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宏观经济中的“五行”规律初探摘 要:“阴阳五行”是一个道术兼收并蓄的哲学科学体系。 “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与宏观经济活动中的“大众消费、金融、市场投资、外贸出口、公共投资和消费”五个重要环节的内涵有着十分契合的对应关系;并且可以抽象归纳为五种类型的广义经济消费。这两者中的诸要素(环节)均遵循“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运行规律。在宏观经济的把控和驾驭过程中,只要充分理解并科学运用“生克制化、乘侮胜复”的“五行”规律,就能使其五个重要环节始终处于合理的平衡状态并健康发展。以“阴阳五行”理论观照并应用于宏观经济的研究和实践,应该可以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意象思维;宏观
2、经济;对应关系;平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F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 (2016) 02-0005-xx An Initial Attempt on Macro-economy Study Using the Theory of Wu Xing LIN Zuo-ming (China Aviation Industry Corp,Beijing 100022, China) Abstract: the theory of Ying Yang (the two opposing forces in nature) and Wu Xing (five elements, i
3、.e. metal, wood, water, fire, and earth) is the Taoist philosophical 2system of taking in everything that is diverse in nature. The five elementswood, earth, water, fire and metal are the very equivalents to the five crucial sectors in macro economy-“mass consumption, finance, market investment, for
4、eign trade and export, public investment and consumption”, and can be abstracted as five subdivisions of general economic consumption. The elements (sectors) in Wu Xing (macro economy) observe the natural law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mutually fostering and promoting”, “containing and reducing”. If w
5、e can fully understand and act appropriately on the rules of “Wu Xing” ?C“internal balancing and containing, irrational overcoming and counterproductive acting” between the five elements, we are able to maintain the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five sectors in our macro economy and have them develop in a
6、 healthy fashion. Applying the theory of Ying Yang and Wu Xing to macro- economic study and translating it into practical efforts enable us to contribute to Chinas economy and the world economy as a whole. Key words: the theory of Yin Yang and Wu Xing, macro economy, equivalent, balanced development
7、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既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又揭示了事物进化发展的规律。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提出3了“阴阳”概念。将阴理解为信息态,阳为物质态,则这就是最早承认存在自然信息的彻底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阴阳五行”理论开创了中华民族特色的意象思维方法,它既是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但又不仅限于形而上的思辨。古代以来,不但在天文、地理、农业、医学和工程等自然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甚至对政治、兵法乃至文化艺术等社会科学领域也多有影响,并且作为道德准则来遵循。 尚书在甘誓这一篇中记载,违背五行规律(“威侮五行” )应该作为奉天意讨伐消灭的理由(“天用剿绝其命” )1。由此可见,
8、“阴阳五行”自古代以来,就是中华文明所尊崇的一个最具根本性的科学规律和社会道德准则。 “阴阳五行”是一个道术兼收并蓄的哲学科学体系,并且在诸多领域的应用中,体现出了纲领性导向的重要特征。其理论博大精深,是描述和指导人类历史文明进化的最重要哲学科学理论体系。然而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一个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科学体系,却鲜有在经济领域中应用。本文试图以“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来描述和解析宏观经济活动规律,从而填补“阴阳五行”理论在经济领域方面应用的空白。 一、 “阴阳五行”理论于宏观经济研究中的意义 周易系辞中指出:“一阴一阳之谓道”2。在我国远古,从伏羲作出先天八卦图腾,及出现河图洛书开始,就确立了
