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文化村落.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94226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山里的文化村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山里的文化村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山里的文化村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山里的文化村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山里的文化村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大山里的文化村落云南省是我国分布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域,也是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富集的区域。近年来,云南出现不同风格的“艺术村” 、 “文化农庄” ,在民族村寨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化惠民示范、农民文化致富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 养鸡场上建起艺术村 距离昆明市区 20 公里的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大团结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目前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艺术村。 占地 30 亩的产业园区内聚集着集陶器制作、古乐器制作、民间刺绣、斑铜工艺、民族画、葫芦雕刻、古籍修复等近 20 个项目,他们不仅在这里制作艺术品,还在这里种菜、饲养家畜、招待游客进餐。说这里是艺术农家乐绝不为过,艺术家们的共同目标就是想用

2、“农家乐”的形式,让地方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远远望去,园区内的两排红色砖房分外醒目,红墙黛瓦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给人一种新农村的整齐划一之感;环顾团结街道两旁,宁静祥和的农户与庄稼,彰显出一派令人流连忘返的田园风光。 刚一进村,便能看到“大团结民族文化创意中心” 、 “云南民族村团结文化创意基地”两块牌匾。原本这里的红砖厂房以前是养鸡场,废弃后被以优惠的价格出租给产业园,改造装修成一间间富集文化元素的独立艺术工作室。 2土陶艺人王俊涛对记者坦言:现在的城里人周末都喜欢去农家乐修养身心,我们这里依山傍水,有苹果园、农家乐等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配套服务,让他们在原生态的环境中吃吃饭,让繁忙了一

3、周的脚步慢下来,感受园区原汁原味的乡土韵味和民间手艺,何乐而不为呢? 葫芦雕刻艺人卢阳告诉记者:这里起名叫“大团结民族文化创意中心” ,就是让我们这些民间艺人团结在一起,抱团作业。之前的民间艺人生存状况大多是小、散、弱,大多情况是带着自己的作品跟着一年几次的博览会“跑场子” ,虽能赢得一点社会效益,但经济效益几乎无法体现,这就阻碍了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2012 年初,土陶艺人王俊涛、斑铜艺人李洪刚、民族画画家赵军山、葫芦雕刻艺人徐孝国、卢阳等人前往团结街道采风时突发奇想:能不能把这片屋顶长草、荒芜已久的养鸡场改造成一个民族文化产业园区呢? 团结街道素有“昆明后花园”之称,环抱于海拔 22

4、00 多米的群山之间,植被绵密,气候宜人。想将这里变为民族文化产业园区的想法,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响应和支持。首先是云南民族村捐赠了 30万元,修建了围墙和大门牌坊;艺人们又自筹资金,对废弃的养鸡场进行了清理改造;西山团结街道办事处也十分支持,承诺不收取一分钱的租金,将这个废弃的养鸡场免费给艺人们使用二十年。 经过艺人们一番改造,昔日的鸡舍变身为一间间艺术工作室,日渐呈现出浓浓的文艺气息。 2012 年底, “大团结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式开园,一时间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文化产业带来的是先进的文化理念,团结街道的群众3已从过去的种庄稼转化为“种文化” ,环保理念也正在日渐深入人心,整

5、个街道的环境也悄然起着变化。 正如昆明市一位文化官员所言,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落成,不管是民族民间刺绣还是陶艺制作,都是密集劳动与创意思维的复合体,先由艺术家们进行创意设计,之后再由工人进行制作,未来会带动上千人的就业。 事实上,数十位本土艺术家和文化企业落户产业园,正是期望能在产业园中实现市场与工厂的有机结合,让“大团结”三个字成为文化昆明的又一响亮名片。 记者看到,园区内的民间艺术品大多别出心裁,在其他地方很难一见。譬如由艺人徐孝国设计的“葫芦内胆酒壶” (即在挖空的葫芦内吹入玻璃)申请了国家专利;制陶艺人王俊涛则在工作坊里建起了龙窑(即土窑) ,依照土法烧制出的陶器,古朴厚重,与自然保持着最

6、原生态的距离。 目前,在民族文化产业园的引领下,团结街道办已先后建成乡村旅游景点七家,农家乐近百家,可为游客提供 1500 余张床位,月旅游接待能力多时近 10 万人次。 记者了解到,按照文化产业园的规划,该项目还将向精品旅游小镇示范工程靠拢,走出一条“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结合的路子来,逐渐形成融绿色产业、生态观光、民族文化相辅佐,并与周边 12 个旅游景区相连的观光旅游带。 中越边境上的版画村 4阿峨新寨村,藏匿于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仁和镇的大山深处,距县城 19 公里。这里是壮族的世居寨子,九成以上村民为壮族。 阿峨新寨村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全寨村民几乎人人都能出手作画,被誉为中越边境的

