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二文化生活综合训练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待我长发及腰,少年你娶我可好”“ 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等流行语背后,都有一段令人产生共鸣的故事。这表明 A文化是对社会生活现象的如实反映 B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要求 C文化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D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2、书法的最高境界是散和淡。散是散怀抱,淡是自然自如,这是以涵养和学问作为基础的。字写得好,一定是技巧与气质、风度、学识多方面的结合。书法艺术作品中“散 ”到什么程度、“淡” 到什么程度,体现了个人修养和境界到达的程度。这说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精神产品离
2、不开物质载体 通过书法作品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修养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 B C D 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B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因素 C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D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发 展的核心 4、校园文化是指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方面形成的文化环境。整洁、幽雅、文明的校园环境会激发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是因为 校园文化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
3、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布置墙壁可以美化环境 校园文化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 B C D 5、 诗经 小雅有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 子,载寝之地,裁衣之褐,载弄之瓦。 “ 重男轻女 ” 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意识,但直至今日,这种思想依然残留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这说明 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 文化可以脱离经济而存在 文化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传承性 A B C D 6、苏轼的和董传留别中有“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名句。“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蕴含的道理是
4、 精神活动可以脱离物质活动 丰富学识能够促进道德修养 优秀文化能够塑造积极人生 精 神食粮比物质产品更重要 A B C D 7、 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却对红色情有独钟。红色代表了喜庆、祥和、热烈、奔放,中国红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这主要表明 A红色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D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 8、提起节日,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春节,贴窗花、写春联,大多数西方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圣诞节 ,唱圣诞歌。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民族节日始终是维系中
5、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A B C D 9、我们在说“幽默”“基因”“沙发”的时候,会想到它们来自英语吗?我们总以为这就是中文,其实它们落地融化到汉语中了。同样,老外在说“ dim sum (点心 )”“ Kung Fu (功夫 )”“ gelivable (给力 )”时,他们也 用习惯了,不会发问来自何方。这表明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优秀文化 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A B C D 1
6、0、习近平用典热销全国,其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礼记中庸中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展望中法关系。这告诉我们处理中法关系要 平等交流,充分吸收对方文化 求同存异,促进两种文化相互包容 增强自信,彰显文化优越地位 理解个性,互相尊重文化差异 A B C D 11、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的“题桃符”。“ 2016 年猴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以“万福送万家”为主题,通过写春联、送“福”字等活动及网友互动游戏、社交媒体推广等方式,吸引全球华人特别是青少年的参与,营造了欢乐、喜庆、祥和、浓郁的新春氛围,打造新民俗品牌。由此看出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华文化具有
7、巨大的包容性,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A B C D 12、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与教育不断融合,在线教育日益火爆,人们的学习方式正发生深刻变化: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在网上找到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课程,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灵活。这说明 科技进步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前提 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传承方式的变革 “互联网教育”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线教育有利于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A B C D 13、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促
8、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这是因为 A各国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C文化交流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D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14、“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中国历史上,伴随着每一次朝代更替,都会涌现出一批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这说明 A乱世出英雄,社会变革是文化发展的原动力 B社会制度更替是影响文化发 展的重要因素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 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 15、筷子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用餐工具,同时具有夹、拨、挑、扒、撮、撕等多种功能,我国有史料记载的用筷历史已有 3 000 多年。在中国
9、人用筷子传统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A传统思想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 C传统习俗的继承 D传统建筑的继承 16、“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习近平对“去中国化”的批评的依据在于 传统文 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吸收外来文化会消解文化的民族特色 摒弃传统文化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立足传统文化就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 A B C D 17、汉书记载:“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A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本国的社会实践 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
10、础 C弘扬传统文化应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 D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8、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获得者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历经数百次实验,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引入西医炼药技法,成功制取了青蒿提取物,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此受益。中国科学家寻找抗疟新药的过程体现了 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文化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实质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A B C D 19、青瓷是中国著名传统瓷器的一种,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等特点著称于世。精美绝伦的青瓷艺术从一个侧面体现 了中国文化 A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B独树
11、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20、 “方块儿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王蒙曾经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是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A B C D 21、中国画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以简单的 笔墨在方寸之间融入天 地万物,蕴含丰富的人生体验和感悟,而齐白石时期的中国画,已吸收了不少西方艺术的技巧,更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材料反映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中华文化具
12、有包容性 A B C D 22、民族精神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古代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致小读者中只要认真阅读它们,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材料说明 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中 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我国优秀文化作品中凝聚着民族精神 只有大力创造优秀的文化作品,才能弘扬民族精神 A B C D 23、每年的“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各地都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我国有许多反映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诗词格言。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 自强不息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13、,壮心不已 爱好和平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勤劳勇敢 春夏耕耘,冬秋收藏,昏晨 力作,夜以继日 团结统一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A B C D 24、尼克松在 1999 不战而胜一书中曾指出,要注重开展“意识形态竞争”,打“攻心战”,扩散“自由和民主价值观”,打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变革之门”。这主要警示我们 要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要抵制西方文化中的腐朽、落后思想 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A B C D 25、 2016 年,文化部等部门重拳出击,查处了斗鱼、六间房等一批违法违规网络直播平台。目前,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接近 200 家,
