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心理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94401 上传时间:2019-03-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心理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心理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心理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心理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心理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心理研究摘 要 近年来,网络暴力问题层出不穷,从当年的“铜须门”事件到“网络暴力第一案” ,再到北京三里屯“优衣库事件” 。在这些网络暴力案件的背后,大量的年轻网民特别是大学生正在成为事件的推手和暴力事件的加害者。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上网,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难点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暴力 心理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新华学院素质教育中心课题,编号IFQE201526。 作者简介:沈跃龙,安徽新华学院思政部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6.06.111 一、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

2、表现 (一)制造或传播谣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渠道接收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然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很多信息无法验明真伪。在此情况下,受惑于信息本身的刺激性和冲击力,很多大学生会在尚未辨明真假的情况下将信息散播出去。从而出现一传十、十传百,成为网络谣言。 2(二) “围观”现象 围观现象主要指的是网民对具体的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物进行聚焦、关注和评论的行为,是建立在互联网物质架构和网络化逻辑的基础之上,以延伸的视觉形成的虚拟围观现象,围观者在网络空间对被围观者进行话语评判,有时围观者的行为会延伸至现实世界,从而对被围观者产生直接影响。 围观本身并不具有确定的危害性,甚至

3、在很多场合还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很多网络反腐中,正是网民们的“强势围观” ,让很多贪官因为一盒烟、一块表这样的细节而落马。然而,在网络暴力问题中, 很多受害者的个人隐私信息全部公之于众,而那些默默围观并指手画脚的看客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暴力事件的推手,让事态更加严峻。 (三)语言暴力泛滥 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互联网络上,以话语霸权的形式,采取诋毁、蔑视、谩骂、侮辱等手段,侵犯和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精神和心理的行为现象。 在近年来的诸多网络事件中,除了事件本身值得关注外,网民们大量地使用粗鄙之言也使语言暴力问题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不仅如此,各种暴力语言也开始蔓延于校园,致使大学生们之间的日常

4、交流中也充斥着大量的粗话、脏话。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低俗语言经过谐音等某些方式“处理”后,不仅变得容易被大家接受,甚至成为某些大学生标新立异、凸显个性的标签和资本。 二、大学生网络暴力产生的心理分析 (一)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的失调 3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大学是沟通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也是很多大学生离开父母,走上独立生活的第一步。由于大学生的身份优势、社会经验的缺乏、从小受到父母的宠溺以及受到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相对较高而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评价相对较

5、低。因此,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自我意识过剩,表现出的行为主要有:喜欢发号施令、逃避课程和集体活动以及不守纪律、漠视规则等。 然而,由于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失调,许多大学生并没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残酷的现实不仅没有积极回应他们的期待,反而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更多的挫败感和失望情绪。为了补偿和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失意,部分大学生会选择躲进互联网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他们可以“畅所欲言” ,打着各种正义的旗帜对他们认为的敌人进行“口诛笔伐” 。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他们几乎不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任何代价。渐渐的,网络成为了他们宣泄不良情绪的垃圾场,同时也成为了滋生网络暴力

6、的温床。 (二)领头羊效应 领头羊效应指羊群中有一只领头羊,当领头羊朝一个方向运动时,羊群就朝这个方向运动;当领头羊停下来时,羊群也就停了下来,这只领头羊成了羊群的示范。在群体中,人们为了获得他人的支持,无形中会夸大原本的倾向、态度,或者用夸张的语言、内容描述一件事情,其4结果会使行为变得极端甚至失去理智。而整个群体成员往往无法察觉这一点,反而会被这种夸张的激情感染,与之一起变得极端。 那么,人们为什么容易被这些极端的言论和思想所影响呢?认知心理学的原型理论告诉我们,观点和行为的极端化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最单纯的原型(无论好坏) ,尽可能排除了其他的干扰项,使人们能够更容易接受群体的思维方式和价值

7、观念。 比如,在诸多网络暴力事件中,几乎所有的事件描述都是充斥着煽动性的语言和夸大其词的言论。而大学生群体由于心智尚不完全成熟,极易被这些言语所打动,产生盲目跟风、偏听偏信,最终为网络暴力推波助澜。 (三)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受到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而产生的模仿、顺从的行为,俗称“随大流” 、人云亦云。生活在一定群体当中,人们总是免不了发生从众行为,这主要是由于人们不愿意承担犯错的风险。 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意见与多数人不一致时,第一反应往往会去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省,而不是充满自信的据理力争。反之,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是大多数,则会充满自信地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鲜明地展现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从众心理