7、“版画村” ,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盛誉。 在阿峨新寨村,村民们都有个习惯,下地干活除了带农具,还会背上一块画板。劳作之余,将生产、生活中的感人景象绘于纸上,印刻在木板上,再涂上油墨拓成版画。 阿峨新寨村之所以远近闻名,是因全寨村民几乎人人都能出手作画,被誉为中越边境的“版画村” ,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盛誉。 据说,阿峨新寨村制作版画的传统源于描花样,寨子里的女人们有绣花的传统,而描画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人们偶尔发现,男人比女人更具备直观能力,画出的画样更生动可人,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男人画画样,女人绣花的风俗。后来为了便于画样能重复使用,男人们便先把画刻在木板上,再拓在布上

8、去刺绣,这或许就是阿峨新寨村最早的版画形式。 目前,阿峨新寨村拥有 106 户人家,总人口不足 450 人,但却有近百人在从事这一传统的版画创作。甚至有的人家祖孙三代齐上阵,年长的有六七十岁,年幼的只有七八岁。 因为版画,这个村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阿峨新寨村,一幅新农村景象尽收眼底,山清水秀,雨雾蒙蒙,一派异域风光。在静谧整洁的文化长廊两旁,一幅幅生动的黑白版画十分抢眼,村民们以最质朴的手法,将耕作、丰收、节庆、舞蹈等日常生活场景镌刻在了墙上。5有幅题为捞鱼娃的画作栩栩如生,其作者仅有 8 岁。 版画在阿峨新寨村十分受追捧,十余年前这里便成立了版画协会,目前有会员60 余人,几乎每家每

9、户都有人参与着版画创作。据版画协会会长卢正林说,截至目前,该协会会员共创作版画 3000 余幅,全寨仅靠卖版画收入每年已近百万元,会员的年人均收入超过万余元。 马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阿峨新寨村的版画发展,县上先后投入16 万元资金给予扶持,同时组织展团到昆明、文山等地举办版画展,不遗余力地做着宣传工作。县上还邀请来省州美术专家对版画人员进行辅导,在绘画立意、木版雕刻、制版印刷、装裱装框等环节给予系统的培训,使村民们在版画业务水平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据相关人士介绍,阿峨新寨村的版画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不仅保留了壮族的民族特色,也表现出汉文化对壮族的影响和渗透,体现出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记者了解

10、到,近年来,阿峨新寨村有 22 幅版画作品应邀选送日本展出,37 幅参加全国农民画展,36 幅入选大连农民画展,30 幅参加云南省农民美术作品展,15 幅参加文化部“群星奖”评审,分别荣获金奖、铜奖、优秀作品奖、佳作奖和荣誉奖。2009 年 7 月,由阿峨新寨村村民绘制的 20 幅版画作品,被外交部选定为国礼赠送给意大利等国国家领导人。阿峨新寨村的版画最大的特色是朴拙成趣,如卖柴小憩 六月花饭香 小院梳妆 穿年鼻 田间斗蛐蛐 踩花山等众多画作,都能让人嗅出泥土的芬芳。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马关壮族农民版画集6里,收录有阿峨新寨村 74 位农民的 208 幅画作,作者年纪最大的 72 岁,最小的 1

11、6 岁。 年过半百的龙子辉从事版画创作已超过二十年,他昔日与卢正林联手创作的版画故居 ,2009 年被选定为国礼赠与外国友人。在龙子辉的家中,其创作的近百幅大小不一的版画,占据了家中的大部分空间。龙子辉说,通过销售版画一项,其年收入已达 3 万余元。 如今版画已成为整个阿峨新寨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短短几年里,寨子里家家住上了砖瓦房,户户都有拖拉机和摩托车,日子过得惬意富足。 小锤敲出千年的历史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原名石寨子,是一个典型的白族聚集村寨,白族人口占 98%。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新华人即开始从事金、银、铜等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世代传承,延续至今。这里山川秀丽

12、,人文毓粹,被誉为中国的“银都” ,村子里叮叮当当的小锤声,一路敲来已逾千年。 新华村因村民寸发标而闻名遐迩,他研发敲制出的“九龙壶”名扬海内外。 寸发标,既是一个人名,亦是一个品牌。 寸发标生于银匠世家,是家中第六代“小炉匠”传人。他天资聪慧,自小便表现出优异的美术天分,被推荐去云南艺术学院学习。然而,由于家境贫寒,加之母亲亡故,父亲只好让 16 岁的寸发标放弃学业,跟随自己挑着银匠担子走村串寨制卖银器。 7上世纪 80 年代,寸发标独闯拉萨学艺。1989 年,由他设计制作的铜雕“布达拉宫” ,被西藏自治区访美代表团选中作为赠送美方的礼品,为此成为西藏日报上的新闻人物,他所制作的银器从此成为

13、当地炙手可热的器物。1994 年 1 月 22 日, 中国日报以“一炮打响的秘诀”为题,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 多年在外漂泊以及对家乡的思念,让寸发标起了归乡之意。1993 年,他毅然回到新华村,创办了云南鹤庆标祥九龙手工艺品加工厂,从此引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当时的人民日报 云南日报分别以“白族农家多巧匠” 、 “白族匠人技惊天,手锤敲出致富路”为题对他们进行了报道。寸发标既荣获有“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称号,又获得了“大理州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的荣誉。2003 年,又获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头衔。 清晨,登上凤凰山,新华村掩映在群山之间,薄雾如烟,空气清新,漫散的

