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徽风皖韵藏绿意 碧水青山变金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 早在 2013 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 “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 。 有了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理念,各地如何利用当地的资源、区位等优势实现绿色发展,又面临怎样的困难和问题?新华社党校 2015 年秋季学期处级干部进修班一支部在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和南部的宣城市就此问题进行调研。 六安位于大别山北麓,江淮之间,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宣城是皖东南地区政治
2、经济文化中心,地处苏浙皖三省交汇区域。 调研组一行 9 人在六安市裕安区、金寨县、霍山县和宣城市宣州区、绩溪县、泾县等地实地考察生态环境保护,走访企业、家庭,与数十位当地干部群众座谈。 一、六安:欠发达地区“向绿色要发展” 六安市在安徽面积列第一,人口列第二,区位上又紧靠省会合肥,然而 2014 年 GDP 排名却位列第九。六安市当前的人均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结构、城镇化率、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良好的生态是建立在“欠发达”基础上的,长期来2看,这样的绿色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六安市提出了“向绿色要发展,向发展要绿色”的理念。 2014 年初,六安市成立了书
3、记、市长领衔的绿色发展指导委员会,下设四个领导组,并成立市绿指办,设在市发改委。同时,该市实施了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总体规划和六安市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 (一)生态补偿机制保护青山绿水 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文明制度的一种创新,流域上游一般是贫困山区,担负着保护水源生态的重任,放弃了许多发展机会。大别山区水库,是下游千万亩良田和合肥等大中城市的水源地,实施生态补偿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水环境。 六安境内有六大水库,七条河流,该市启动实施了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从 2014 年起,省级每年设立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 2 亿元,其中省财政出资 1.2 亿元,合肥市出资 0
4、.4 亿元,六安市出资 0.4 亿元。补偿资金专项用于流域水污染防治等方面支出。 六安市环保局副局长郑运刚介绍,全市通过乡镇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取缔投食性网箱养殖、取缔上游采砂等措施对水源地进行保护,使水库水质常年达到或优于地表水 II 类标准。 参照新安江流域“亿元对赌水质”的设计,合肥六安两市以淠河总干渠罗管闸为跨市界考核断面,若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下游合肥市将 0.4 亿元拨付六安市,否则相反。根据安徽省环保厅 2014 年罗管闸省控断面监测数据测算,补偿指数小于 1,合肥市补偿六安市。 3(二) “一片绿叶”促发展 为推动经济发展“绿色化”的概念具体落地,六安大力推进建设六安茶谷、淠河
5、生态经济带等项目。 六安是名茶六安瓜片的产地。六安茶谷是六安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具体抓手和重要阵地,六安把茶谷建设作为区域性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 茶谷将茶叶、毛竹、石斛、油茶等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休闲旅游、健康养生融为一体,打造产业谷、生态谷、旅游谷、养生谷、富民谷。 茶谷产业突出茶业主题,扶持重点企业,着力打响六安瓜片等六安茶叶“五朵金花”品牌,统筹发展毛竹、石斛、油茶等特色产业,并且瞄准未来绿色发展高端和热点,发展会议经济。 目前茶谷建设初具规模。位于裕安区独山镇的六安瓜片茶主题公园,占地 4300 亩,茶叶面积 2200 亩。调研组看到目前已建成六安瓜片茶体验馆、环园骑行步道、梯田
6、花海等设施,公园致力于打造成中国茶叶文化第一公园。 调研组参观了位于六安茶谷核心区金寨县麻埠镇的齐源茶谷小院,该园以六安瓜片观光、采摘、体验为特色,建有茶园观光、茶叶采摘、生产体验、栈道品茗、茶客接待、就餐住宿等若干生态体验区。茶谷小院占地 15 亩,建筑面积 1200 平米,有六安瓜片加工车间 5 间和一处加工体验园。像这样的茶谷小院在茶谷范围内有 35 家,300 多名茶农就地解决就业。 (三)光伏扶贫“绿色化”精准扶贫 4六安市扶贫办介绍,作为欠发达地区,六安还有 66 万贫困人口,514 个贫困村,主要分布在水库库区和深山区。 金寨县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大别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7、,被安徽省政府列为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 金寨县从 2014 年 2 月 10 日起开始实施千户 3kw 新能源光伏发电扶贫到户项目。 金寨县梅山镇小南京村 74 岁的农民赵家海告诉调研组,他患有心脏病,家境贫穷,县里把他确定为光伏扶贫的对象,给他家的房顶上安装了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出的电除了家庭自用,多余的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高于市场价收购。 这一套光伏电站设备成本 2.4 万元。赵家海说,政府拿 8000 元,光伏企业赞助 8000 元,他自己拿 8000 元。这是金寨县光伏扶贫的基本模式。 像赵家海家一样,2014 年,全县共有 2008 户贫困户安装了分散式光伏电站,每户年均增收 30
8、00 元。2015 年进一步扩大光伏发电工程,到 6月 30 日完成 6733 户光伏扶贫电站建设。 在小南京村,调研组还看到另一种光伏扶贫的模式信义光伏农业生态园。该项目是安徽省“抓金寨促全省”扶贫开发工程重点支持项目,由香港上市公司信义集团投资 18 亿元,建设 20 万平米光伏农业智能温室大棚和 180MWp 光伏地面电站。 项目年发电量 2.2 亿度,发电年产值 2.2 亿元,加之规模化的种植、养殖收入,年产值近 3 亿元,年提供税收 3000 多万元。同时,该项目也5促进了就业富民。项目流转了 781 户农户承包经营的滩涂地,每年每户从每亩土地上获得净收益 650 元,这个项目还可提供 700 个就业岗位,带动周边 200 多户农户稳定增收,平均每户收入可达 2 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