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呼衰护理查房,概述,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在海平大气压下,于静息条件下呼吸室内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它是一种功能障碍状态,而不是一种疾病,可因肺部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病因,(1)所了管、支气管疾病:如气管炎 、慢性支气
2、管炎、支气管哮喘等。(2)肺部疾病:如肺气肿、肺心病、肺纤维化等。 (3)胸廓疾病:如胸廓畸形、高压性气胸等。 (4)呼吸中枢病变:如脑部炎症、损伤、肿瘤等。 (5)神经肌肉疾病:如脊髓恢质炎、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6)其他:如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原性低氧血症,胸部手术引起的通气限制等。 上述各类疾病可导致肺泡通气不足,肺内气体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和静动脉分流量增加发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分类,临床上,呼衰有几种分类方法:(一)按动脉血气分析有以下两种类型:1、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氧疗是其指
3、征。2、缺O2伴CO2潴留(型)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解决。,分类,(二)按病变部位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衰。(三)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
4、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个人生活活动,称为代偿性慢性呼衰。一旦并发呼吸道感染,或因其他原因增加呼吸生理负担所致代偿失调,出现严重缺O2、CO2潴留和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称为失代偿性慢性呼衰,本章将予重点阐述。,临床表现及诊断,一病史及症状: (1)多有支气管、肺、胸膜、肺血管、心脏、神经肌肉或严重器质性疾病史(2)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急促、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发肺性脑病时,还可有消化道出血。二查体发现: 可有紫绀、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扑翼样震颤、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三辅助检查: (1)血气分析;静息状态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
5、PaO2)8.0Kpa(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7Kpa(50mmHg)为型呼衰,单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则为型呼衰,(2)其它检查根据原发病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发现。呼吸衰竭的症状有:呼吸衰竭是肺功能不全的晚期表现,常先表现有以缺氧为主的症状,然后才出现二氧化碳潴留,但二者症状有时互相交叉,最后合并出现。慢性缺氧的主要症状为紫绀,心悸和胸闷。严重缺氧可出现疲乏无力,头痛,烦躁不安,谵妄,抽搐等。当动脉血氧分压低于25毫米汞柱时,可发生深昏迷。二氧化碳潴留早期可无症状,当二氧化碳分压超过60毫米汞柱或急剧上升时,症状就较明显。最初出现头痛,头胀,多汗,失眠等,继之出现神经系
6、统症状,往往夜间失眠,白日嗜睡不醒,并有幻觉,神志恍惚等肺性脑病前驱症状。右心衰竭的症状,早期可能不明显,表现为咳嗽,气短,心悸,下肢轻度浮肿等。当右心衰竭加重时,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尿少,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甚至呕吐,紫绀逐渐加重。,治疗,一病情较轻可在门诊治疗,严重者宜住院治疗,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有感染时应使用抗生素,去除诱发因素。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量,可给于解除支气管痉挛、祛痰药物如沙丁胺醇(舒喘灵)、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乙酰半光氨酸(痰易净)、盐酸溴己新(必嗽平)等药物必有时可用尼可刹米、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治疗,三纠正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缺氧
7、和伴有二氧化碳潴留PaO27.32Kpa(55mmHg),PaCO2明显增高或有严重意识障碍,出现肺性脑病时应使用机械通气以改善低氧血症。 四治疗酸碱失衡、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预防,1减少能量消耗 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减少支气管分泌物,排除顽痰,降低气道阻力,减少能量消耗。 2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增强营养提高糖、蛋白及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复合氨基鼓、血浆、白蛋白。 3坚持每天作呼吸体操,增强呼吸肌的活动功能。 4使用体外膈肌起博器 呼吸肌疲劳时,可以使用体外膈肌起搏器,改善肺泡通气,锻炼膈肌,增强膈肌的活动功能。,病史简介,2床,姚效贡男性,78岁。9
