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探索摘 要 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实质上是西方社会工作研究的知识体系在中国的应用、调整和发展过程,也是中国社会工作取得话语权的一个必经过程。本文从逻辑前提、具体实施、未来发展三方面研究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必然性。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一个具体的命题,要在具体的地域文化里融合资源解决问题。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本土化 资源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门市 2014 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立项编号:JM2014C56。 作者简介:苏瑞浓,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颜华,五邑大学。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3-175-02 一、概念厘清 探讨社会工作本土
2、化发展,应先厘清本土化、社会工作以及社会工作本土化三个核心概念,为研究提供一个可共同讨论的基础。本土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与物,并在这个地方形成的文化、社会制度。本土化指的就应该是外来的东西进入某一社会文化区域,与原有的社会制度相配合,共同支持人们生活的过程。本土化对外来者来说是文化适应的过程,对“本土”来说则是文化选择、接受与融合的过程,它反映了两种行为模式、处理问题方式之间的互动。 根据中国国情,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它是研究社会(政府、群体和个人) ,并以个案、小组、社区、行政工作的方法来解决和预防社会成员因缺乏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社会功能失调而产生的社会问题的学科。具体在中国,社会
3、工作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西方)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主要是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体系) ,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发挥功能的过程。社会工作本土化包括社会工作的总体模式,具体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实质上是西方社会工作研究的知识体系在中国的应用、调整和发展过程。 二、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必然性 (一)提出质疑:需理性思考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模式的普适性 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模板引入中国,一方面效仿西方社会工作取得发展成效,另一方面出现了西方的模式在中国不相适应的现象。在引入过程中,我们更多是认为西方的模式和理论是科学的,主导性的话语权掌控在西方。在这样的逻辑思维下,不断复制
4、西方模式,对自身进行调整甚至是批判来勉强适应西方。但在不适应的现状下,迫使考虑本土化问题。在本土化过程中,一方面需反思本土的问题,另一方更加需要反思以西方社会工作为蓝本它自身的普适性、科学性和实效性问题这尤为重要。事实上国际社会工作界对社会工作并没有完全一致的看法,缺乏一个普遍公认的定义 。西方社会工作也是事物,在不同国家实践中提取而成综合体,各自的理念、方法和制度各不相同,自身的理论或者方法也可能有缺陷,在现实中不能解决西方国家的社会问题如失业、吸毒等。西方各国的社会工作有自身特点,也难以用一个国家、一种模式套用在别的国家上。目前各国社会工作其实是多样性和专业性混合体,不应该只以西方为上,应
5、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模式的普适性提出应有和合理的质疑。 (二)注重实效:社会工作实践需根植于本土的优秀文化和资源整合 社会工作是一个接地气的专业,是一个专业性的职业助人专业,助人以自助,解决问题应该是社会工作的主要目的,显然实践性极强。而引入西方社会工作来解决本土的社会需求, “主要源于回应本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应对和契合特殊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必定要回应到本国的文化和资源这个命题当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根植在中国人的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来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要使它能为人民接受并在实践
6、中解决实际问题,必须找到一种以中国人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形式。再者,社会工作本土化必须在现有的资源里实施,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种有益资源。资源可以分为以资源流动或配置主要是基于私人性的情感和需要,以人体或者家庭为主的私人性资源,另一种是资源流动或配置主要基于一般性的情感和需要,以民间(社会)或者政府(政治)为主的公共性资源。我国社会工作发展主要依靠政府对资源主导性的支配,民间组织疲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不应过多否定政府的指导作用,过分依赖还没建立起来的民间组织,应尽可能将所有资源进行可利用可整合,促使本土的社会工作组织成立、运转、完善、规范,解决实际问题。 (三)增强自信:未来本土社会工作发展需提高
7、自信 社会工作无论是其理论还是其实践,都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参与者,做出应有的探索和贡献,具有使命感和光荣感。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在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具有独创性的实践经验,正是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思考、总结和提炼,才创造出新的东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即在一种个性化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特有的经验和理论,或许不具有普遍性,但应视为整体的有益组成部分。实现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就要深入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历史,把握中国社会的性质、状况、特点和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和教训,增强理论自信,实现中国在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话语权,为世界社会工作
