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78350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摘 要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以心理幸福感量表 ( SWLS) 和 SCL - 90 症状量表详细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幸福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幸福感 作者简介:余阳,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商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1-230-02 随着时代进步,积极心理学引起了社会关注,尤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是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 。传统心理学把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忧郁、焦虑等负面

2、情绪方面,但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研究发展,有更多的研究学者注意到心理健康研究不能仅仅在心理疾病、问题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而更应该重视对积极乐观、幸福快乐等方面的研究。为此,尝试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幸福感的结构,加大对个体层面发掘与研究力度,进一步深化对心理健康此和心理幸福感关系的认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一、心理健康以及心理幸福感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主要是指一种满意以及持续高效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知、情、意、以及行为等四个方面的相互统一,人格的协调,适应社会的能力等。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含义包含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身体、情感、认知以及行为方面都表现出协调一致 。 2.对

3、社会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3.从自身主观上感到幸福。 4.在自身的职业生涯中,可把自身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生活质量既高效又高质。 心理幸福感被定义为个体在投入活动时,自我价值、自我潜能得以实现所产生的完美体验。将其作为心理幸福感的指标,分别是:自我接纳、同他人的积极关系、环境控制、自主性、生活目标和个人成长。 1.反省自我,接纳自我,重新认识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才会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功能。 2.学会关心他人,在成人发展阶段,能够意识到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3.可正确评估自己,不需要别人的批评,在生活中能够为自己找出自由感,不再总是依赖于信仰、法律以及集体 。 4.拥有积

4、极清晰奋斗目标,认为生活是充满意义的。 5.在成长过程当中,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很多相关实验研究证明,对于个人成长来说,自身潜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某市 5 所本科院校的 500 名大学生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一共为 485 份,回收率为97%。其中,男生为 267 人,女生为 233 人。独生子女为 248 人,非独生子女为 262 人;城镇 254 人,乡村为 246 人。 (二)研究工具 采用 SCL-90 症状量表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该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有九十个问题。每个问题有五个答案选项,即从“没有”到“严重

5、” ,分别记为 1-5 分。分为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激进、恐怖、强迫、偏执、精神病性以及其它等 9 个症状因子。按照各个因子均分的高低对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如果得分为 2 以上则为阳性项目,因子分大于或者等于 3 则为明显阳性症状检出标准,代表在某一方面存在心理问题。 采用心理幸福感量表量表,其中主要包括有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体验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等等。经相关实验研究证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誉度和有效度。 (三)统计学处理 所有调查结果数据采用 SPSS21.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北曜疾? ??s)方式表示,计数资料运用 X2 检验。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

6、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不同维度的明显阳性症状检出率结果分别为:男生 10.4%,女生3.72%;独生子女 5.2%,非独生子女 8.4%;城镇 4.8%,乡村 8.9%。 各个症状因子的存在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分别为:抑郁 2.7%、人际关系 1.9%、焦虑 2.6%、敌对 2.9%、强迫 1.8%、激进 1.6%、恐怖 1.7%、偏执 2.5%、精神病性 1.6%,其他 1.5%。 调查结果中,大约有 402 人存在一个以上的阳性项目,占有率为96.9%;有一个以上项目得分大于三分的为 301 人,占有率为 56.7%;有一个以上项目得分大于四分的为 156 人,占有率为 33.1%;有一个以上

7、项目得分大于五分的为 72 人,占有率为 13.9%。 (二)关于大学生 SCL-90 症状因子与国内常模对比分析 强迫因子未与国内常模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未在表格中列出。除了人际关系因子调查结果得分低于国内常模,其余症状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详细数据如表 1。 表 1:大学生 SCL-90 症状因子与国内常模 (三)关于大学生 SCL-90 症状因子和心理幸福感性别维度差异分析 大学生 SCL- 90 的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以及恐怖等因子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人际关系以及强迫症状因子中,男性比女性严重;在恐怖因子中,女性比男性严重,详细数据如表 2。 表 2:大学生 SCL-90 症状因子以及

8、心理幸福感的独生子女维度差异 (四)关于大学生 SCL - 90 症状因子以及心理幸福感的独生子女维度差异分析 城乡子女与否在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其他等方面均严重于独生子女,详细数据如表 3。 表 3:大学生 SCL- 90 症状因子以及心理幸福感的独生子女维度差异 (五)关于大学生心理幸福感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 2 中可知,女生在积极情感以及生活满意度方面得分均高于男生,在消极方面情绪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表 3 中可知,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及其积极和消极情绪方面在是否独生子女这个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计算结果得出,城镇大学生在积极情感以及生活满意度方面得分分别为均要

9、高于乡村学生得分 四、讨论 1.以上研究结果可看出,阳性结果项目比较高,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堪忧,除了人际关系敏感低于全国常模之外,其余心理症状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究其原因主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踏入大学校园之后,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校园学习生活,与社会得到了更亲密的接触,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人际处理能力也得到了增强。其它症状因子得分低于全国常模主要是因为个人能力与社会需要的能力有较大差别、较差的社会适应能力等有关系。 2.从独生子女角度分析,非独生子女在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的得分要比独生子女高。关于这方面原因较为复杂,到底是独生子女父母更为注重对他们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还是非独生

10、子女在处理较为复杂的家庭关系时能力较强都还存在一定困惑,值得进一步考究。从性别角度分析来看,男性大学生在偏执因子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女大学生,而在恐怖因子以及焦虑抑郁因子得分比女大学生要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日常的大学学习生活过程当中,男性自身责任感意识较强,担负着较大的责任感以及义务,尤其是大多数人在恋爱中处于主导地位,加之大学阶段自身经济能力无法同步,最终导致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中出现不协调,强迫症状较为严重,人际关系也较为敏感。从城乡子女角度分析,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子女在维度上并没有表现出太大明显差异。经过分析后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现今经济发展速度快,大大的缩小城乡差距,地域影响因素也慢慢减弱。

11、3. 从大学生积极情感角度分析,大学生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较低,水平仅仅为中等略偏下,主要原因与大学生当前所处的环境、专业、就业期望、与他人人际关系不协调以及经济情感等压力造成的。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对生活的满意度,部分学生甚至出现绝望的悲观情绪,从而给整体的幸福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幸福感最终得分处于中等水平,消极情绪水平得分也比较低,水平处在中等偏下。 4.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维度差异分析,女性的生活满意度总分和积极情绪得分均极显著高于男生,城镇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分和积极情绪得分均显著高于乡村大学。 5. 大学生 SCL-90 因子与消极情绪存在呈现正相关,得分与生活满意度呈现负相关。消极情绪与

12、心理健康之间关系比较密切,由此证明了对于心理健康水平来说,主观幸福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想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必须要努力消除学生的各种不良情绪,增加他们对生活的满意度。 综合上述可知,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他们正处在青年中期,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存在密切关系,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由此可见,从更加积极的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了解各种影响因素并采取对应干预措施,最终才能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注释: 彭虎军、魏书堂.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4(9).992-995. 蔡韶娜.近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综述.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14,13(11).36-38. 郑全全、耿晓伟.自我概念对主观幸福感预测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心理科学.2014,10(3).444-447. 董耘、李萍、朱孔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中国民康医学.2015,23(11).112-115. 胡蓉.幸福感整合模型建构及基于大学生的初步验证.四川师范大学.2012,10(21).333-335. 刘芳.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14,11(19).311-3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