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的瓶颈.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99031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医疗的瓶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互联网医疗的瓶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互联网医疗的瓶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互联网医疗的瓶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互联网医疗的瓶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互联网医疗的瓶颈【同质化、付费难题、难以深入医疗核心领域,井喷之后的互联网医疗面临诸多挑战。 】 埃森哲去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美国 51%的数字医疗创业企业在头两年内失败了,而另一项统计数据显示,1994 年到 2009 年之间,创业公司在同一时段内的总体失败率大概在 20%到 26%之间,可见数字医疗创业的失败率远远高于整体。 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医疗来说,2016 年是转折年,仅仅上半年国家就陆续出台了多条对行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或通知,涉及在线问诊、网售药品、大数据管理等多个行业方向,许多业内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影响。由此开始,在经历资本热潮又熬过资本寒冬之后,互联网

2、医疗行业内的企业呈现出一片踏实耕耘的态势,今年的行业低调得多也务实得多。然而,在过去两年涌入互联医疗领域的创业项目中,很多都已经偃旗息鼓不复存在。在由互联网医疗中国会主办 reMED2016大会上,独角兽工作室创始人刘谦表示,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面临的瓶颈很多,包括同质化、付费难题、难以进入医疗核心领域等。 高度同质化 刘谦表示,据统计,目前市面上活跃并不断更新的移动医疗 APP 超过了 1200 款。然而分析发现,其中有四分之三都只在做三件事,一是网络问诊,如 365 健康医生、39 问医生、春雨医生等;二是挂号支付陪诊,2如挂号网、就医 160、就医 120 等;三是医患随访,如贴心医生、随

3、访助手等。然而,美国的移动医疗却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在线问诊、医生上门、慢病管理、医生社区、患者社区、医学数据可视化、医生预约、医疗服务比价、肿瘤云决策平台、用药追踪器、术后管理、云电子病例、医院移动通讯方案等多个类别,且分布均匀少有扎推现象。刘谦认为,如果中国的移动医疗继续做如此雷同的服务,他们很难活下去。 高度的同质化不仅瓜分了有限的医生和有限的选择互联网医疗的患者,更容易让竞争出现一些无序甚至弄虚作假。以医生社区工具类 APP为例,独角兽工作室今年 4 月份的调研发现,许多官方公布的数据存疑,某些 APP 的官方公布的用户数甚至是下载数量的两倍。此外,在医生社区中,前 1%客户贡献 35%

4、50%帖子,前 5%用户贡献 50%到 75%帖子。这就意味着绝大多数用户虽然是真实的注册用户但是却非常不活跃。 付费的终极难题 在刘谦看来,付费也是互联网医疗的一个终极难题。在慢病方面,糖尿病的需求很大,因此涌现了很多糖尿病管理的 APP。但实际上,这些APP 很少有人用,其根源在于没有人为费用买单。 数字医疗的付费意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商业保险,医院,和用户。他们共同的诉求是获得即刻的效应。比如,对于商业保险来说,大部分号称可以增加用户锻炼和改善饮食,或者疾病管理的移动医疗工具都太间接,对用户的影响和最终在医疗上带来的效果无法量化,对改善健康的效果更是无法直接衡量。因此,这些工具被越来越多

5、的保险公司作为增加品牌力度的方式以及营销工具,靠这样的目的去支撑一个创业公司3的快速成长是不可能的。 而对于医院来说,大部分数字医疗项目都太间接,太不专业了。很多偏向服务的项目期待医生去学习并使用这些新工具,而他们忽略了一点,医生即便在美国,也没有太大的精力去适应新的工具,何况这些工具和治病并没有直接关联,更无法要求医生有条理地使用工具进行慢性病随访、诊后管理、病人互动等。医生就算会使用这些工具,可能也只是针对一些老病人和特殊病人,而这些小批量需求是无法支撑一家创业公司的快速成长的。如果要想让医生或医院买单,直接的理由就是为他们省钱,这也就是为什么移动护理、ICU 移动管理、心脏病专业监测等项

6、目可以获得 B 端买单,因为这些项目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直接为服务方省钱。 企业客户的支付理由同样直接。远程医疗能够更好地帮助员工看上病而且价格低,这和建立员工诊所的道理类似。因为美国很多大企业采用的是自保模式,自己承担医疗开支的风险,因此企业客户有非常迫切的理由去使用最经济有效的医疗服务,降低员工的医疗开支。 难以进入核心领域 从流程来看,患者就医过程可以分为健康管理、自诊、自我用药、导诊、候诊、诊断、治疗、院内康复、院外康复等 9 个环节。目前,围绕不同环节,各大互联网医疗企业推出了不同的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例如挂号网提供挂号服务, “E 陪诊”提供陪护服务, “春雨医生”与“好大夫”则

7、旗帜鲜明地提供健康咨询服务。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主任科员范晶表示,这些互联网4健康模式都是在医疗的外围帮助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和流程优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医疗服务。挂号网创始人廖杰远也表示,目前中国互联网医疗还在医疗外围打转,尚未切入到医疗的核心领域。虽然在外围打转可以规避很多的政策束缚和法律风险,但互联网医疗企业很难实现线上健康管理与线下医疗服务的闭环,由此很难获得用户的就诊和用药信息,盈利空间也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互联网医疗企业不约而同地选择开诊所作为突破口。 从去年开始,互联网医疗企业纷纷将业务下沉,开设线下诊所,其战略意义并不仅在于完善医疗服务闭环,更重要的是通过诊所在现有

8、法律法规框架下,进入医疗核心服务。以挂号网的微医诊所为例,一旦诊所正式运营,理论上讲其微医平台的所有医生都可以将微医诊所作为多点执业注册地,随后再在微医平台开展包含诊断在内的远程医疗服务。这样挂号网通过微医诊所,不仅可以实现诊所对医院的远程医疗会诊,还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在线医疗服务,并且完全符合目前的政策规定。 变现困难 对于互联医疗变现这个问题,有观点认为现在并不应该考虑变现问题。国寿控股有限公司自身投资经理陈锦浩认为,变现是价值的结果,很多无论是传统的还是互联网企业、数据性的公司,如果从一开始就考虑如何去变现,往往变不了现。考虑某一个特定的服务,某一个特定的病种,怎么把产品做实,怎么把医生跟

9、病人、医生跟医院能够连接起来,这是作为创业者应该考虑的。 以挂号网为例,据了解,从 2009 年筹备创立到 2013 年,4 年多时间5里面一分钱收入没有。2013 年开始考虑要产生收入,产生收入还不是利润,只是收入补贴一下。从 2014 年开始,最新的一笔收入是和泰康保险一起的合作,泰康推出商业保险,挂号网作为服务提供方,保险公司分一些收入给挂号网,这是挂号网第一笔收入。 好在互联网医疗遭遇的变现困境得到了资本的理解,目前投资领域对互联网医疗的变现并不着急。弘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翁怡诺认为,互联网是一个长期的需求。风和投资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吴炯认为,投资互联网医疗领域要有很多的耐心,因为互联网先要投入很多资金建起来,然后再慢慢的变现。但是从后期来看,给投资人的想象空间还是非常广泛的,他同时认为,未来商业保险将会是互联网医疗领域最主流的变现方式。然而,通过商业保险的模式变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经济信息综合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