14、用户达到 2 亿人,市场规模约 90 亿元。网络直播平台快速发展的同时,低俗、色情、暴力等乱象也扑面而来。一些直播平台为了追求点击率,对此也是视而不见。网络直播乱象 体现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 启示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启示国家加强管理、正确引导,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 启示我们坚决抵制并依法取缔落后文化 A B C D 26、有人说,大众文化就是眼球文化,只有受到大众的关注,文化的传播才变得有意义。此观点没有看到大众文化是 A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文化 B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形式多样的文化 C通俗的、多样的、人民能容易接受的文化 D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15、,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27、淫秽色情手机网站在媒体曝光下已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工信部等部门纷纷推出举措整治手机网络环境。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腐朽文化会污染社会环境,危害社会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落 后文化侵蚀民族精神,危害社会主义事业追求多彩文化生活需要提高文化辨别能力 A B C D 28、面对网络音乐质量参差不齐,有些低俗音乐浑水摸鱼、企图借低俗语言获得大众青睐的现象,在进行网络音乐文化消费时广大网民应当 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 发挥网络音乐文化能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网络音乐文化 提升自身的文化审美品位 A B C D 29、梦想连接道路,
16、道路决定 命运。实现“中国 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 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由增强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由传播和普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A B C D 30、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力量,变成一种文化自信。我们能够树立文化自信的原因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传统 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特征 A B C D 31、校园文化建设,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发挥
17、才能提供了平台。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是基于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培育“四有”公民 大力发展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是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 B C D 3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有利于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积极
18、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 A B C D 33、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下 列古语中蕴含二者关系的有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A B C D 34、“修养的基础是内心对话,人在这种对话中既是自己的原告,又是自己的辩护律师和法官。”这句话旨在说明 A要用自我教育的方式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 B要用自省、自律的方式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C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完全依赖于自我 感悟 D加强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内心
19、反省能力 35、质疑“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炒作“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叫嚣“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近段时间,网上出现不少恶搞、抹黑革命先烈及抗战英雄的谣言,混淆视听之余,在社会上也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这启示我们要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高国民素质,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36、材料: 2016 年 8 月 18 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在中 国文明网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 10 个“诚信之星”的先
20、进事迹,褒扬诚信行为,倡导诚信理念,推动社会诚信建设。 在这些“诚信之星”中,有的以诚信铸造金字招牌,诚信经营、维护契约、公平竞争,靠信誉打造品牌、赢得发展优势;有的视诚信为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真诚做人、守信做事,以诚信彰显人格魅力和道德高度。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诚实守信的价值准则,充分展现了当代中国人重信践诺、信誉至 上的精神风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国家褒扬诚信行为,倡导诚信理念的意义。( 10 分) 37、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
21、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个“倡导”,勾绘出一个国家的价值内核、一个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国民的精神家园,在全社会激发起强烈的共鸣。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 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来源 :Z#xx#k.Com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集中表达,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改革发展全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22、国梦具有重要的价值支撑作用。中央要求,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 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材料二: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 A 市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国外有益的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
23、参与度;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的独特优势,并积极建设法治文化宣传主阵地。 (1)结合材料一,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说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12 分 )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 A 市的举措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什么启示。 (14 分 ) 38、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 材料一 继 2015 年元旦贺词的 “点赞”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在春节贺词中带火一个词:家风家教。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引用孟郊那首著名的游子吟,讲述了“家”的重要性。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 视家
24、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总书记在这个全球华人最重要的节日里,把每个人的“小家”提到和国家、天下同等重要的地位,正式发出这样的勉励性信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不是仅在标语、教材里出现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贴近我们每个人,需要我们去践行、去倡导、去发扬光大、一代代传承下去的东西。中国的强大离不开价值观的强大,让我们从注重家庭开始。在这个价值观树立的过程中,每一个人的努力都不可或缺,都至关重要。 材料二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一向 重视家风的建设,关于家风的名言警句更是汗牛充栋。从孔子对儿子的庭训,到颜之推的家训,到诸葛
25、亮的家训,到曾国藩的家训,到傅雷的家训,不一而足。良好的家风应秉承爱国爱家、与人为善的情怀,体现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应发挥“家庭主心骨”作用,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好父子、亲戚朋友以及邻里间的各种关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的知识,简述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风建设。 (16 分 ) (2)某社区拟开展“好家风”展示活动,请你为该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主题鲜明,每条限 20 个字以内。 (10 分 ) 高二文化生活综合训练题目答题卷 班别:
26、姓名: 评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来源 :Zxxk.Com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二、非选择题 36、 37、( 1): ( 2): 来源 :学 *科 *网 38、( 1): ( 2): 来源 :学科网 高二文化生活综合训练答案 1 5DCABD 6-10DCCDD 11-15ADABC 16-20BDBBD 21-25BCBCA 26-30DABAA 31-35BBCBC 36、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 认识世界和改
27、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弘扬传统美德,形成知荣辱、讲诚信、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必将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加强诚信建设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置身于诚信型社会中,文化与科技、教育等融合发展,对人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来源 :学 *科 *网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一些企业经营者诚信缺失,不讲
28、社会公德,制造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败坏了社会风气。国家在严厉打击的同时,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惩恶扬善,引领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发展。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利用市场经济的弱点,侵蚀人们的思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每点 2 分) 37、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能够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4 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集中表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
29、价值观能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4 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文化之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 (4 分 )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 向。(3 分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釆众长,在文化的继承交流中推动法治文化融合与创新。 (4 分 )立足法治建设实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4 分 )发挥大众 传媒的传递、沟通和共享功能,建设法治文化传播主阵地。
30、 (3分 ) 38、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为指针去培育家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 (4 分 )在家风建设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4 分 )在家风建设中,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 分 )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家风建设,我们要去践行、去倡导、去发扬光大、一代代传承下去,在家风建设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4 分 ) (2)传承优良家风,创建和谐社区;弘扬家庭美德,争创文明社区;家庭和睦,邻里和善,社会和谐。 (每点 5 分,共 10 分,其他符合要求的亦可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