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计算机基础教材的建设研究摘要: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也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笔者通过对“成果导向”教学模式的探讨,分析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对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教程教材,分析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拟定完善教材编写工作的方向。 关键词:教材建设研究;教学改革;成果导向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139-02 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重要资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同时也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更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教育部曾提出:加强教
2、材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搞好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领导重视,管理到位 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黑龙江职业学院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在组织管理上,对教材建设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实施层层把关,责任到人,选派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负责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2力支持,保证了教材建设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认真研究。潜心编撰 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为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黑龙江职业学院大力倡导“成果导向”+“行动学习”的教育模式。成果
3、导向教育模式,就是“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即 OBE模式,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OBE 强调如下 4 个问题。 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学习成果? 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学习成果? 4.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些学习成果? 这里所说的成果是学生最终取得的学习结果,是学生通过某一阶段学习后所能达到的最大能力。它是“以人人都能学会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而设计的”教育模式。成果导向教育相较于我国的传统教育理念而言,其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能力训练的教育系统” 。
4、为实现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有效落实教改,需要开发一套新型的、符合“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教材。 在明确教学模式后、开发教材之前,需要充分调研社会需求,了解学生的基础情况,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明确课程的地位、性质,了解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使用的教学方法等,进而研究教材的开发。 (一)充分调研 当今是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几乎所3有的行业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操作人员,以实现社会的信息化。因此,掌握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已经成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为使编写的教材符合当今社会需要,课改小组进行大量的社会调查和调研,调查主要是了解招聘信息、访谈市场用人的单位;调研包
5、括对兄弟院校的调研、对毕业生和在校生的调研、对企业职工的调研等。 通过了解招聘信息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可以了解当前社会上一些岗位对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情况,可以确定教材的大致内容和技能安排。 通过对兄弟院校的调研,了解该课程在其他各院校的教学开课情况、当前使用的软硬件版本情况等。 通过对毕业生的调研,主要了解目前各工作岗位使用计算机的情况,适应工作所需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情况,以及他们对学习这门课程的期望情况等。 通过对在校生的调研,主要了解学生们的计算机基础情况、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本情况、希望学到哪些知识以及对教学方法的适应情况等。 通过教师们到企业培训职工的办公自动化
6、课程,来了解企业职工目前岗位上急需哪些操作技能、需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等。 (二)分析课程的地位 计算机是信息时代的基本工具,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才能顺利适应社会岗位。目前,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学校各4专业的公共必修基础课,涉及的学生人数多、影响大。该课程的教学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所以,加强本课程的建设研究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了解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软、硬件
7、实现办公自动化,进行网上信息的检索;具备熟练安装、设置与操作现代典型计算环境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安全与社会责任意识。 (四)适应教改,开发教材 在学校大力倡导“成果导向”教学模式改革的大环境下,为保障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计算机基础教学团队申请将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的教材重新编写。为了使新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成果导向”+“行动学习”的教学目标,各位编者从教学实际出发,充分讨论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成果导向”教学应选取的案例和作业,并分析原教材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新教材的编写方案。主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人手。 1.根据教学计划,确定课程的理
8、论、实践教学内容,编写教学大纲。2.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编写教材及习题。 3.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电子教案、教学案例、教学课件。 54.编写课程作业及试题,充实题库。 (五)集思广益,编写教材 根据教育部新的精神和要求及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课程的培养目标,确定编写方案。在编写教材时,首先要有针对性。教材的编写要从使用者的实际出发,符合对象的特点和需要;要遵循使用对象的认知规律,考虑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要适合教学,考虑教学目的,满足教学要求。其次,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本课程采用“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计划学时是 56 学时。为了在规定
9、的学时内,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编者结合实际,从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及对人才培养需求出发,教材内容以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为主,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力求以有效知识为主体,构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并对优秀教材在结构纵横的布局、内容重点的选取、实例习题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最佳选择,掌握合理的比例,使之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知识模块划分,本教材共设置七个教学项目,包含 26 个子任务。在每一个项目中,前一个任务是后一个任务的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了知识的螺旋上升。在书
10、稿初步形成阶段,编者在教学中试验教学效果,认为优于其他教材的部分保留,不太合适的地方就继续研究、修改,直到大家满意为止。历时一年,通过编者的共同努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教程教材于 2014 年 9 月在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并被列为“全国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 。6三、教材信息反馈 (一)首次采用教材,效果较好 为适应社会发展、教改需求,并根据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情况,2015 级学生首次采用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教程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在教材使用过程中,编者注意收集来自授课教师和学生对教材中案例的信息反馈。经过师生一个学年的共同努力,收到了比较满意地教学效果,大家普遍觉得教材比
11、较适合“成果导向”+“行动学习”的教学模式。适合学生自主、探索性的学习,教材中选取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而且首个任务一般都比较简单,学生们只需稍稍努力即可顺利完成,使之增加了信心和前进的动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任课教师的备课量和课后作业批改量明显增加,但教学效果明显好于以往,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存在的不足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尽管各位编者竭尽全力,教材建设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教材研究工作还有待深入,二是受学时限制,教材内容稍多,知识点的学习过于详细,主要是设置的任务颇多,学生难以全部完成。应将
12、任务再精简提炼,更便于学生独立完成,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教师的批阅压力。 (三)改进的方向 大力开展教材研究,促进教材建设与发展。教材研究要注重对教学7方法改革的探索和教材内容更新的研讨,对教材使用、交流的分析总结。积极了解教材质量信息反馈、加强教材质量跟踪。质量跟踪和信息反馈的关键在于坚持,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调查了解教师、学生对使用教材质量的反映,及时反馈质量信息,在掌握了这些第一手材料后,才能在以后教材编写时做到心中有数、编写出更加符合“成果导向”学习模式的优秀教材。 教材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思想的材料。它助力学生成长,好教材能成为学生轻盈有力的成长之翼。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标准,教材的编写,不但要从科学性、实用性和系统性等几个方面去考虑,还要介绍前沿性、前瞻性的知识,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和结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材呈现形式,大力开发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着力加强实训教材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实现教学重点、课程内容、能力结构以及评价标准的有机衔接和贯通。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