8、的实践和理论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补充和完善现有的国际社会工作模式。 三、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江门侨乡资源融合 本土化就是在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基础上,把来自国外的社工理论、方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使这种结合后的社工理论、方法能够有效地服务中国的社会。西方各国社会工作情况各异,而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地域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充满多元差异。当社会工作进入到实践阶段,必定明确是在中国哪个层次,哪个地缘和经济空间来具体实施。社会工作本土化是一个具体的命题,要在具体的地域文化里解决对私人性资源和公共资源的挖掘、协调、整合和运用。江门是中国第一侨乡,具有独特、深厚的侨乡文
9、化,江门市社会工作发展就需要在学习西方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实现其具有侨乡特色本土化发展。社会工作只有尊重并适应江门社会、文化、传统以及制度背景和生活方式等条件下,才能在江门市得以落地生根并促进其发展。 (一)侨乡优秀文化内在品质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融合 中国第一侨乡,孕育了绚丽独特的侨乡文化,凝聚了“勇于冒险,开拓创业;故土观念深厚,家国情怀浓烈;开放包容,融合创新;崇文乐善,和谐文明”等等的优秀内在精神。江门侨乡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助人价值观,与社会工作的人文关怀、价值理念是很适合。因此在社会工作发展时,应该以整合侨乡的有效资源为切入点。社会工作的理念是通过对案主实施专业的帮
10、助,激发案主应对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要求,“助人自助” ,体现了对人的关怀和信任。五邑的华侨在外努力拼搏,勇于开创事业,身在外,但心系家国,思念家人,对国人的关怀,深深支持家国建设,尽力为家国作出贡献。这是社会工作者可以吸收的有益精神养分,以这些精神力量引领自己的工作,应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服务本土社会工作,为家国服务。特别由于江门的社会工作还处于建立的过程中尚有许多不完善,这更需要社会工作者对江门倾注家国情感,怀有奉献精神,不断探索适合江门发展的社会工作模式。再者,侨乡民众具有开放包容,融合创新的优秀文化传统,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融合本土。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也可以感受这种文化的力量,学
11、习国外的社会工作方法,结合本土的情况,探索开创属于江门的社会工作方法。(二)侨乡优秀侨胞们助力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社会工作进行的实施者,人员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工作效果,江门市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肯定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目前,江门教育者和研究者注重理论轻实践,一线社工能处理问题但不被专业认可。可以充分利用江门具有丰富的侨胞资源,促进江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第一,传授经验,邀请祖籍江门的侨胞专家回来江门开展系列社会工作沙龙讲座,传授经验,讲授社会工作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例如五邑大学开展的系列讲座。第二,共同培养,港澳台的侨胞支持本土社会工作者提升学历,联系海外高校以及在江
12、门本地联合各地教育资源共同开设专业共同培养社会工作者,做到学历互认,这样可以增强本土社工队伍的专业性和提高认可性,例如高职社工教师香港服务经验提升研修班。第三,实践考察,五邑华侨分布世界各地组建协会和同乡会,与海外社工机构常有合作,拥有丰厚的社会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方便我市社工队伍外出考察学习实际运作,这是非常有益的。(三)开发侨乡助人资源 社会工作的助人过程实现与侨乡本土有效资源的结合。华侨和在江门市的老百姓有着乐善好施的传统习惯,只要有能力都愿意支持家乡的发展。当前,江门市社会工作本土化处在一个建立发展阶段,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指导和支持。我国的社会工作发展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带有明显的政府
13、主导特点,市场经济改革使与计划经济相适应传统社会服务体系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传统的社会工作实践还在承担着服务职能,导致目前政府支持的社区服务仍然带有传统行政色彩。江门市的社会工作也是在这样的历史传统中发展起来,具有政府行政主导的特点。应当尊重这种历史现状,充分将江门民间资源和政府资源结合。政府可以支持社会工作发展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侨乡的民间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无论是在人力资源还是财力资源相对其他地方是充足的。特别是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可以调动侨胞的力量,主动邀请侨胞参与社会工作项目实施,成为当中一员,既可弥补本土资源不足,又可使侨胞服务家乡落根于家乡,增强联系。例如开平市慧群服务中心,联系外海侨胞的粤剧爱好者回国为开平的老人开台演出,丰富老人的艺术生活。再者,不少国外的协会和同乡会驻扎在江门,侨乡具有良好的资源,可充分挖掘这些同乡会资源,提供物资或者活动指导等。 注释: 王思斌.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浙江学刊.2001 (2).56-57. 卫小将、土生化.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之构想.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