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试析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人本管理作为一种适应社会发展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应该通过建立一套完善、科学的人本管理应用模式来有效地指导实践,而不应仅仅被当作一个概念、一种理论。推进人本管理的应用既是知识经济社会的要求,也是现代市场竞争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注重人本管理理论的应用研究,使抽象的理论和理念的思考具有指导实践的价值,是当代管理理论阶段的人本管理理论发展的新的方向。 【关键词】人本管理 定义特征 问题及对策 一、人本管理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一)人本管理的定义 人本管理是把人视为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的一种理论体系,并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充分地尊重人、依靠人进
2、行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积极地发展人,塑造人,使所有员工在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中形成组织合力,最终使企业和所有员工得到共同发展和进步。因此,人本管理就是这种理论体系和管理实践的综合。 人本管理是一系列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活动的总称。它是与以 “物”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相对应的概念。它意味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都围绕着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而展开。人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而企业的其它资源 (如资金、技术、土地)都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人”这一核心资源、如何服务于人而展开。它的具体内容的发展分为 3 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人本管理都包含思想理论、制度设计、管理方法的各个方面的
3、内容。 “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具体来说:“以人为本”的管理坚持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的指导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首要客体也是人,企业的一切活动都通过人来完成。人的行为是在动机的激励下指向行为目标的活动,而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产生的,需要决定于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心理、兴趣等等。环境影响到人的行为决定链的每一环节,即从人的思想意识到人的行为方式诸方面,从而人与环境需保持动态平衡,且受环境的制约;同时,人又是能动的,人是环境的主体。人与环境是交互作
4、用、互动影响的关系 。正因为如此,人的思想意识、心理、动机、行为等是可以塑造和改造的,这就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提供了基本条件和可能,使得“以人为本”的管理可以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建构有利于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组织环境、领导环境、人际环境、作业环境、生活环境等等,从而促进人和企业的协调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日益聚焦于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资源开发和利用,使得人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因此,企业的管理活动中,也只有以人为本,将人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中心,企业管理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二)人本管理的基本特征 (1)人本管理
5、的主体是全体员工。企业是由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组成的,在企业中实行人本管理就要把企业内所有的人当作企业的主体,而不仅仅指管理人员。企业所有员工都需要得到尊重,被赋予主人公的地位,与企业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只有让员工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统一起来,才会把自己当作企业的主人,才会真正为企业着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企业风雨同舟,共同奋斗。 (2)根本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就是为人服务的管理。从广义上说,不仅包括为企业内部的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也应包括为企业外部的人服务,而不能偏执于一方。只有人实现了全面的发展,才有能力为企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才能与企业共同发展。同时,人
6、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标志。(3)人本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人是企业的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决定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必须充分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提高人的能力和开发人的潜能,只有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保持人力资源优势。同时,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制定和实施人才发展规划,不断追加对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使企业员工的知识不断更新,综合素质始终处于不断提高的状态,发展在职教育和终生教育,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4)人本管理以有效激励为
7、原则。人本管理中的激励方法不仅包括物质形式的激励,而且更加强调精神层次的激励。把企业中各种激励方式有效整合在一起,采用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奖惩激励、机遇激励、升职激励、情感激励等方式,充分激发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我国企业人本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本管理的观念淡薄 在企业管理中,行政管理是组织指挥生产的一种常用手段,对于集中统一加强管理,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在企业管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管理者过多地依赖于行政管理手段管理员工,长此以往,结果必然是逐渐抹杀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丧失主人翁责任感。同样,过于依赖物质激励进行管理,也会带来很大的负面
8、影响。在企业管理中,运用物质刺激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实能够激发人们的劳动热情,通过勤奋劳动,获取相应的报酬是无可厚非的。但仅靠物质刺激,只能换来一时的劳动热情,缺乏长效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在现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容易在职工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倾向等,以至于偏离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最终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 (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由于受多种因素(如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工作因素等)的影响,职工正常的需要得不到应有的满足,企业管理者没有很好地从满足人们需要的角度来考虑调动职工积极性,忽视了“需要是积极性的本源”这一关键问题
9、。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方式上,多数企业以工资、奖金、福利、住房和提升等外在激励手段为主,尤其突出货币激励的作用,而忽视良好组织环境的培育。激励手段过于单一和僵化,主要靠晋级、提高薪金以及“典型”人物的示范和教育,这样只能使少数人从中获益,而大多数职工和干部不可能在自身的利益需求方面得到有效的激励。 (三)企业管理体制仍不健全 一方面,企业存在人力资源职能缺陷。许多企业制定了体现人本特色的管理条例,但由于组织机构的冗繁性,这些管理条例很难能有效的贯彻实施。大多数企业也成立了自己的人力资源部门,他们主管公司的薪金考核、人才招聘等,由于其自身职能的局限性,无法很好的将公司各种有关人力的事都囊括在内。另
