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治理模式及其实施理念.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78447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社会治理模式及其实施理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论社会治理模式及其实施理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论社会治理模式及其实施理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论社会治理模式及其实施理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论社会治理模式及其实施理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试论社会治理模式及其实施理念摘 要 政府部门作为管理者的形象深深植根于普通社会公众的心中,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政府和公众的紧密关系,在新时期,社会治理模式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大方向,政府的管理职能正在开始向社会治理转型,能否成功实现这一转型,与之相适应的实施理念至关重要。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政府部门 实施理念 作者简介:秦嘉?遥?河南警察学院。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1-197-02 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政府是具备至高权力的管理机关,其整体的运转主要突出管理这一职能,从制度设计、机构设置到人员的配备都会受到管理理念的束缚,这种

2、长期形成的管理理念很难在较短时期内转变,至少普通社会公众在思想上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管理的理念与我党和政府相继提出的社会治理和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是相悖的。因此,在政府内部创新工作思路和理念,使之影响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社会治理工作是当务之急。 一、当前政府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 长期形成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到了亟待改革和创新的关头,它在早期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已经不能及时跟进。 (一)与社会公众民主和权利意识的日益增强产生偏差 社会是在不断进步的,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首先得到了提高,同时,文化水平也在不断

3、提高。这种提高伴随着社会公众民主和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对于政府的管理工作,社会公众也越来越多的发声进行评价,而且还有参与政府相关公共管理决策的要求。但是这些意识和需求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下是很难得到满足的,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管理循环,没有外来公众参与的接口。 (二)不能满足社会公众对社会公共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社会进步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伴随着人员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流动,新社区不断涌现。这就对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包括高质量的需求。就目前情况而言,政府尚不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从而导致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这对政府形象和

4、工作是极为不利的。 (三)全能型政府已经无法承担无限的社会责任 权力无限大,责任同样无限大,这是全能政府的典型特征。我国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政府具备全能政府的特征,任何社会细节几乎都有政府包揽,政府扮演了所有的角色,这导致政府职能、机构和人员臃肿。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人民需求不断变化,政府的职能、就、人员势必也要发生改变,这对政府而言在成本、效率方面都会造成浪费。但更为关键的是,这种不断更新和增加的需求膨胀已经开始考验政府的能力和管理资源,大而全的政府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在满意度和满意率上实现自身管理的初衷。 显然,从社会公众的民主和权利需求,到对社会公共服务服务的需求,现有政府管理模式已经出现了疲态

5、,如何创新管理模式,给予政府更大的活力是非常严峻的问题。 二、社会治理模式对于政府履行职能的积极意义 社会治理模式是对原有传统管理模式的创新,它在某些层面的积极意义和优势是传统管理模式无法比拟的,这也正是政府积极转变社会管理为社会治理的原因所在。 (一)改变了权力运作模式,突出了社会公众的重要地位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下,权力的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政府的制度性和权力性权威是毋庸置疑的,它发出的任何政策和指令都是所在区域相关事务运行的法则。而社会治理则是一个寻求互动的过程,它不强调简单的服从,而是重视协商与合作,以实现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干预。实际上,这种协商与合作就突出了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

6、在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二)转变了政府职能,有效配置了社会资源 社会治理模式的确立实际上就是转变了政府职能,它推进了某些职能在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转换,这实际上在政府职能设置的源头上就解决了资源配置问题,大而全的全能型政府未必是最合理的,它甚至可能导致政府工作效率的低效运转,这对于一个旨在提高政府工作绩效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现代化政府而言是不能够接受的。 因此,社会治理模式的出现避免了这一危机,它主张实现有限政府,并通过对政府适当的瘦身以集中有限的资源和精力去做好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将那些自身能力不足的工作交给其他社会组织去完成,最终实现资源的市场配置,这些都有效的优化了社会资源。 (三