9、阴阳的概念,并指出这样的阴阳转化规律是宇宙运动发展的大道。伏羲提出的先天八卦,是一个严谨周密的理论模型,既有二进制数学的定量描述,又有对立统一两种态势转化的趋势性描述。也许,当年伏羲的这个旷世稀有的模型,一开始仅仅是用来描述天文规律的,但是随着周文王姬昌提出后天八卦4以后,天人合一的理念被确立起来,以阴阳变化为核心的理论成了一个全息性的理论体系和模型;八卦和隐于先天八卦模型中的第九卦介卦(人)3结合后生生不息,推演出六十四卦,并开始被应用于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关的一些重要领域。 如果说“阴阳”是“阴阳五行”哲学科学体系的总纲,它反映了事物均有阴与阳两个元素所构成,这两种要素存在着对立,互根(相互
10、依存) 、消长和转化的运动规律,这是一种辩证的相互关系,阴阳在辩证运动中共为一种状态。那么“五行”就是“阴阳五行”这个科学哲学体系的最基本分目,它在“阴阳”的框架之下,进一步将事物发展运动变化的状况,细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要素。 尚书在洪范一篇对“五行”作了形象的描述,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根据这样的特性, “五行”在实际应用中演化出了重要的“生克制化”和“乘侮胜复”的规律。并且以这“五行”的“相生相克”和“相乘相侮”规律清晰地揭示了容介态的理念。 特别是“阴阳五行”的理论始终以变化运动着的象态来把握
11、事物的本质,这一点和西方的科学体系只关注物态的思维是大为不同的。近代西方的哲学思维受牛顿力学体系机械唯物论的逻辑影响,在关注具体物态的基础上,力图描述出事物定量的线性变化趋势;而中国的“阴阳五行”意象思维,则立足于全局综合辩证的把握,注重事物的象态特征,有效地了解事物相辅相成及突变转化的内在关系。而在这方面,西方直到量子力学诞生后,才开始由见物不见态的思维窠臼中逐步跳出来。可5以这么说, “阴阳五行”的意象思维及理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破除了只见物、不见态的谬误,创立了事物在运动变化中以态而生存发展的重要观点,在世界科学、哲学史上确属难能可贵。 以“阴阳五行”的应用而言,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医。由
12、于“阴阳五行”与周易理论有着紧密联系,自古以来就有“医易相通”之说。而且“阴阳五行”在中医的应用中,以“木火土金水”对应解析人体的脏腑经络,推演判断人与生活环境以及气候变化条件互动,并且给出了专门的术语进行描述。比如以“生、长、化、收、藏”来表示“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这“五行” 。实际上“五行”之间相生就是容介进化,相克则是容介退化。例如“火”这个要素的进化发展,如果不容纳入“木”的信息介质是形不成“火”的进化发展的。在阴阳“五行”理论体系中,任何要素之间都不是孤立存在,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我们把这样一种辩证的意象思维理念,如果应用于宏观经济研究当中,显然强于机械唯物论逻辑的作
13、用。西方的经济学在机械唯物论的逻辑指引下,不得不大量借用数学工具对经济活动进行描述,这在早期的研究中是有作用的,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尤其是随着经济活动中,虚拟价值的大量出现,并且虚拟价值大幅超过实物价值以后,数学工具在描述这样的活动中,逐渐显得力不从心,越来越难以胜任。因此,张维迎在新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现在很多人做经济学研究,你问他为什么那么假设,他说不这样假设数学上没法处理。这就是本末倒置,削足适履。数学固然要用,但使用数学是为了研究经济学,而不是为了让经济学去迎合数学。经济学要真正进步,一定不能被6数学所束缚。 ”4当数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研究已经出现明显局限性时,我们非常有
14、必要从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找回有效的哲学科学理论工具,而这正是“阴阳五行”的哲学科学理论体系。 二、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五个环节及其与“五行”的对应关系 何为经济,古今中外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和定义,但绝大部分研究者的认识,都把关注点置于财富的生产和流通等环节,而忽视了人之所以需要进行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为了自己消费,而并非其它什么别的目的。比如有不少的观点认为,经济活动就是人们为了创造财富进行合作,或者进行交易等。实际上最初始的经济行为未必需要两个人以上的合作,也未必一定要交易,更不存在凌驾众人之上的所谓资源(财富)的分配等等。 例如,在上古时代的原始人类,一觉睡醒之后出去觅食,满山的瓜果,肚子饿了
15、摘来就往嘴里塞,既不需要与别人合作,也不必和别人交易,更轮不到别人对自己摘到的瓜果作安排。所以经济活动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素是人的消费。马克思精辟地指出:“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的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 ”5经济学最需要研究的就是人们的消费,除此便是舍本求末,不得要领。其实人的消费是很弹性的,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食物多时吃饱点,食物少时少吃点,这应该是一种正常状态。所以人的基本消费,往往是能屈能伸的,这一点很像“五行”中“木”的秉性。 假如上古时代有一个人生活在某个山头上,这个人在北山坡葡萄挂7果成熟的时节外出觅食时,通常不会摘下一颗葡萄吃一
