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谈校外勤工助学权益保障【摘 要】校外勤工助学以其丰富的内容及广阔的实践空间吸引着众多学生的亲睐,然而,在校外勤工助学中权益受到侵害现象也越来越多。通过调查了解当前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中权益保障的现状,分析其权益受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勤工助学;权益;对策 校外勤工助学通常是由校外的单位和个人面向在校生开设的临时性岗位,主要包括家教、资料派送、网上查询、餐饮等工作内容,工作的地点以在校外为多。校外勤工助学以其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及广阔的实践空间深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而在校外勤工助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风险,同学们的合法权益可能遭遇侵害。 一、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现状 勤工助学
2、一方面为贫困学生学减轻负担,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施展才华的一种渠道。可是学校内部有限的勤工助学岗位远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所以不少学生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校外市场。根据抽样调查,笔者所在的学校有校外勤工助学经历的学生高达 70%。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途径多种多样,如在校外从事家教、餐饮、网上查询等工作。但是由于受到上课时间、学习压力等原因制约,有 60.2%的学生选择在社会上打零工,从事这种时间较零散且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如资料派送、餐饮等。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面对如此复杂2的社会环境,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目前大学生勤工助学过程中权利受到损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其
3、一,财产权利被侵害。校外勤工助学工资偏低、中介收取费用、工作时间较长等。其二,人身权利被侵害。同学们很少主动与用人单位签合同,加上一些用人单位不考虑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其三,一些学生无知地从事一些非法工作,如传销、代写文章等。当权益受损时,多数大学生维权意识淡薄。这迫切需要有关部门通过合理的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权益受损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保障不力。到目前为止,校外勤工助学的法律适用不明确,校外勤工助学不适用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校外勤工助学不属于劳动就业,一般不适用于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所以,针对校外勤工
4、助学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进行规范。 (二)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大学生在进行校外勤工助学时,普遍存在法律意识淡薄。首先,大学生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且缺乏经验,很容易上当受骗;其次,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淡薄,他们很少会向用人单位提出签订劳务合同;再次,当大学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大部分人选择沉默。 (三)政府救济途径有限。与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权益保护相关的政府机构主要有劳动部门、工商部门以及公安机关,可是这些部门的主要职责不在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方面。所以对于大学生权益受到的侵害,3劳动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等都无法提供切实的帮助。 (四)学校对于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管理重视不够。学校都设有勤工助学中心,
5、勤工助学中心一般是对校内的勤工助学进行管理,对于校外的勤工助学工作,只能在单位的资质上进行审查,并发布招聘信息等,并不能做到对用人单位监察。由于校外勤工助学是市场行为,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生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招聘信息,如网络、报纸、熟人介绍等,勤工助学中心更没有办法对此进行监管。 (五)当前兼职市场良莠不齐。校外勤工助学市场不乏有条件好的公司或企业,同时也夹杂着不少资质差、管理乱的小公司,还有一些“用工单位”就是某个人。所有的单位或者个人,国家并不能够一一监管,也没有相应的规范文件,校外勤工助学市场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单位或个人的真伪好坏只能靠大学生自己鉴别。 二、保护大学生校外勤工助学权益的
6、途径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国家现有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大学生勤工助学权益的保护。首先,国家应尽快出台适用于校外勤工助学保障的法规,把校外勤工助学市场纳入现有的法律法规中,实行综合治理。其次,应该规定劳务纠纷的解决途径,大学生属于弱势群体,当在校外勤工助学产生纠纷时,政府可以确定专门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大学生提供帮助。法院可以对于事实清楚、标的不大的纠纷启动诉讼的简易程序,以减少诉讼的时间、经济成本。 (二)增强大学生自身法律知识。大学生作为校外勤工助学的主体,首先应该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学会在校外勤工助学中,用法律武器来保4护自己;其次,应该有订立合同或协议的意识,对于协议中的霸王条款,促使
7、对方修改,不要草率地在协议上签字;最后,当利益受到损害时,学会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政府救济途径。政府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外,还应该加大对校外勤工助学的救济途径。首先,劳动部门也应该调整校外勤工助学学生,对于可能危及到学生安全和合法权益的单位应给予提醒并责令其整改;其次,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对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的把关,特别关注有开展校外勤工助学企业的情况,将不好的企业及时公布,为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更多的帮助;最后,公安机关可以走进校园,向同学们普及校外勤工助学的安全知识或当大学生受到侵害时,公安机关可以给与绿色通道办理相关手续。 (四)加强学校对校外勤工助学的管理。学校可加
8、强勤工助学政策的宣传,严格审查招聘兼职企业的有效证件,对招聘的内容进行把关,为大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兼职信息,同时拓展校外的勤工助学岗以尽量多地满足大学生热切的需求;另一方面,对校外兼职的用工单位进行信息跟踪,为大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更多的帮助。勤工助学中心还可以好好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平台、广播台等,多方位宣传校外勤工助学权益保护的知识。 (五)提高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用人单位作为校外勤工助学学生最直接的接触体,用人单位社会责任感对大学生的权益保障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提高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感,以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媒体、消费者、行政管理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5批评与评论,批评和评价既是对这些用人单位自身的一个打分,同时也是对他们社会责任感的一个监督。 参考文献 1 李鸿建,曹婷.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困境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 杨晓,谭和平.高校学生兼职权益法律保障路径探究J.法制与社会,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