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掘金千亿医疗产业链近两年,资本市场对智慧医疗的热情日渐高涨,不仅一些地区政府专门设立了智慧医疗基金,包括 BAT 在内的互联网巨头、创投资金以及上市公司都积极从医疗信息化、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布局智慧医疗。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千亿元。 千亿智慧医疗市场引资本聚集 2015 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 年-2020 年) (以下简称纲要 )提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 从纲要的内容看,涉
2、及智慧医疗的领域包括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移动医疗,远程医疗等。但目前,智慧医疗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医疗器械设备、医疗信息化、可穿戴设备、移动医疗 APP、医药电商等都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艾媒咨询资深分析师蒋一帆对经济记者表示,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逐步达到信息化。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也告诉经济记者,智慧医疗是信息技2术、医疗技术进步的产物,代表着医疗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智慧医疗的内涵很丰富,其核心在于从传统医院线下模式转变到以物联网和互联网为基础的线上模式,具有信息化、智能
3、化、创新性等多个特点。 ” 传统的医疗产业分为 3 个层次:提供医治、医药等服务的核心层;提供健康生活、健康管理以及健康服务的中间层;提供医疗保险等服务的外围层。清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刘跃对经济记者称,所谓的智慧医疗,不仅要促进各层级内部的服务效率,更要打通各层级之间的壁垒,利用技术手段、模式升级手段充分调动各细分领域的资源,使之在同一平台上实现网络互联,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实际上医疗服务最核心的就是诊断和医疗。艾瑞咨询分析师秦泽西表示,在人工智能层面,对于既定的诊断做了一些专业化或标准化的操作,把一些诊断所需要的数据或信息收集起来做成一个数据库, “目前就移动医疗领域而言,对于用户或者医生的价
4、值可能更多体现在医疗上的便捷,比如在线挂号、在线支付或在线会诊,但是对于一个患者来说,他真正的需求是知道自己的病症以及后续的治疗方案” 。患者只需要把自己的症状输进去就可以得到一个诊断的建议或后续的治疗方案,用现在的科学技术真正在诊断和治疗上面起到作用,这才算作是智慧医疗。 在易观医疗研究总监姜昕蔚看来,智慧医疗的本质应该就是能够有效地运用技术的手段来辅助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医药行业基本面企稳回暖,且处于政策发布和执行进行密集期,今年 7 月 1 日,国家发改委、卫计委等多部门就联合发布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 ,提出要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到 2020 年基3本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
5、系。7 月 30 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基金管理中心、海上丝绸之路医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全国布局百家精准医疗医院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并宣布将在 3 年内完成全国百家精准医疗医院布局,实现国家精准医疗战略规划。 从细分领域来看,最近各大基金纷纷看好板块分化明显、行业龙头受益的医药行业,基金季报显示,二季度大消费板块环节中的生物医药板块被基金重点配置。 移动医疗成最热细分领域 智慧医疗当前还处于发展初期,未来这个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 IDC 预测,到 2016 年底,国内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达到108.5 亿元,未来这一市场有望超 300 亿元。
