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摘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解决土地问题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经营模式下的小生产、小流通、分散经营等低市场化程度的经营方式已经成为农民的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优化土地资源利用,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集约化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模式,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关键词】土地流转 资源 对策 一、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土地使用不规范。我国实施土地承包 30 多年来,农村现存的农用地管理模式落后,传统的模式给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很多弊病。村里的人口变动使土地出现多寡现象,土地分配
2、有失公平。还有一些人随意改变土地的使用类型,在耕地上建房、种树,严重浪费了有限的耕地。 (二)法律意识较淡薄,使农村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表现在:一些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知晓土地流转的程序及相关手续。部分农民务工经商收入不稳定,仍把土地作为经营风险的退路,土地流转期限较短,造成转入户在生产上的短期行为和掠夺式经营。 (三)对土地流转的意义和认识不足,流转机制不完善。许多农民还没有把土地流转作为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转变经营方式、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等有效手段和必然途径。有些农民依然存在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不愿意离开那块能提供给自己有限
3、收入的土地,土地流转需要进一步规范。各地没有完全健立和实施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有的流转主体和行为还不能完全依法运行。对流转情况缺乏相关备案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变更手续。合同文本还没有统一。还存在土地流转引起的纠纷现象,亲戚、邻里关系不和谐,有的甚至反目成仇。 (四)我国农村已经进入到社会化小农阶段,农民的货币收入主要来自非农收入,土地不再是他们谋生的唯一手段。农民对土地权利的保有,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土地的最后保障功能。在城市不能给进城务工农民提供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土地就是他们最后的保障。二是土地权益补偿。由于没有一套合理的补偿机制来为放弃土地的农民提供物质补偿,农民不愿意无偿放弃土
4、地权益。 二、土地流转的对策与建议 (一)法律上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立法改变土地权的契约性质或债权性质,以具有严格物权法意义的土地使用权取代土地承包权,即承包权物权化,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在独立性和明确性上有所保障,使农民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另外还要制定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法规,明确规定流转的原则、形式、期限、工作程序、使用权的确认、管理机构及其职责,以及各方面的权利、义务、纠纷处理及法律责任,并对出让费管理、流转合同文书、档案、鉴证等做出明确要求,真正使土地流转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土地产权交易市场。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农地性质“三不
5、变”的前提下,走出一条农村土地改革的新路子。 比如我县很多地方的具体做法是:农民以土地流转给开发商,使土地开始变成资本,使闲置的土地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三)政府应加强土地流转行为的规范。在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政府应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土地闲置、撂荒土地现象等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才能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 (四)要健全制度,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健立和实施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加强具体指导帮助,及时帮助解决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确保流转主体和行为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规范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进
6、行土地流转,从源头上化解农村土地纠纷,通过构筑县、乡(镇) 、村、组四级服务平台,对农民自行协商达成土地流转协议并要求主管机关给予变更登记的,要做到有人办理、限时办理、办就办好的工作程序流程。对流转合同及有关资料进行归案并妥善保管,建立流转情况登记册,及时记载和反映流转情况。对以转包、出租或其它方式流转的,及时办理相关备案登记;对以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及时办理有关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变更手续。建立和实施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指导流转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建立稳定规范的流转关系。使用省里统一制定的合同文本。较大规模或涉及主体较多的流转,必须由农经站指导流转双方签订流转合同,进行合同登记
7、、鉴证。 (五)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流转形式。坚持以土地承包法及中央和省相关规定为准绳,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土地流转组织形式。在保持原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由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自愿申请,并以土地经营权入社的形式,组建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由土地流转合作社进行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经营。这种模式以股份制和合作制为基本形式,实行“三权分离” ,即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民拥有土地承包权,土地流转合作社拥有土地经营权,实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制度,农户按入社土地面积从合作社获取分红收益。这种形式既能够把土地集中流转出来,促进高效规模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又可以克服其他土地流转形式存在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维护承包农户和经营业主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有利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因此,在现阶段,在土地仅起社会保障功能的时候,用制度保障来替换土地保障,用市民基本生存权益替换土地权益,使进城农民自愿流转、转让土地承包权,为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