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绒山羊腐蹄病治疗与探讨摘要:腐蹄病又称传染性蹄皮炎,指(趾)间蜂窝组织炎。该病多发生在夏秋多雨季节和低洼潮湿的养殖环境,发病率最高可达 40%至60%,给羊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影响,本文针对羊腐蹄病发病病因,对临床症状及病变进行了具体分析,进而提出具体的治疗方法与预防措施。 关键词:绒山羊;腐蹄病;治疗 一、羊腐蹄病发病病因 1.发病原因致病的病原体存在,细菌通过损伤的皮肤侵入机体。环境羊圈泥泞不洁,羊舍潮湿,没有经常进行清洁扫除,或因羊舍漏雨,羊蹄长期浸泡在脏水中,导致感染各种腐败菌。泥泞、潮湿而排水不良的草场可以成为疾病暴发的因素。 2.放牧场在低洼沼泽地放牧,藏系羊生性喜凉,加之该
2、地区采用的是全天候放牧,使羊到沼泽地的机会更多而引起感染。本病常发生于低湿地带,多见于湿雨季节。羊只长期拥挤,环境潮湿,相互践踏,都容易使蹄部受到损伤,给细菌的侵入造成有利条件。 3.饲料日粮配合不当,营养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补充不足,羊体抵抗力降低是发生该病的内在因素。 二、临床症状与病变 1.临床特征。羊患病部位皮肤坏死、溃疡与化脓,常伴蹄冠、系部和球节炎症,使羊呈现不同程度跛行。 (1)病羊初期表现出频繁捉举病肢或频繁的用患蹄敲打地面,行走有痛感、 跛行。 (2)随后,检查患病局部可见趾间皮肤红肿,蹄冠呈红色、暗紫色,肿胀疼痛。 (3)发病后期。深部组织腱趾间韧带、冠关节及蹄关节受到
3、感染,形成坏死组织的脓肿和瘘管,向外流出呈微黄或灰白色,具有恶臭味的脓汁,有的伴有体温升高 40 至 41,食欲减退或废绝,喜卧,明显消瘦甚至蹄壳脱落或腐烂变形和生蛆。 2.生育影响。患该病后,常使种公羊不能参与配种,病症重者趴卧、采食减少、消瘦,母羊除上述表现外,还可因此而导致不孕、早产、流产等,患病羊只产绒量明显下降,治疗不及时则导致淘汰或死亡。 三、一般病例与病例严重的治疗方法比较 1.一般轻度患羊病例,首先将病羊保定,用 4%硫酸铜溶液洗净患蹄,然后用碘酒涂抹患蹄,每天 1 至 2 次,5 天后即可痊愈。 2.遇到大批量严重患腐蹄病病例时,以一牧户羊群中患腐蹄病的羊只数 54 只为例:
4、首先将病羊保定,分别用 4%硫酸铜溶液和 0.2%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蹄浴,再用双氧水冲洗,后涂碘酒。其中 6 只深度化脓病羊用小刀扩创,使脓性分泌物排出,用双氧水清创后再用碘酒消毒后,在创口内撒布硫酸铜粉,并肌注青霉素、跛痛消等药物消炎,镇痛。7 至10 天后即可康复。 四、对诊断和治疗的探讨与分析 1.腐蹄病的诊断应与口蹄疫相区别,腐蹄病由坏死杆菌引起,只侵害羊的蹄部,在蹄壳内形成小孔或创洞,内有脓汁,病羊一般体温不升高。而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病羊体温升高,口蹄疫不仅侵害蹄部,还侵害口唇、乳房等部位,病变部位皮肤形成水疱或糜烂。 2.腐蹄病的治疗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具体分析,对症治疗。轻度
5、腐蹄病用 4%硫酸铜溶液或双氧水等洗净后,再涂碘酒、紫药水等,很快就可痊愈。对深度化脓、感染的病羊一定要用青霉素、跛痛消、跛行安等抗菌、消炎、镇痛药物配合治疗。严重感染的应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药物输液治疗,排净脓汁后,在创口内撒布硫酸铜粉、高锰酸钾粉填塞。 五、羊腐蹄病的预防措施分析 1.腐蹄病是通过损伤的皮肤和粘膜感染,所以应加强饲养管理,减少蹄部的损伤。 2.厌氧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动物的粪便、死水坑和土壤中都有,所以要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消毒,创造干净、干燥的环境条件。 3.在腐蹄病多发季节,用 2 至 4%硫酸铜溶液放置羊圈门口可消毒槽中,让羊自由踩踏,可达到蹄浴的效果。 4.加强饲养
6、管理,提高羊只对疾病的抵抗力。 “三分药、七分养” ,即三分靠药,七分靠饲养。不论放牧或舍饲,饲养管理上应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饲草饲料的均衡供应和营养的平衡、全面与稳定。饲草饲料不要大起大落、饥饱不均、营养不能失去平衡。放牧羊根据季节、羊只体况适时补饲,舍饲羊组织好草料调配,安排好生产环节。羊场坚持自繁自养和严进严出的原则,不要经常引种,尤其不要经常大批量引进母羊,造成疫病的流行。 5.对羊常见传染病进行严格的预防接种。除规范预防接种某些烈性传染病外,还应对本地区常见疫病进行接种,这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6.药物预防。羊场发生的疾病很多,尤其是周转羊群。有些疾病可以用疫苗接种的方法进行预防,有些疾病用药物预防。常用的药物有磺胺类药物、抗生素药物等。 7.饲料添加剂的应用。饲料添加剂能促进羊的生长发育,增强其抗感染的能力,降低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力。 (黑龙江省红卫农场畜牧科 15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