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议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摘 要:进入新的 21 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深入,作为高校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特别是学生管理体制已不太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一、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内涵 (一)高校学生管理概述。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高校对招生、报到注册、住宿生活、学习进程、学籍、学习进程、课外活动、经济资助、表彰奖励及处罚、心理咨询、医疗服务、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大学生在校一切活动的管理。国外称之为“学生事务管理” 。
2、 (二)管理体制概述。管理体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即采用怎样的组织形式以及如何将这些组织形式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有机系统,并以怎样的手段、方法来实现管理的任务和目的。 (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制的内涵。综上所述,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指为了给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维护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范围之外必须提供的具体的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而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确保实现其管理任务和目标的管理系统的总称。 二、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网状结构的管理体制。目前国内高校一般都成立校级学生工作委员会,由主管学生工
3、作的副书记(副校长)担任主任委员,委员主要来自学生工作部(处) 、校团委、宣传部、教务处、招生就业处、保卫处、后勤处、人武部等部门。校级学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一般设在学生工作部(处) ,作为校级学生工作委员会办事机构。在院(系)一级设有学生工作办公室,由院(系)党总支副书分管,接受校学生工作委员会领导和学生工作部(处)的指导。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学生管理是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种网状结构的管理体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造成条块分割,协调沟通不畅的局面,不利于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统一和行动的协调。 (二)党政合一的运行方式。一方面,考虑到大学生在社会政治稳定中的重要
4、作用,我国的学生工作长期被划归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服从和服务于政治工作,因此将学生工作划归党务系统,由政工人员负责,作为学生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生管理工作也自然如此。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逐步列入教学计划,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日渐趋向专业化,学生管理出现新的情况,学生管理工作中行政事务增加,越来越明显的体现出学生工作行政化倾向,并不断得到强化。因此,学校一级的学生工作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和党委副书记共同负责,党委副书记负总责或兼任副校长,实行学生工作部和党委学生工作部合署办公,即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三)具有教育行政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挥行政影响作用的主要是教育部
5、、省或有关主管部委。高校学生司、处主要任务是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指令,负责高校学生的学籍管理、行政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通过出台系列法规,规范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进行考评、督导、检查、组织校级交流等来施加行政影响。行政导向过于明显,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服务功能弱化。 三、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打破高校各部门横向联合,校、院(系)两级运行,条块结合形成的网状结构,建立矩阵式管理模式。高校可以发挥自身机制灵活的优势,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建立矩阵式管理模式,所谓矩阵式管理也称系统式或多维式管理。矩阵式管理即是将管理部门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的职能部门,另一种是为完成某一
6、项任务而由各职能部门抽调人员临时组成的专项工作组,确立工作组负责人,任务完成后,小组成员返回原部门。如果这种专项工作组出现多个,自然形成一个为完成专项工作而形成的横向系统,原来的垂直领导系统与横向系统就组成了一个矩阵,因此称矩阵管理。矩阵式管理作为一种组织结构的管理模式,具有两个维度:横向维度和纵向维度。这两个维度的管理优势为:实现分权和集权问题,打破分散在各个小单元的独立职能,授权予矩阵组织的领导,简化决策程序,增强决策效率,在更大范围实现资源共享,使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和相互监督,更加高效地实现单位的工作目标。根据矩阵式管理理论,高校可成立学生服务中心,建立学生服务大厅,学生服务中心接
7、受校学生工作委员会领导,高校内部各处(室)将有关学生管理工作中涉及的事务性工作集中到学生服务中心大厅办理,提供“一站式、窗口式”服务,从而实现构建综合服务型的学生管理体系。 (二)实行党政适当分离的运行方式。从调研情况来看,我国高校普遍按照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党委主要充分行使政治上的领导权、管理上的监督权和决策上的参与权,逐步形成了“一个地位、三个作用”的党建工作思路,即党组织在学校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在学校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中起领导作用;在学校的发展方向、改革发展和维护各方权益中起保证作用;在学校的依法办学和民主建设中起监督作用。因此,党委在
8、学生管理工作上主要是监督其是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否依法依规进行,在此基础上党委和行政在学生管理上可适当分离,以行政领导为主,即由学生工作由副校长分管或学生工作委员会主任由副校长兼任,而党委副书记不再与副校长共同领导学生工作,这样可化解多头领导的予盾,减少政治气候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充分发挥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上的自主权和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上的自治作用。 (三)弱化行政化色彩。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功能。一方面,高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包括国家有关部委、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等,减少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行政干预,少搞检查、评估,多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高校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内部机构进行改革,在内部各部门中,少设或不设行政科室,可将面向学生的管理工作,按职能设中心,如:学生工作部(处)可设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学生住宿服务中心、学生工作研究中心、学生资助服务中心、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中心等,建立强部门,多中心的服务型的学生管理模式,从而弱化行政色彩,充分发挥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和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秀彦,高春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2 曹建军,凌娟.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