8、并不鲜见,比如“中国式过马路”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对于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们,从众心理更是自始至终的存在着。恋爱从众、消费从众、入党从众等等,这些都是年轻的大学生们每天必须经历和面临的真实状况。而在网络暴力事件中,由于网友们的评论、发帖几乎都是一边倒的对被害人实施语言攻击。那么,5对于不明真相的大学生来说,真相本身已经不再重要,只有跟大家一起发帖谩骂才是正确的行为方式。 所以,网民们特别是大学生网民们在从众心理的影响和控制下,让网络暴力持续升级并最终酿成恶果。 (四)社会流瀑效应 一般来说,群体的人数越多、相似程度越高(如都是学生、抱有相同或相似的价值观等) 、环境压力越大,社会传导越容易

9、出现。桑斯坦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社会流瀑效应。流瀑效应是一种社会性趋同心理,当流瀑发生时,信念和观点从一些人那里传播到另一些人,以致许多人不是依靠自己实际所知,而是依靠别人持有什么想法。 因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流瀑效应有时能让群体成员进入一种类似被催眠的状态,从而丧失了理性思维的能力。 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便是流瀑效应的结果。近年来,网络谣言频发。尽管国家已经立法规范,但仍然无法阻止谣言的肆虐。在诸多的网络谣言中,明星“被去世”的谣言所占的比重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金庸老先生已经“被逝世”20 多回。虽然我们无法确定这些谣言是出于某些商业目的还是个人无聊,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谣言在传播过程中,大量“

10、不明真相的人民群众”在背后推波助澜。 由于从他人那里得来的信息可能是错误的,因此流瀑效应可能会引发群体成员走向一种失控的极端状态,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混乱。 三、大学生网络暴力的预防措施 (一)政府要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立法与规范 6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家尚未出台打击网络谣言的专门法律。但是,随着网络谣言等不实言论的甚嚣尘上,政府也开始重视并整顿公民的网络行为,开始了打击网络谣言的司法尝试。 比如被誉为“网络谣言第一案”的秦火火获刑三年,标

11、志着政府打击网络谣言的决心和魄力,也彰显着一个法治国家应有的态度和准则。现实社会要有法律来保障,虚拟的网络空间也应该有法律来守护。只有把网络行为纳入到法治建设的轨道中,才能使每一个网民在公平、健康和安全的环境中享受网络资源。 (二)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很多大学生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会随之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令人担忧的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其学习生活的重要阻力。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一个可以宣泄不良情绪的渠道。但是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相对无规则性,这种宣泄会使负面情绪和情感快速传播,从而更加不利于大学生健

12、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作为学校,除了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要求之外,还要特别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可以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课程,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调查或者访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正能量充满7学生们的课余时间。 (三)大学生要理性上网,自觉抵制网络暴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互联网已经不仅仅是一项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了。年轻人越来越习惯于用互联网交友(微信、微博等) 、用互联网学习(慕课、微课等) 、用互联网购物(天猫、京东等)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面对网络世界中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由于经验的缺乏、

13、理性的缺失和法律意识的单薄,大学生们不仅很难辨别其中的真伪,甚至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成为网络暴力事件的推动者。 因此,理性上网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要在网络生活中自觉提高认识,对于未经证实的消息绝不偏听偏信以及转发传播;对于网络谣言自觉抵制并依法举报;对于网络暴力的恶语中伤做到不跟风、不参与。只有参与网络生活的每一个人理性上网,网络暴力问题才真正有可能避免和杜绝。 注释: 静恩英.网络围观的界定及特征分析.网络传播.2011(8). 缪锌.网络语言暴力形成原因透析.人民论坛.2014(35).167-169. 参考文献: 1孙科炎、詹燕徽.群体心理学.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2康丽洁.网络暴力对公众道德观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新闻世界.2015(7). 3鲍文强.试论网络暴力现象.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84黄少华.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研究.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5邓晓霞、王舒怀.对“网络舆论暴力”说“不”!.人民日报.2007(16). 6旷芳.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成因及引导策略探析.学理论.2012(15). 7聂培尧、孙玫、文卉.“网络暴力”对大学生的危害及对策.当代教育科学.20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