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阶段引导思路下的贫困学生帮扶模式探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99628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分阶段引导思路下的贫困学生帮扶模式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分阶段引导思路下的贫困学生帮扶模式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分阶段引导思路下的贫困学生帮扶模式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分阶段引导思路下的贫困学生帮扶模式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基于分阶段引导思路下的贫困学生帮扶模式探究【摘 要】 大学困难生群体的帮扶已经成为高校助困工作的焦点。针对困难生个体的差异助其心理脱贫,帮助其成长成才是助困工作的主要矛盾。结合实践中典型案例的研究,从中总结相关思路与方法,对实现育人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困难生 感恩教育 心理脱贫 一、案例背景 刘赛(化名) ,女,浙江绍兴人,自动化专业。出生于浙江绍兴普通农村,父亲的乙肝,母亲的糖尿病,弟弟的湿气和白癜风,使该家庭承受重大的压力。家中一场大火更是使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一家人陷入困境。通过学院学校的相关资助,学费生活费已经能基本覆盖。在某次辅导员谈心谈话中发现该生对其大学生活存在困惑。

2、 二、问题本质 通过与其本人的多次聊天,以及深入寝室通过与其寝室成员的沟通交流,发现该生由于生活上的压力产生了不自信的表现,希望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中,造成了学业上的压力。通过积极引导其走出自我认知的误区,找到其提升该生自信力从而促其成长成才是问题的关键。 三、解决思路 经过与刘赛的深入交流发现其上高中的时候,因为成绩突出,同时被好几所高中所提前录取,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退而求其次选择了2有“全免学费”和“优秀奖学金”奖励的高中,该生平时努力刻苦,积极上进,因此有很大的可塑空间,同时该生在高中期间就有志愿服务经历,懂得在被帮扶的过程中回馈社会。因此采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解决思路,转移

3、注意力,提升自信,促进其成长成才。 (一) 、一个中心即以分阶段引导为中心。 分阶段引导应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在贫困生大学入学初期了解其初高中时期的大致情况,兴趣点所在,鼓励其在大一大二时期积极参加学生活动,丰富大学生活,发挥所长。大三大四时由于大学初期奠定的基础,有了更多选择的机会,着重挑选一两个领域专长进行发挥。 (二) 、两个基本点即为以感恩教育、助其心理脱贫为基本点。 以感恩教育为基本点促其成长成才。首先是加强思想引导,树立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在学生寝室办公室两点之间,在辅导员与其谈心谈话的过程中传达这种感恩意识;其次是开展主题教育,增强贫困生的感恩意识。在各班级开展资助相关的主题教育

4、,不但能够让贫困生了解资助信息,明确资助意义,而且有助于唤起贫困生的感恩之心,树立感恩意识;再次,依托校园文化,结合我院“冬季送温暖”活动、 “勤工之星”评选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感恩教育,使学生在活动中蓄情、在生活中践行、在文化中熏陶。 帮助学生心理脱贫要依托于学院学校的各大平台,不仅在学业上督促其进步,更是要让其找到自我价值的支点,在热爱的学生工作或社团、社会实践中找到个人的价值,从而提升自信,以更加饱满的姿态对待生活和学习。 3四、实施办法 (一)注重分阶段引导,了解其兴趣所在。在大一、大二期间注重该生基础知识的稳固。定期了解学生学习和工作情况。 (二) 、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

5、其积极参加志愿活动。 (三) 、提前督促该生做好职业规划,将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 五、案例效果 通过分阶段引导帮助该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该生在大一大二期间稳固学业,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且积极参加各类学生活动,获优秀学生奖学金两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两次,陈冰心奖学金一次。曾担任班级团支书、党员志愿服务队副队长、校舞蹈队负责人、13 电气 5 班班助。最终选择读研,通过该生努力获得推免资格,保研至本校研究生。 通过感恩教育、助其心理脱贫,该生提高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踊跃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大学四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间已达 180 多小时,在学校红十字会流动车辆鲜血活动中,共献血三次。在大二暑假,

6、该生组织了去贫困地区的支教活动。曾获“杭州市关爱农民工优秀志愿者” 、“杭州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同时该生曾担任机械学院电气类学生第一党支部副书记,主持召开党支部的各种会议,代表支部在学校党支部创新比赛中获得创新奖,并组织支部去金华参加“凝聚正能量,共圆中国梦”活动;组织支部成员去雷锋文化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2013 年被浙江省团委授予“浙江省青年文明号号手”称号。 六、相关启示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队伍中的“弱势群体” ,应帮助到他们找到自4己的优势,并把这一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因此分阶段引导他们尤为重要,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促其成长成才。 从某种程度而言,贫困生经常被定位为

7、被施恩的地位,在对他们进行帮扶的过程中,对这一群体进行感恩教育意义重大。被施恩者的角色是暂时的,在力所能及的领域,他们也能反馈社会,成为一个为社会服务的人。将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与提高贫困生自信自强意识相结合,既能深化贫困生感恩意识又能让他们在实践中更加肯定自己,将生活中遇到的不如意所产生的自卑情节有效转移,了解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对生活的热情,用更加饱满的姿态回馈生活和学习,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李小云,唐丽霞,许汉泽.论我国的扶贫治理:基于扶贫资源瞄准和传递的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04) 2 方劲.中国农村扶贫工作“内卷化”困境及其治理J.社会建设.2014(02) 3 张莲.浅谈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脱贫J.知识经济.2014(03) 4 王美琐,覃焕昌.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表现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0(14) 5 苏云升.论我国高校贫困生精神助困的关怀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05) 作者简介:吴哲萍(1993)女,汉,浙江衢州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 级研究生,财务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