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体面劳动因素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影响摘 要:本文以体面劳动的视角对大学生职业选择过程中非理性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找出大学生职业选择中的不合理性并提出建议,同时根据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对大学生求职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体面劳动;大学生;职业选择 一、研究综述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大学生“NEET” 的队伍逐渐庞大。“NEET”来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英国,是“not in education,em ployment training ”的首字母缩写,意指在结束学校教育以后,那些不升学、工作也不接受职业培训意愿的一类人群(伴随着中国的社会化进程, “NEET”的情况已日趋严重,而且数目正急
2、剧上升)在结束学校教育以后,既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在学校上学,更没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处于 1529 周岁依靠家人为生的青年人,不就业、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族群。因此本文从体面劳动这一视角分析对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从而找出对他们择业就业影响主要的方面,从而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和学校的培育方向上提供一些建议,更好的指导大学生的就业。 二、文献综述 体面劳动一直是国外学者研究的一个重点,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Philippe Egger(2002)最先提出了社会应关注体面劳动测量的观点,并指出应该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确定测量指标。David Beseond 等人(2003)在 R
3、ichard Anker 等人(2002)研究的基础上,对体面劳动测量指标进行了更加深人的探索。James A.Athanasou(2010)以澳大利亚工作场所中的体面劳动状况为背景进行了定性测量。可以看出,国外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无论是从体面劳动的指标确定,测量维度,还是从员工的发展、组织氛围与组织支持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研究。 三、调查分析 (一)基本情况。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线上与线下同时进行,于 2014 年 9 月至 11 月针对安徽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共发放了 235 份问卷,收回 208 份,有效问卷为 208 份。调查对象主要为大三大四的同学,涉及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4、、法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电气工程自动化、临床医学、环境科学、汉语国际教育、材料工程技术、空乘与礼仪、海运商务、建筑设计、资源勘查工程、艺术设计、中文、绘画、播音主持、英语、秘书学等专业,其覆盖面非常广,所以本次问卷很有代表性和信度。 (二)工作期望。 (1)工作地点期望。期望的工作地点也是反映大学生对体面劳动理解的一方面因素。因为选择一线城市虽然与认为这些城市发展机会可能更多,但也反映了大学生认为体面劳动需要在大城市才能得以体现这一观念。根据调查结果,有百分之 59.13%的同学选择毕业之后到二线城市发展,而选择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为 27.4%,从而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规避了竞争压力非常大的
5、一线城市,而选择了竞争压力适中的二线城市,既有良好的发展机会,又有较好的就业环境。(2)职业期望。根据调查结果高达 44.23%的大学生选择大中型国有企业,其次是外资企业,只有 8.17%的同学选择民营企业。因为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有着相对较为成熟的员工的福利保障,无论是医疗还是住房等。其晋升的机制和渠道,企业文化等也较民营企业更为完善,从体面劳动因素的角度,无疑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做的更为成熟,也更吸引大学毕业生,可见体面劳动因素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大学生职业选择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选择自身存在的问题。 (1)缺少科学职业规划。大学生普遍对将来要从事的
6、职业模糊不清,在大学阶段对职业的体会并不深,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今后要从事何种职业也说不清,所以仅根据大学生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来决定和影响其职业倾向。 (2)择业心理不成熟。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着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高,成才期望强,但在择业时部分大学生却表现出茫然、焦虑、心理承受能力低、抗挫折能力低等问题。 (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重视不够。高校普遍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对大学生进行与就业有关的实习、实践环节薄弱,抑制了学生志趣的发现、潜力的发挥及个性的发展,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差。 (2)专业、课程设置
7、与市场需求脱节。有些高校未经市场调研和论证,竞相开设热门专业或利用有限资源过度地细分专业,忽略了将专业、课程设置与师资条件、教学条件、社会需求相挂钩,致使学生专业技能难于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3)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高校培养的一大批学生不仅不能创造性的去完成工作,有的学生甚至都难于适应本职工作。对于高校而言,面对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应真正了解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未来职业的竞争和工作的需要。 五、有效促进大学生实现体面就业的途径 (一)学生自身方面。 (1)明确目标。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前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根据自身专业、兴趣、家人期望等确
8、定自己未来短期和长期的目标。这个需要大学生在上学阶段就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未来想从事什么以及想要怎样的生活。择业不仅仅是选择职业,也是在选择未来生活质量、生活的城市和结交的人群层次,这其中有很多深层次的因素需要考虑,所以必须先明确目标。(2)准确评估自己。大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进行评估,选择符合自己水平的职业,而不是一味攀比,追求高薪高职,这往往会使自己高不成低不就,最终求职屡屡受挫。而做到准确评估自己并不容易,这需要认真深刻的剖析自己,衡量自己。可以通过专业化的评估量表,从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方面评估自己。也可以通过与了解自己的人沟通交流,发现他们眼中的自己,从而重新
9、认识自己。 (二)高校方面。 (1)改革高校教育体制。高校应使专业设置符合社会需要,密切注意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等。通过更为科学的专业设置,使得大学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就业能力、提升人力资本投资效率的方向发展。(2)提升教学质量。高校拥有灵活而过硬的教学质量可以有效地保证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大学应该在所有的学科领域持续提供高质量的课程计划以提高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毕业生综合技能。 (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应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为学生提供长期的、系统的、专业化和
10、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要理论联系实际,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素质、习惯、知识结构等因素,因材施教,注意个性化的服务,可采用授课、讲座、咨询等多种形式,就业指导应与创业指导和毕业生教育相结合。 结论:在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大学生的择业对以后的发展有重要影响。通过对体面劳动因素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自身认识不清、没有职业规划、就业心理不成熟等,当然高校也有一定责任。总之,不论是学生自身还是高校,都应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情商的训练,使大学生能够正确择业。这也是为社会提供更有价值的人才,利于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参考文献: 1 陈永华,杨其勇.和谐视域下大学毕业生体面就业的理性思考J.学 术 探 索.2012.8 2 何飞英.体面劳动理念与大学生就业质量衡量指标的关系J.韶关学院学 报,2013,34(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