10、一方面企业存在个人崇拜观念。从本世纪 80 年代,中国开始评选各种头衔的企业家,中国的企业经营者也受到更多关注。其领导风格与个性也对他管理的企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很多企业个人权威主义思想占有统制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领导权限的扩大,有些企业甚至达到了对领导决策无人置疑的程度;而有些企业则是领导无视规章制度,过分夸大自身价值,忽略广大员工的创造能力。由于企业内部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手段,企业的发展也就完全由企业的管理者说了算,企业管理者的素质也就成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 (四)企业文化建设有待深入 现代企业的竞争其实就是文化的竞争。企业为了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水平,
11、必须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国许多优秀企业都非常关注企业文化建设,也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很多优秀的企业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企业文化特色。但中国的许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他们一味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特别是短期收益。现在市场上有众多生命周期很短的产品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另外一些企业虽然是响应时代的号召开展了一些企业文化建设,但其现状也同样不容乐观。表现之一是某些企业片面追求物质文化建设,他们只是被动地适应市场,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比如增加售后服务等,其直接动机仍是追求利润;表现之二是某些企业讲究的是片面的文化建设,他们更多的是注重企业文化某一方面的建设,比如单纯的组织文化活
12、动,改善文化设施等,企业文化建设没能够全面协调发展, 更不懂得建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建立企业文化精神,这也就无法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表现之三就是企业文化建设千篇一律,没有寻求自己的独特创新之处,缺乏时代特征,不足以激发员工的斗志。 三、解决企业人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深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以人的全面的自在发展为核心,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挥职工的潜在能力为本部门生存与发展服务,以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共同利益为导向的管理体系。美国学者安尼?布鲁斯认为:“如果你希望你的员工努力工作,那么你必须帮助他们感觉到他们对工作具有控制权,他们属于组织,最重要的是他们是组织
13、的主人。 ”众所周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以人为本的主体是人,管理在于更多人的参与,事在人为、事业在于人。职工不单纯是提供劳动的“活机器” ,而应当是具有一定权力和多种需要的人。通过人的活动,可建立规章制度、改革政治与经济体制、实现远景目标等。员工是最重要的资本,他们用各种不同方式为集体利益作贡献, 反过来组织也必须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某些正当需要,如获得报酬、施展才干、实现抱负等等。以人为本,还要以引导来代替权威和命令,友好地协调职工的自我管理行为,使各成员凝聚在一起,共同努力完成组织交给的最终目标。它要求管理者不仅要为职工创建一个能让其全面发展的场所,自由地发挥各自的潜
14、能,并尊重他们的个性,而且还要求单位的发展不能脱离个人的前途,不单方面地强求职工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来完全适应集体,更希望集体的发展适当满足员工个性发展和追求的需要,在全体成员基本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 (二)激励理论与人积极性产生的心理机制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充分地重视了人的价值、人的潜能、人的作用、人的行为与动机、人的需要与满足等,这是对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的极大肯定。历史上,管理方式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如雇佣型、经济刺激型、社会协调型、双重身份型和自我实现型等。当然,每一种管理方式,都有其顺应时代发展和要求的不同特点。现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不直接由欲望所决定
15、,而是由需要产生的。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自然的、文化的、物质的和精神的等等。现代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人的积极性的调动直接与需要有关,需要产生动机、动机驶向目标,当人的需要具有确切的目标并呈现出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时,需要便转化为动机并进而推动人们积极地去行动。激励理论正是依据人的需要来激发人的积极性的渐进过程,它是强化动机、改进行为、达成目标并最终获得满足的一种情感催化剂,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关键所在。 (三)切实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 为了使人本管理能够更有效的实施,首先我们可以革新企业的管理体制,尽可能的使企业的结构扁平化,这样不但节约了人力成本,而且为企业信息的流畅提供了条件
16、;其次是有效地分配组织内部的资源,使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都成为能够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实体。在企业内实行以制度为导向,综合灵活的运用各种资源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公司内部管理的透明度。只有这样,员工才能更多地了解企业的战略计划,发展方向,更好的理解企业领导者的决策意图,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中来;只有这样,企业员工才能对管理者实行监督,有效避免个别企业存在的对领导的个人崇拜或领导过分夸大自身价值的现象,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在公众中树立良好形象,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组织发展不尽的源泉和动力,它赋予的对组织及员工
17、的深度关怀,表现在组织获得的崭新精神风貌和持续发展的动力上,表现在员工们发自内心的明显而强烈的生存价值感与组织共命运的一体感和非凡的工作责任心上。这种感觉和体验可以激发每一个员工的潜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为组织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团队力量。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 ”现代企业价值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导向。只有大力推行企业的文化管理,树立共同的价值观,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永久活力。 (五)系统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企业培训是指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个人对职业的满意程度,直接有效
18、的为企业生产、经营服务,从而采取各种方式,对企业各类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投 37 资的活动。员工的素质决定着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决定因素,W 企业目前的培训机会比较多,但是比较繁杂,不够系统,管理者应该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职工素质的实际情况,做好培训前期规划、制定有效的职工培训计划,完善培训的机制。既要重视职工的专业技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同时也要重视职业道德和忠诚度的培养,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增加人力资源培训的投资。舒尔茨认为,对人的投资带来的收益率超过了一切其他形态资本的投资收益率。 参考文献: 1丙明杰.管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袁闯.论儒家组织人本主义的管理哲学J.复旦学报社科版,199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