6、相比医疗信息,居民的健康管理更是一个千亿元级别的市场。不仅如此,可穿戴设备也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据同花顺数据,在智能穿戴板块,已有 52 家上市公司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布局。 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深受资本市场喜爱,如果要说最受资本关注的领域,各分析人士也都有自己的看法。郭凡礼认为,当前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等细分领域最受资本市场关注。 蒋一帆则认为,除了移动医疗,智慧医院也比较受资本关注, “主要都集中在解决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无人问津,病人就诊手续繁琐等由于医疗信息不畅带来的医疗资源分配效率不高的问题” 。 除了大多专家公认的移动医疗领域,姜昕蔚和投中研究院分析师陈4伟都认为远程医疗更
7、受资本关注。 姜昕蔚表示,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更多地围绕着传统医疗开展,而传统医疗的开放性还不够,所以市场还不够大。 “因为远程医疗实施已经有过各种各样的尝试,这个领域发展到现在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陈伟给经济记者解释:“远程医疗其实更多地体现在远程问诊方面,远程施诊是暂时做不到的,比如颈椎拉伤,无法进行远程牵引,只能遵从医生的要求在家里操作,再比如春雨医生的做法,就是把医生搬到平台上,最早的形式就是问答。 ” 近两年,移动医疗的话题频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众多移动医疗 APP也不断出现,有消息称,这一领域的市场规模也有望达到千亿元级别。 在秦泽西看来,移动医疗或互联网医疗主要有四大类;第一
8、类是围绕医生的互联网服务,比如医生手术和学术上的工具;第二类是保健,例如女性的生理周期管理的产品;第三类是医疗服务,即在线挂号、在线问诊、在线支付,包括慢性病管理等这几个部分;第四类是药店商,目前来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最主要的贡献者是医药电商。 “在 2015年,我国整个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是在 170 亿元左右,未来并不会很快达到千亿元规模。 ” 而在郭凡礼看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人们消费习惯逐渐移动化,移动医疗市场的需求在逐渐加大,潜在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医疗需求巨大,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医疗健康支出的增加,市场健康管理及医疗需求还将继续扩张,只要能找到适合的商业模
9、式,解决盈利性问题,国内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会加速扩张。 ” 对5此,蒋一帆也认同未来市场规模潜力这一看法, “但是目前问题在于移动医疗这一块相比其他互联网+行业来说,要求的服务质量门槛比较高,特别是对医疗服务质量这一块的硬性要求以及医疗资质这一块” 。目前医疗资源供给仍然偏少,简单来讲,就算移动医疗 APP 能把信息互通效率提升到极限,而医生护士以及线下的医院等诊疗场所供给也十分紧缺,移动医疗目前还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另外,春雨医生、好大夫等一些移动医疗 APP 都是针对传统医患模式中的痛点,试图借助互联网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但刘跃认为,医疗产业的推动是和医改政策息息相关的, “要进行模式上的创
10、新就必定会诉诸于政策的改进,而这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 。 医生端移动医疗成潜力股 移动医疗的市场价值毋庸置疑,它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使用医疗产业资源,是对目前亟待解决的看病难、看病贵等医疗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之一。姜昕蔚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在政策条件不断开放的条件下,移动医疗的估值将进一步提升,不但有效地辅助传统医疗行业;在盈利模式、支付方式进一步成熟的条件下有机会成为颠覆传统医疗的强势力量。 从市值本身来讲,在线医疗最终做的是一个流量导入,很难在互联网上完成诊疗的所有步骤,陈伟表示,可以完成的前置步骤的价值还是需要市场来论证的。 “总体来说,移动医疗的价值还是存在的,有比较长期的发展空间
11、,从现在的医患关系和实际的医疗资源供给来看,的确是需要通过互联网医疗来消除信息不对称,同时加强匹配效率。 ” 6除此之外,易观分析认为,中国移动医疗市场正在呈现多垂直细分领域发展态势,根据 2016 年 1 月中国移动医疗细分领域活跃用户数量统计数据显示,服务医生的医疗学术类 APP 用户活跃度最高。那么,该领域在智慧医疗市场又占多大空间呢? 和其他行业的移动化一样,移动医疗也存在两个方向,一个是面向医疗服务需求者,另一个则是面向医疗服务供给者,所以类似杏仁医生等医生平台也是移动医疗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郭凡礼表示,未来随着政策进一步放开、医生资源整合加速,医生平台将会取得突破,参照其他行业的经
