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苏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十二五”规划苏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示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锐意开拓,改革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抓住国家批复我市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重大机遇,加快“三区三城 ”建设和转变发 展方式,提高 综合竞争力,争创发展新优势,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发改高技201030 号)、苏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苏发201033 号)等文件,编
2、制苏州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规划(20102020)。一、建设基础和面临挑战(一)建设基础1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9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40 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745 亿元,两项指标在全国城市排名第五位、江苏省第一位;苏州以占全国 0.09%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 2.3%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 23705 亿元,居全国城市第二位,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市出口总额占全国的 9.5%,全省的 57.3%、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 63.9%。企业创新力度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占比达 11.7%。2009 年新
3、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334 家,累计达到 695 家。2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市 R&D 投入 2009 年为 153 亿2元,占 GDP 比重为 2%。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6921.52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 34.1%,居于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全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 6.13 万件、3.93 万件,总量分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和第一位,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拥有 5 个国家级、12 个省级开发区,5 个国家创新科技园区,1 个国家环保产业园区、20 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13 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5 个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
4、检测中心,33 个创新创业园孵化器,各类企业研发中心 462 个。全市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业孵化机构 29 家,孵化面积达 167 万平方米。企业承担部、省科技项目超过 600 项、争取上级科技经费 6.39 亿元,企业的研发投入突破 130 亿元,落实科技政策减免税收超过 15 亿元。3创新人才汇聚力度大。苏州市历来是人才汇集的重要区域,近五年全市人才增长率连续超过 15%,人才总量达到 92.5 万人,每万人拥有人才数为 1461 人,在全国同等城市中位居前列。形成了包括人才培养、引进、激励、服务等在内的系列人才政策体系,为人才汇聚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目前苏州市高层次创新人才正加速集聚,人
5、才增长方式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人才开发重点从保障产业发展向引领产业发展转变, “双引擎” 人才引进机制初步建立。4创新环境渐趋完善。 “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成为苏州城市精神的核心价值。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得到有效实施;创新要素市场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逐步健全;高效服务型政府特色鲜明,为创新活3动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环境;初步形成了人才服务、技术研发、产业促进、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等五大政策扶持体系,加速了科技创新步伐;科技金融体系快速发展,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创新需求,全市已经聚集了各类创投机构 160 余家,占江苏省的 50%,风险资金规
6、模达 300 亿元;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数 19 家,33 家创业园孵化器,其中国家级创业园 10 家;本土大中型企业建有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 55.6%,省级外资研发机构达 114 家,占全省总量的 60%。5空间创新特色鲜明。苏州的 5 个国家级开发区和 12 个省级开发区以占全市 7.2的面积,实现了全市 66.4的财政收入和87.1的外贸出口,成为推动苏州创新的空间引擎。苏州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2009 年苏州城乡收入比为 2:1,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制度框架和城乡一体化工作机制;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全市 88%的
7、村有功能配套的社区服务中心,56%的村实现生活污水集中处理,90%以上的村建立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所有乡镇都能在 15 分钟内上高速公路;已经基本建立起医疗保险、就学保障、就业帮扶、创业扶持、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等城乡均等化的保障体系。(二)面临挑战目前,苏州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是经济社会发展由依靠土地、资本和廉价劳动力等传统要素推动,转向依靠知识和技术的创新推动;二是由单一加工制造业基地,转向凭借加工制造基地优势,向新兴战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领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发展;三是由吸纳国际资源、利用国际市场快速实现工业化的开放发4展,转向以国际战略竞争为导向,全面提升苏州在全球经济体系和
8、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战略利益最大化的创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在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了发展中的难题: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任务艰巨,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兴战略产业急待培育;科技型企业比重较小,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低,关键技术依赖国外的现象严重,知名品牌较少,整体竞争力不够强;产学研合作层次较低,利益分配机制不够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大学和重点研究机构数量急需增加,质量急需提高;高层次的创新载体和领军式的创新人才较为缺乏;资源环境进入全面约束期,生态创新任务艰巨。另一方面,苏州也面临着重大机遇:国际产业向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仍在持续,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方兴未艾;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
9、化、市场化推进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加快融合,经济发展具有极强的后劲;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 30 年发展,苏州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区域竞争力显著增强,这些都为苏州创新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挑战是严峻的,但苏州已经站在全国工业化的最前列,站在对外开放的最前列,率先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最前列,也一定能够站在践行科学发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最前列。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三区三城” 建设总 目标,着力构筑创新型产业体系,提升创新的系统集成能力,打造研发、制造和品牌并重高端产业城市;着力挖掘文化资
10、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旅5游城市;着力集约、节约利用资源环境,推进生态创新,打造绿色最佳宜居城市;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着力汇聚人才,打造人才创业基地,努力把苏州建设成为国家创新城市和在某些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战略产业上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走在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最前列。(二)基本原则1产业创新优先的原则。坚持“新兴产业是第一方略” ,突破重大共性和关键产业技术,提升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双轮驱动” ,改造提升 优势主导产业,完善创新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具有苏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高
11、端产业技术突破需求,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工程、重大技术平台和科技服务平台,为产业创新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2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的原则。以创新增值为导向,推进自主品牌和知名品牌建设,鼓励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标准制定,促进技术和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延伸,提升附加价值,增强国际竞争能力。3合理布局产业空间的原则。实现特色科技园区、创新产业园区、重大工程的空间优化布局;加大土地循环使用力度,提高土地产出效益。协调区域创新功能开拓合作空间,开发利用物联网技术,发展“ 数字苏州 ”,融合催生新生业态 ,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空间承载能力。4创新资源有效集聚的原则。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广聚创新资源
