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79964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我国产业结构发展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研究【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近年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者对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比如拓展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政策、改进大学课程设置等,但从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角度较少涉及。本文试图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适应当前国家宏观结构调整角度,深入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大学生在各产业就业形势、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性矛盾等问题,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并在合理设置高校专业、加强职业教育等相关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

2、业工作,是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就业涉及面很广,扩大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是要加快经济发展。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产业结构既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又关系到就业,其中,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有相当密切的关系。本文拟就产业结构关系层面来探讨大学生就业问题,以期给出相关建议。 1.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快速扩张时期,2012 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 23.3%,在校生人数 2536 万,使中国高等教育规模一跃成为世界第一面。大学生就业体制成功的进行了改革,完成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双包模式”

3、(包学费、包就业分配)到“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化模式的转变,使得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化。2000 年 5 月,我国各类高校毕业生中失业人数有 30 万左右,2001 年超过 43.5 万,2003 年为 52 万人,2004 年达到 70 万人,2005 年 92 万人,与 2005 年同期相比,2006 年大学生需求量下降了 22%,供应量则上升了 22%;2007 年超过 100 万人未能就业。 2.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2.1 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与当前我国产业结构的形势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表明,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三产

4、业比重最小;当经济水平进一步发展时,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超过第一和第二产业成为最大的产出产业。产业结构演进的各种规律决定了产业结构由初级结构向中级结构、继而向高级结构演进的过程。国际经验表明,凡是人口众多、土地和资本稀缺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都要经历由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演进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的 30 多年间,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普遍素质较低,而资金、技术等要素相对稀缺,以致我国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为主。我国立足于“劳动力成本低”这一基本国情和比较优势,吸收资本、引进技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找到出路,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

5、段,但进展相对缓慢,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最大,这样的产业结构现状与大学生就业难关系十分密切。 2.2 我国产业结构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矛盾 2.2.1 我国产业就业弹性不高,影响大学生就业 大学毕业生人才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所占比重仍较低,大学生劳动力供给过剩现象严重。依照配第克拉克定律,其基本趋势是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等非农业部门转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会出现劳动力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现象。依照奥肯定律,在 3%的 GDP 增长率水平上,GDP 增长速度每提高 2 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 1 个百分点。但是在我国却出现了不一致的现象。

6、统计分析显示,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 GDP 每增长 1 个百分点可拉动就业增长 0.32 个百分点,而到目前一直在 0.1 个百分点左右徘徊。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 GDP 就业弹性是最小的。19912002 年间 GDP 就业弹性为 0.114,投资就业弹性为 0.05,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许多低收入国家的水平。因此,GDP 就业弹性率低,导致吸纳劳动力及大学生就业率明显偏低。 2.2.2 第二产业占比偏高,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匹配 我国 1990 年到 2012 年,三次产业劳动力就业比例从60.121.418.5 调整到 9.645.844.6,调整幅度虽然有了根

7、本性的转变,但与三产业发展还很不相应适应。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吸纳劳动力的增长情况表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和产值的增幅远远大于劳动就业的增长。这两点显示了我国第二产业不断的资本深化过程,劳动力吸纳力减弱的趋势。因此,我国第二产业对就业的影响,主要呈现为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有限性尤其对高素质劳动力吸纳较弱的局面。这样,大学生劳动力的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释放,劳动密集型第二产业的增长规模不需要也不可能吸纳更多的大学生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本。 2.2.3 第三产业没有充分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世界经济发展证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就业数量迅速增加,其就业人数在发达国家均己超过 7

8、0%。但是我国 2014 年第三产业的就业率为 41%,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只有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是以知识和高科技为支撑的,其中金融保险,法律、审计、投资、心理、文化教育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都要求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我国处在急迫需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状况,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一、二、三产业结构相协调的时期。近年来,高校输出大学生毕业生的流量增量均很高,这种增量的速度很快,从 2000 年 80 万人到 2013 年 700 万人.并且还在不断增长,但大学毕业生在总劳动力的占比还较低,2008 年仅占 16%。相对应,美国 2008

9、 年大学毕业生占总劳动力比例达 62%。相同时期,中美两国三次产业结构分别为 10.747.541.8 和1.621.876.6,中美在三产业就业比分别为:39.627.233.2 和0.915.483.7。 3.政策建议 3.1 加大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 要解决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必须实现产业升级。我国目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多少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扮演的角色有关,按照“6+1”理论,真正的产业价值链包括了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在内的“大物流”再加上纯粹的制造,简单的称之为“6+1” 。而目前国内制造业在绝对程度上只是“纯粹制造”的角色,这些制造

10、业的特征便是“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剥削劳工” ,大物流部门控制在欧美国家的手里。以在东莞生产的芭比娃娃为例,美国沃尔玛零售价 9.9 元的芭比娃娃,中国出厂价格 1 元美金,经过仓储物流、订单处理、批发零售,它卖到 9.9 元,也就是整个产业链中,有 90%的利润都被美国人赚走,劳动力就业呈现低层次。产业升级的本质就是围绕“6+1”产业价值链为基础,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迈进。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增加高层次就业岗位,吸纳大学生就业。 3.2 以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导向,合理设置高等教育专业 首先是调整学科专业的结构。它的失衡非常明显,而这种结构性的失衡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问题。

11、由“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的2009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 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 10.75 万人,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5.9%,其中有八个专业同时也是 2007 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所以高等教育的专业学科设置以及重组十分重要。教育部门要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年度招生计划适度硬挂钩,坚决调减就业率低的高校和专业的招生名额。要长效的解决妨害高校人才供给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脱节问题,要从高等教育体制着手,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理顺高校人才供给方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关系。 3.3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

12、育,重理论知识,轻职业培训,没有针对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大学生动手能力,工作实际能力薄弱。在大学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国外有很多成功的典型。韩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韩国政府成功地调整了技术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在为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开展大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尤其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十分关键。各级政府部门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加大投入力度,着重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增设大学生实训基地或岗位,为在校大学生实习培训提供场所、设备和技术指导方面给予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家顺,杨洁,孙玉娟.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朱会珍.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D.武汉大学,2012 3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 2010R.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4马廷奇.产业结构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3(Z3) 5王长华.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失衡与优化路径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15(03) 作者简介: 赵晶(1986.04-) ,女,四川南充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