12、验,医生平台在智慧医疗市场空间占比将不会低于 20%。 “医生端从空间上来讲不会大,就像打车平台一样,空间大的必然是用户端,对于移动医疗来说就是患者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价值不够。 ”蒋一帆给记者这样说道, “因为医生端是极为重要甚至说不能或缺的医疗服务提供方,做好医生端的服务,减轻医生工作量才能集聚大量优质的医生资源从而最终在患者端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 目前移动医疗医生端应用品类包括患者管理类、科研交流类和教学培训类 3 类,其中科研交流和教学培训类 APP 瞄准医生科研需求,为医生提供医疗类内容;而围绕患者管理展开业务的患者管理类 APP 多旨在围绕医生需求探索医生技能提升、医患关系交流
13、和新政策下的医生品牌树立等环节的产业链价值。 随着社会与产业的发展,医患关系也越来越趋向于消费者关系,无论是有求医需求的患者端还是提供医务服务的医生端,都希望能够有更好的匹配需求,提升双方的满意度。刘跃表示,医生资源是强烈依附于7医疗机构的,因此对医生端的需求挖掘及改善势必要建立在对医疗机构乃至医疗体系的深刻了解,才能够真正挖掘行业深层的本质,从根本上解决痛点。 医生端服务正在成为移动医疗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医生资源在整个移动医疗中的重要性和医生职业的特殊性,医生平台在过去的几个季度中成长速度很快。姜昕蔚认为,医生平台用户粘性高、痛点明确、产业链转化价值高、专业性强,未来将成为移动医疗产业中重
14、要的垂直细分之一。 记者从陈伟的表述中了解到,医生诊疗平台这个领域要结合当地医疗的实际政策,比如深圳切实放开了医生只能就职于一个医院的政策,对于这样的地区医生诊疗平台或私人化约诊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价值,而在其他一些相对保守的城市比如上海,它的价值就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2016 年并购整合趋势下的谨慎选择 从目前发展趋势来看,2016 年被认为是移动医疗的“洗牌”之年,在此情况下,投资者或投资机构又该如何布局呢? 从移动医疗的领域来讲,是有着巨大市场空间的,而在这一领域内,究竟是选择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是需要企业或者投资机构根据自身的基因以及优势来综合衡量的。刘跃表示,传统医疗产业的痛点
15、很多,很多方面都亟待改进升级,但由于与政策的绑定性较强,这个“洗牌”过程不会是在一个时间段内突然爆发的,而是会随着创新者的不断论证而逐渐演变的。 “资金投资者应对该领域的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8险等有着充分的警觉意识。 ” 在经过前几年的野蛮发展后,移动医疗行业环境已经发生改变,随着互联网流量时代结束、资本投资态度转变、行业竞争加剧,移动医疗并购也呈加速态势,释放出“洗牌”信号。对于投资者而言,郭凡礼认为应该尽量选择团队可靠、商业模式清晰的对象进行投资,警惕运营不善、政策缩紧带来的风险。 蒋一帆则认为移动医疗已经开始显露并购整合的趋势,仅两年内,获得资本支持的优质企业,本身已经掌握了更多的
16、优质资源,也许移动医疗企业的上市已经不远了。 “建议还是要从医院端着手,要做长期投资的打算,短期盈利变现比较困难。 ” 他还表示,在今年,优质项目与企业将会获得资本的青睐进一步抢占市场与用户资源,然而,在今年下半年同样会有一批匆忙入局的,在技术、运营和对医疗方面存在短板的公司因无法融资而淘汰出局,正如前两年热闹的打车软件大战以及美食 APP 大战一样,留下来的不是财大气粗的就是本身产品足够接“地气” ,明确地洞察到市场生存法则。 “需要规避的除了医疗行业的政策风险之外,对于那些用户获取成本过高或者说自身并无特色,主要靠砸钱吸引无效、低粘性用户的领域应该远离。” 2016 年对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
17、都是更理性的一年,褪去 2015 年资本市场的疯狂和浮躁,移动医疗更多的是在寻找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商业模式之间的平衡,为用户和行业在提供价值的同时,有效地获得相应的收益。对此,姜昕蔚建议投资者注意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关注厂商在资源9端(医院、医生)的把控能力;其次是厂商对各自商业模式的长远规划;最后是厂商究竟能够解决传统医疗中哪些无法解决的问题。 最后,秦泽西提醒投资者注意政策层面的风险, “医疗行业本身的特征就决定了政策层面必须有一个谨慎和保守的态度。比如今年年初,北京市卫计委对于挂号市场进行了整改,并收回了医生自主加号的权利,这个政策出来后对于有挂号和加号服务的企业都有一定影响” ,投资人投资这个企业或行业的目的还是需要通过投资在未来获得一定的收入或利益,所以另外需要考虑的还有企业商业模式上的可行性,这方面考虑到之后,企业未来的发展的状况就可以预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