14、阳光伴随着叮叮当当清脆的敲击声,如此起彼伏的乐章,从街巷农家的门窗里传出。循声而去,各家院落内都码放着以银铜制品为主打制出的一尊尊佛像、历史人物,以及浮雕门神等。在新华村,许多家族都以手工世袭的形式,传承着银铜制品加工,不少家族算下来已是七八代人了。 在新华村,加工银铜饰品的人家可谓比比皆是,竞争自然比较激烈。但即便如此,每家每户一年下来的最低收入起码也在 10 万元左右。据村民讲,在全国各地,大凡有旅游商品销售的地方,许多银器纪念品都出自新华村。 8当地一位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早在滇西北旅游热兴起之前,新华村的银饰工艺品就得到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喜爱;这些年来,又因新华村工匠打制的各类器物

15、颇具民族特色,因而在全国市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新华村以建设民族旅游村为契机,着力开发金、银、铜器等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2000 年以来,又通过积极建设旅游小镇、创建国家 4A 级景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引导和鼓励村民们开展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加工制作,将传统的民间资源优势,转化为地域的经济优势,本着有加工、有销售、有展示、有效益、有形象、有名气的“六有”目标,使新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1 年,新华村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 “中国民俗文化村” ,从而使这个隐于山间的偏僻村落,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如今,以新华村为中心、覆盖全国的银饰旅游纪念

16、品销售网络已初步成形,仅新华村奔赴全国各地从事银饰品加工和销售的人员就超过 400 余人。新华村还带动周边十多个行政村发展旅游商品的加工和销售,极大地促进了县域旅游服务业的良性发展,撬动了一个近 50 亿元规模的市场潜力。 中国首个文化农庄 2015 年 7 月 3 日,中国首个文化农庄在西双版纳曼掌村开庄。 曼掌村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距勐养集镇 6.5公里,是傣家人的聚集村寨。 “曼掌”意为大象寨,是一个具有五百多年傣族特色历史文化的村寨,自然生态良好,传统文化资源富足。现有人口 500 余人,120 户,经9济收入主要以橡胶和冬季作物为主。 所谓的文化农庄,是指在历史文

17、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自然生态极富特色的乡村内,以村民为主体,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由农庄成员自愿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 据当地相关人士介绍,云南傣族拥有 18 项重要的历史记忆,其中,傣族剪纸是世界级文化遗产,傣族织锦技艺、慢轮制陶技艺、贝叶经制作技艺、手工造纸技艺、傣剧、孔雀舞、章哈、象脚鼓舞、傣家医药(睡药疗法) 、泼水节以及创世史诗等 10 多项,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 年 7 月,云南省文化厅确定曼掌村民小组作为全省“文化农庄”试点,拨付 200 万元资金启动了“文化农庄”项目,州、市政府分别配套资金 100 万元全面推进“文化农庄”的建设。 有专家认为,曼掌

18、文化农庄的创建是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是非物质文化转型旅游文化的新典型,是利用民族文化富裕人民群众的新探索,也是特色村寨建成文化生态产业园的新形式。这种将普通的民族村寨变为文化农庄,把村民变为文化传承人,把农业经济变为文化旅游经济,把农村家庭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做法,不啻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整个农庄建设以文化传承为核心,挖掘傣族传统文化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培训、提升村寨文化内涵作为文化农庄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富民”的资本,提升旅游产业层次,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和增长点,建成名副其实的“生态文化产业园” 。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邵梅罕在云南颇有名

19、气,作为国家级非遗10项目傣族剪纸的传承人,她被邀请来农庄为当地妇女传授剪纸技艺。云南省文化厅在曼掌村确定了第一批 24 户村民为非遗展示户,作为传承傣族织锦、慢轮制陶、贝叶经制作,及象脚鼓、手工造纸技艺等非遗项目的培训。 村民岩棒原本不会陶艺,文化农庄成立前,傣族非遗传承人来授课,村上组织全村 120 户每家选一人参加学习,岩棒正是那会儿参加了慢轮制陶班,学了半年就出师了。如今农闲之余,他就在家制陶,教游客体验制陶的乐趣,做一件收取一二十元的费用。 另一位叫玉光香的村民在农庄开了一家“傣家乐” ,每天的营业额都在 2000 元上下。自打农庄成立以来,傣族银饰、竹藤器具、手工造纸、傣装织锦、葫

20、芦丝、象脚鼓等极富民族特色的工艺品销路日渐红火。 虽说非遗保护与传承是文化农庄的核心,但就目前而言,总体还比较薄弱,村民们主要还集中在傣味烹调和竹器编制等常规项目制作上,许多国家级非遗项目却少有人掌握。面对这一状况,云南省文化厅和州市文化部门,从各地请来非遗项目传承人授徒传艺,期望傣族的众多非遗项目能够在文化农庄里得以生根开花结果。 按照规划,未来的曼掌村民小组将呈现“家家是传习馆、户户是加工坊、楼楼是展销点、个个是文化人”的傣族传统文化博览园、民族文化创意园、文化旅游示范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让文化促旅游,由农民专业合作经营,探索出一条文化农庄经营模式,最终走出一条“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新路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