12、,海纳创新人才,吸引全球创新资本;支持国内外研发机构6落户苏州,加快国家级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和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集聚创新资源的高地。(三)发展目标到 2015 年,在发展观念、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科技、产业、发展环境等领域的创新取得全面进展,基本建成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力争在以下“创新城市六 结构” 优化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 “苏州创新指数” 的标杆效 应。1产业结构。打造纳米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13、,到 2015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 16000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 40%左右,在产业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提高到 40%;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45%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 60%左右。2企业结构。着力建设一批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企业,到 2015年,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750 家;新增地标型企业 10 家;中国驰名商标(行政认定)50 件。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到 90%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独立设置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达到 50%以上。3科技结构。到 2015 年,全社会研究与发展
14、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3.5%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 60%以上;万人专利授权量 70 件(上海 20 件);新认定省级以上技术中心(工程7中心、工程研究技术中心)200 家,其中国家级 10 家左右;新认定内外资研发机构 300 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研发能力明显提升。4城市结构。到 2015 年,城市化率达到 72%以上,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市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和下属县级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建由苏州中心城区引领的城市群;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全部建成创新园区;科技创业园孵化面积达到 800 万平方米以上;建立支撑创新发展的信息
15、化设施、金融设施和中介服务体系,其中,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融资机构达到 200 家以上。5人才结构。每年从海外引进 10 名达到国家“千人计划” 层次的高端人才,100 名掌握国际先进技术、能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领军型人才。到 2015 年,人才总量达到 145 万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实现翻两番,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 78 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 26%,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 31%;人才投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在 1%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长,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 17%;人才贡献率达到 45%。6生态结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突破,步入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
16、城市和低碳城市发展道路。到 2015 年,水污染物 3 项指标:化学需氧量为 0%、氨氮为 3%、总磷为 3%;大气污染物 2 项指标:二氧化硫为 0%、氮氧化物为 5%。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 90 以上。全社会环保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3.5%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基本建成便捷高效的绿色环保交通网络体系;新增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所需新增建设用地量显著下降,单位8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到 2020 年,城市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拥有一批创新型领军人才,聚集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企业,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
17、动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创新文化成为城市精神,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在某些关键技术、核心领域、战略产业上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三、主要任务(一)构筑现代产业体系以构筑创新产业链为核心,培育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产业融合联动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打造苏州品牌为抓手,改造提升优势主导产业。通过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工程,全面提高本市的产业创新性、融合性和集聚性,把苏州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基地。充分利用国际产业分工重组的机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纳米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智
18、能电网和物联网、新型平板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到 2015 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 40%左右,使新兴产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重点打造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新型平板显示、生物医药、化学药品、医疗器械、高性能人造纤维、纳米技术应用、节能装备、新能源、功能陶瓷、新型金属材料、微电子材料、物联网设备、精密数控装备、航空部件、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轨道交通设备、9汽车零部件等 20 条左右的新兴产业链,集聚建设 30 个左右市级以上新兴产业基地。以高端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网络信息、服务外包
19、、创意设计、品牌会展和旅游等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以建设国家高技术服务业高地为重点,加速推进苏州科技城、花桥国际商务城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集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健全城市服务功能体系,实现从经济大市到经济强市的转变,到 2015 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 60%以上。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冶金和化工等 6 大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淘汰落后产能,转移低端产能,加大技改力度,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与主导产业的融合渗透;加强主导产业配套建设和产业技术研发,培育一批
20、龙头企业和龙头产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苏州品牌。到 2015 年,50%的优势主导产品技术达到国际 21 世纪初期先进水平,80%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以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围绕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着力抓好关键领域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运用和嫁接好国际先进技术,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实现产业技术跨越式发展。重点开展纳米、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重大科技联合攻关,研制一批具备
21、国家乃至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战略10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积极承担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新医药、重大疾病防治、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孵化器和中试基地建设,新建一批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支持国家重大创新成果在苏州转化。完善产学研合作的利益机制,支持重大研发机构建设,鼓励建立产学研联盟,促进科技资源与开发效益的紧密结合。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引导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增强企业竞争力相结合,鼓励技术要素以股权等形式参与分配,加速科技
22、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培育自主创新主体激励企业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技术创新机制,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创新人才聚集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力争到 2015 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达 90%以上。加大政府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企业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自主创新优惠政策,开展自主创新产品的互认或联合认定,将自主创新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大力实施自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推进计划、地标企业培育计划、“ 走出去 ”战略和“精致苏州”品牌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创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