16、颗,应该是把一串葡萄一起摘下来,当然也不需要蹲在葡萄树藤下吃,可以把一大串都带回所住的山洞里,慢慢品尝享受。当这个人吃了大半串葡萄以后,肚子吃饱了,不会把剩下的扔了,可以晒干储存起来,肚子饿了再吃。这时储蓄的经济活动出现了,储蓄财富是今天金融活动的最原始基因。 当储蓄葡萄的人所储蓄的葡萄干越来越多,发现隔壁山洞的另一个人却储蓄了很多生长于南山坡的柿子晒成的柿子饼,于是就可能萌发了用葡萄干交换个柿子饼来尝尝鲜的想法和行为,这种情况下交易活动才出现。可见交易的基础是自己消费后仍有剩余,并储蓄起来后才可能发生。如果说储蓄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金融活动,那么交易活动是在金融活动之后,或者说交易活动是金融活
17、动之后的从属行为。今天,金融活动已经发展得十分成熟了,某种意义上说,可以认为金融是继自然人消费之后整个社会经济所共同需要的一种消费。很长一段时间来,经济学一直是把交易作为经济活动的重点来研究,但如果由此而忽视了消费这个最先与人发生关系的环节的话,则就确实很值得商榷了。 不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消费有节余之后,所生成的重要经济活动环节是储蓄,即最基本的金融活动发生了,这个金融活动是由个人消费生成的,所以它符合“五行”中由“木”所生的“火”这个要素的生成条件,并且金融的属性在经济活动中确也有升腾向上的特质,可以说与“五行”中的“火”属性很一致。 当然交易活动的出现也是很重要的。交易活动出
18、现后使人类明白了,自己只要专注于一心一意摘葡萄晒葡萄干,或一心一意摘柿子晒柿饼,然后再通过交易就8可以同时吃到柿子和葡萄,也就是说交易的出现形成了市场。市场能够互通有无,配置资源。人类最早的配置资源是自发的市场经济,而并非凌驾于这两人之上的计划经济。有了市场,通过交易可以使人类只从事获得某一种食物的工作,却能够两种以上的美食都享受到。当人们专注于更高效率地获得某一种食物时,这个时候生产性的投入就发生了。这种投入是因市场而生,也可以称之为源于市场的生产性投入,这样的生产就是商业生产。生产活动的结果可以实现更多的储蓄,并且以所储蓄的东西通过市场去换取自己需要的其他东西,便是市场性投入的商业生产诞生
19、的缘故。今天我们所定义的商业生产是由企业来承担的,商业生产的投资也就是市场(企业)投资。 如果我们假定这两个山洞不是住着两个人,而是住着两家人,每个家庭类似于一个企业,那么一个家庭(企业)投入全部精力去摘葡萄,另一个家庭(企业)投入全部精力去摘柿子,这样的投入就是企业(或市场性的)投入。换成今天的眼光来看,在有了金融活动出现之后,必然会出现市场(企业)的投资。所以在经济活动中,当个人消费和金融这两个环节出现之后,就会出现市场(企业)投资的环节。而这个市场(企业)投资环节是由金融发展后催生出来的,所以这个环节可以对应“五行”中由“火”所生出的“土” 。在“五行”中, “土”有承载万物和耕耘收获之
20、意,所以它和经济活动中的“市场(企业)投资”这个环节有着共同的属性。 我们继续假设,住着摘葡萄和摘柿子这两家人的山头在东面,称之为东山。东山遥相而对的还有一个西山,西山上也住着两户人家;一户9专业摘采西山北坡枣林里的枣子,一户专业摘采西山南坡核桃林里的核桃。他们也和东山那两户人家一样,相互交易,互通有无,在有了足够多的储蓄后,就更有能力增加投资,提升生产力。这两个山头的人们,在生产能力迅速发展,所摘的果子越来越多时,就会想到把交易的范围扩大到两个山头之间,希望把剩余的果子卖到另一个山头去,这个时候外贸出口就出现了。随着外贸出口的发生,两个山头之间有时贸易是均衡的,也有时会不均衡。假如东山对西山
21、出现贸易顺差,按今天的话说就是出口创汇了。由此可见,出口现象的出现是在市场(企业)投资发生以后,当生产规模扩大了,不仅满足本山头的需求,而且还有能力用之与另一个山头交易之后催生而出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外贸出口具有由“土”所生的“金”这个要素所生成的条件。 当东山通过出口创汇积累了财富以后,东山就会用出口所获得的多余财富进行公共设施投资,比如修一条从山洞居住区通往山坡果林里的便道等,这个便道修成后,使这个山头上的人们更方便去摘采果实供自己消费。这条便道是整个东山头的人共享的,这在今天来说就是所谓的公共(政府)投资和消费。而这又是在出口创汇之后才有能力进行的,所以是由外贸出口所生成的一个新的
22、经济活动环节,那么这就符合由“五行”中“金”所生之“水”这样一个要素产生的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个上古时代,东西两个山头经济活动重要环节的逻辑链条。即人们的经济活动首先是个人消费(木) ,如果在获得消费资源供个人当下消费后还有节余的话,则以后就是储蓄(金融)了。储蓄(火)起来的资源对于这些人而言就是一种财富,当储蓄的财10富足够多,就可以有些人不再日复一日去摘果子,而是抽出精力再挖一个供居住的山洞,为增添人丁做准备;当人丁兴旺时,可以摘采更多果子或储蓄更多的财富。而这个挖新山洞的活动环节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市场(企业)投资(土)了,这种投资的目的是形成更大规模的生产,创造越来越多的财
23、富。当财富多得足够卖到另一个山头去的时候,外贸出口(金)这个环节就出现了。外贸使整个山头获得更多的财富时,就有能力投资一些诸如便道这样的公共设施,而这些共享的便道一经使用后,就使人们到山坡上去采果子更方便了,个人消费能力也可以大大提升。所以“公共(政府)投资和消费”这个具有“五行”中“水”的属性的要素,又回过头来促进了个人消费的进一步发展。 这样一个逻辑链条揭示了在经济活动中,个人消费环节(木)促使了储蓄(金融)环节(火)发生,金融促使了市场(企业)性投资环节(土)发生,市场(企业)性投资则又促使了外贸出口环节(金)发生,外贸出口又有助于公共(政府)投资和消费环节(水)发生,而公共(政府)投资和消费会进一步促进个人消费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这五个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了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与“五行”相生的规律相吻合。所以,在宏观经济活动中,也有“木、火、土、金、水”五个环节要素。 三、经济活动中“五行”诸要素相生规律的分析 通过上述最原始的经济活动例子演绎,在整个完整的经济活动中,有五个重要的环节,并且可以抽象定义为广义的消费活动。虽然交易也是经济活动中很重要的环节,但是这个环节并不使财富被直接消耗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