的 9 亿农村人口当中,大约有 6 亿农民将逐步转变自己的身份进入城镇。 “离乡又离土”的现象在新世纪已经成为中国农村不可遏制的大潮,“农民流动呈明显的阶段性变化:1984 年以前,农民非农化的主要途径是进入乡镇企业,即离土不离乡 ;而 1984 年以后农民除就地非农转移外,开始离开本乡,到外地农村或城市寻求就业机会,特征是离乡又离土 。 ”在 90 年代的经济浪潮中,农民不再同于历史上迫于战争、饥2荒、疾病等因素非自主地离开土地,而是以主动的姿态自发地向土地以

3、外寻求生存发展的空间,自觉地“离乡离土”进入城市。新世纪以来这种离土现象来的更为迅猛,相比于上世纪末农民表现出对土地更为彻底的抛弃。 “离乡离土”的出现势必对乡村社会和农民生活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空巢老人生活困顿,留守儿童精神贫乏、自然生态恶化,乡村道德滑落这些乡村新变成为了当下令人堪忧的问题。 随着乡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乡村劳动力虚空,空心家庭大幅度增加,留在乡土由亲属照管的未成年孩子成了留守儿童。随着时间的推移,留守儿童通过自身的努力进入高校学习,成为了留守大学生。 二、留守大学生的现状 当前高校中,很多学生不乏有过留守经历。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和同龄孩子一样与

4、父母正常交流沟通,造成了他们成长环境的缺憾。在儿时的留守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不完整、父爱或母爱的缺失等因素可能给留守大学生的心理埋下了阴影和创伤。一旦这些不良因素得以诱发,容易滋生不良的心理倾向和心理问题。相对于初高中阶段,大学生活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留守大学生以前被隐藏的心理问题更容易显现。如果这些心理问题没得到及时的关注和解决,将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因此当前留守大学生群体备受高校和社会的关注。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留守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成长经历更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一是情绪低落,焦虑恐惧,伤感抑郁;二是性格内向、敏感脆弱、偏执叛逆;三是情感淡漠、亲情疏远,无助孤独;3四是人际关系不

5、畅,自我评价较低、难以融入群体等等。因此,高校对留守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应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心理状况,分析成因,探究对策,这对留守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留守大学生的教育 高校要做好留守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建立留守大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全面了解留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情况、心理行为等情况,对留守大学生实行动态跟踪,以便有针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学院的教育功能,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动员全校师生关爱留守大学生,重点关注和帮扶留守大学生中的特殊人物和群体。辅导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大学生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和责任心,尊重留守大学生的个

6、性,消除歧视现象,加强全体学生的平等意识教育。学校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留守大学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为他们的学习生活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留守经历,正确面对现实,加强自我反思,增强留守大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鼓励留守大学生选修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掌握心理调试的基本内容和操作方法,及时发现自身心理问题,积极思考和寻求解决方法。开展留守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如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体辅导、心理讲座等活动,结合留守大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利用各种机会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从而提升留守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三)培养自强自

7、律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充4分肯定留守大学生的特长和闪光点,给予优秀的留守大学生表彰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认识自身的价值,树立长远的奋斗目标。加强留守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组织征文竞赛、交友活动、培训活动、专题座谈会等加强他们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提升融入学校、班集体的能力。组织留守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文明校园、社区建设等勤工助学活动,利用自己的知识辅导留守的中小学生学习,开展关爱他人或社会的公益活动,使他们懂得如何利用社会资源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构建社会关爱体系。亲情的缺失是造成留守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根源,

8、社会的关爱在一定程度是可以填补他们的情感缺陷。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大学生服务中心,通过一些模拟家庭主题的活动向留守大学生传递学校师生的关爱,使他们心理得到安慰。高校可以积极搭建留守大学生与其家长的联系平台,组织留守大学生观看打工者的纪录片或者网络资料等途径了解父母的不易,主动与留守大学生的父母沟通交流,加强留守大学生与父母的互动,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呼吁社会对留守大学生的关注,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让留守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到父母工作的企业体验生活,组织校企、亲子座谈会相互沟通交流,提高他们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知度。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留守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做好留守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51 赵园.地之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年,第 78 页. 2 王毅,王微.国内流动农民研究的理论视角J.当代中国研究,2004 年第 1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