7、)满足了社会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愿望 伴随着社会公众民主和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的愿望愈加强烈,他们不愿再被动的接受某些政策,而是希望主动参与其中,制定符合自身要求和需求的政策。在这种形式下,社会治理适时强调要赋予社会公众更多的机会和权利参与政府相关的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通过沟通、协商、完善使社会公众享受到最好的社会公共服务,这无疑是广大社会公众非常愿意看到的局面。在政府推行的社会治理中,社会公众的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可以得到实现和满足,这些完全可以通过民主决策、公众评价机制等等具体策略来实现。 (四)发挥了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优势 在就有管理模式下,社会组织

8、基本上不可能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中,尽管它可能在某些领域相对于政府具有更强的能力和资源优势,但是封闭的社会公共服务阻止了它,这对于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其实都是一种损失。而创新的社会治理模式鼓励、激励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中,可以通过优胜劣汰来合理配置社会公共服务的相关资源,最大限度的使社会公众受益,不仅避免了由于政府在某些方面的能力不足导致的资源浪费,而且真正贯彻了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对推进我国社会进步和提高社会公众的幸福指数非常关键。 三、新时期社会治理模式落实中的若干理念思考 (一)强化服务理念,变管理为服务 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体制中,过于重管理轻服务,导致政府工作人员在履职过程中

9、服务理念的缺失,在与办事群众的接触中,生硬的语气、冷漠的作风等等都给社会公众带来了负面的认知,这种极富计划经济中“卖方市场”的做派,对于党和政府带来的形象损伤是长远的。 因此,对于社会治理而言,必须首先强化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理念,将其作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政府瘦身并非一推了之,而是将社会公共事务和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完成,政府依然需要承担大量的社会公共服务,仍然要和社会公众发生直接的接触。这种接触必须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必须反映政府的社会管理模式向社会治理模式的转变,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二)落实有限政府理念 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关键之一是有限政府,就是改变大政府、全能型政府

10、的传统模式,实现向小而精的有限政府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对政府能力的整合和优化,将那些政府不太擅长而社会组织缺恰恰擅长的领域交给市场,由市场决定哪个社会组织最终接受这些领域和服务,而政府只要通过购买然后让渡给社会公众使用即可。显然,这种瘦身不能只是简单的甩包袱,而应当是一种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将其优势最大化。这种有限政府理念在简政放权的思路下更符合当前政府改革的趋势,在改革思路和自身需求的前提下,有限政府理念的落实是社会治理工作坚实的基础。 (三)不断创新理念 创新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政府职能和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政府必须时刻保持创新意识,力求以创新的工作方式和思想去解决问题。目前,社会治理

11、的提出只是一个开端,至于如何去实现社会治理构想的美好前景,是需要各种政策、方案的落实作为支撑的。显然,社会治理在政府工作中没有可以遵循的惯例和经验,对于政府而言这是一项全新的实验和挑战,各种战略性的构想只是全局性的把握,而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必须要以吸取既有先进经验基础上的创新方法来保证社会治理的真正落实,避免用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固有模式全盘照搬到社会治理工作中,这样的工作模式的沿袭和社会治理的冲突会导致转型的失败。 (四)政府宏观指导理念 关于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并没有明确指出政府将社会公共服务转交给社会组织的具体方式和路线图,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种转交并非是简单的放任自流,而是政府依然需要在宏观

12、上给予指导,否则,一旦某些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项目上产生恶性竞争的话,最终的受害者肯定是社会公众,那么社会治理引入社会组织的初衷就完全失败了。因此,政府的放手必须是战略性的,社会组织的参与是战术性的,政府必须在宏观上做好指导工作,将战术性的工作交给社会组织去完成,确保社会公众真正受益。 社会治理工作的推进和落实状况对于政府职能改革、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公众受益是非常关键的。因此,刚刚起步的社会治理工作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不断创新作为支撑。 参考文献: 1江必新.论社会治理创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闫雅君.基层社会治理新常态研究.赤子.2015(22). 3王子灿.公共服务供给中民间组织与政府合作关系探析.经济研究导刊.2015(20). 4张康之.社会治理创新与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