8、月20日平车推人病房,主诉:反复咳嗽、咳痰、气喘40余年,再发10余天。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右侧强迫位。T:36.8,P:120次/分, R:28 次/分, BP:95/60MMHG,消瘦,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及湿啰音,肝颈返流征阳性,面部及双下肢远端浮肿,时有咳嗽、咳痰咳白色粘液或浆液泡沫痰,尤其是晨起和夜间为重。,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H:7.396 PaO2:50.3mmHg,SPO2;85.3% PaCO254.4mmHg。胸片示:慢支、肺气肿,左下肺大泡。EKG示:右心功能不全。住院期间,患者出汗较多,9月28日血气分析
9、示:PH:7.377, PaO2:49mmHg,PaCO269.9mmHg SPO2;85.3%.EKG示房颤医嘱予西地兰静脉推注。10月2日血气分析示:PH:7.44,PaO2:53.9mmHg,SPO2;83.3%, PaCO253.9mmHg. 10月7日血气分析示:PH:7.415,PaO2:66.60mmHg,SPO2;94.3%, PaCO250.1mmHg.,诊断,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原发:COPD急发,(左下肺大泡)并发二型呼衰,右心功能不全.2,二型糖尿病。3冠心病。4水酸碱电解质紊乱。,护理诊断,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气肿引起的有效呼吸面积减少和肺部感染有关。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
10、咳痰无力,呼吸道感染,分泌物粘稠不宜咳出有关3焦虑与病情加重呼吸困难生活不能自理有关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右侧强迫位有关5,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6,潜在并发症:重要脏器缺氧性损伤。,文丘里面罩使用于:,有严重低氧血症、呼吸状态不稳定的一型呼衰和ARDS病人,它能提供准确的吸入氧分数,并通过调节氧流量精确地控制空气与氧气混合的比例,因此按需要调节吸入氧分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呼衰尤为适用。,如何进行翻身拍背、有效排痰?,翻身每2小时一次,顺序:由上而下、由外向内,用力适度,手掌凹陷,五指并拢。有效咳痰:咳痰前先慢慢深吸气,吸气后屏气片刻,躯干稍微向前,然后两侧手臂屈曲、平放在
11、两侧胸壁下部、内收并稍加压。咳嗽时腹肌用力收缩,腹壁内吸,一次吸气,可连续咳嗽3声。停止咳嗽并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再缓慢吸气或平静呼吸片刻,准备再次咳嗽。,肺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肺性脑病是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所1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轻型患者有头痛、神志恍惚、白天嗜睡、夜间失眠、兴奋,中型出现谵妄、躁动、肌肉抽搐、球结膜水肿。重型呈昏迷状态,癫痫样抽搐、生理反射消失,巴彬斯基证阳性。,康 复 锻 炼,1 腹式呼吸锻炼,由于气流受限,肺过度充气,膈肌下降,活动减弱,呼吸类型改变,通过呼吸肌锻炼,使浅快呼吸变为深慢有效呼吸,利用腹肌帮助膈肌运动,调整呼吸频率,呼气时间延长,以提高潮气容积,减少无效腔,
12、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变气体分布,降低呼吸功耗,缓解气促症状。 方法:患者取立位,体弱者也可取坐位或仰卧位,上身肌群放松做深呼吸,一手放于腹部一手放于胸前,吸气时尽力挺腹,也可用手加压腹部,呼气时腹部内陷,尽量将气呼出,一般吸气2s,呼气46s。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用鼻吸气,用口呼气要求缓呼深吸,不可用力,每分钟呼吸速度保持在78次左右,开始每日2次,每次1015min,熟练后可增加次数和时间,使之成为自然的呼吸习惯。,2 缩唇呼吸法,通过缩唇徐徐呼气,可延缓吸气气流压力的下降,提高气道内压,避免胸内压增加对气道的动态压迫,使等压点移向中央气道,防止小气道的过早闭合,使肺内残气更易于排出
13、,有助于下一吸气进入更多新鲜的空气,增强肺泡换气,改善缺氧。 方法为:用鼻吸气,缩唇做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在不感到费力的情况下,自动调节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缩唇程度,以能使距离口唇30cm处与唇等高点水平的蜡烛火焰随气流倾斜又不致熄灭为宜。每天3次,每次30min。,3 体力训练,指导以呼吸体操及医疗体育为主的有氧运动等方法,可增强患者的体力康复,改善心肺功能。呼吸体操包括腹式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和四肢活动在内的各种体操活动,有氧体力训练有步行、爬斜坡、上下楼梯及慢跑等。开始运动510min,每天45次,适应后延长至2030min,每天34次。其运动量由慢至快,由小至大逐渐增加,以身体耐受情况为度。一般12周后可使心肺功能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