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我国传媒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行业发展迅速,其社会影响力也逐渐增强。在传媒行业发展过程中,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失范现象却时有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爱国、敬业、诚信” ,这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新要求。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之下,承担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为传媒行业更快更好地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 媒体从业人员 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夏梦,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2、09-0592(2015)12-213-03 一、 新时期我国传媒行业发展概述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就像一阵旋风,席卷了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各行各业,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样,中国传媒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不仅传媒种类增加,先后出现了都市报、网络媒体等形式的媒体,在传媒数量上也呈现井喷,各省市纷纷不约而同成立了报业集团、传媒集团。据新闻出版部门统计,2012 年,我国报纸数量达1918 种,期刊达 9867 种。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 36 次中国互联2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5 年 6 月,中国网站数量为 357万个。每家媒体都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
3、杯羹,这就越发导致部分媒体为争得经济利益采取不良手段,最终导致恶性竞争,恶性循环。 改革开放以后,不仅传媒数量获得了增加,传媒的报道广度也得到了更多发展,传媒的触角已深及到了社会和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国家前所未有开放,西方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大量进入并渗透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领域,使得公众价值观发生了剧烈震动和巨大变化。这也导致了部分中国媒体在西方多元价值观和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利益诱惑的双重冲击之下形成了不良竞争、恶性循环的尴尬现状。而这种尴尬现状也给因为改革开放后媒体事业快速发展而逐渐壮大起来的媒体从业人员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而这些激烈而又尖锐的现实问题的背后,则反映出了
4、当前部分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的沦陷与丧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次作出了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如何培育媒体从业人员建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了媒体行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目前我国媒体从业人员突出问题 3(一) 过分追求时效性 新闻的时效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产生的有社会效果的时间限度。时效性是决定
5、一则新闻是否具有价值的重要因素,甚至在某些事件性新闻中起决定性作用。时效性一直是媒体从业人员在采编新闻、报道新闻的过程中所追求的。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通讯设备也日益发达。如何运用最新的通讯设备、传播媒介来争取新闻时效性,成为了媒体从业人员的“制胜法宝”之一。但是,在争分夺秒的竞争之下,出现了媒体从业人员为了获得第一手新闻资料而过分追求时效性的现状。这种现状也屡屡导致媒体从业人员在没有经过细致核实求证的情况下就进行新闻报道,容易形成虚假消息的传播。这对报道中的人物及事件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会为社会带来不良影响。2015 年 10 月 27 日,一则“著名艺术家闫
6、肃今晨去世”的新闻相继出现在了各大网络媒体的娱乐版头条。而我们还在为失去了一位优秀艺术家惋惜之时,歌手于文华的微博做出澄清:“郑重申明,刚刚所转闫肃老师的消息不实,严重失误,向老人家及家属严重道歉” 。原来,是其在微博中曝出“今晨去世”的消息,而各大媒体纷纷第一时间转发报道。之后,虽然多数媒体撤下了这篇消息不实的报道,但是还是对闫肃老师的名誉造成了伤害。这件“误报”同时也说明媒体从业人员现在在处理新闻上“急于求成” ,过分追求时效性,而导致误报甚至造成虚假消息。 (二)过多报道虚假消息 年度虚假新闻研究课题组发布的2014 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里指出,2014 年的虚假新闻呈现出“案例出现碎片化
7、的态势,具有影响力的4案例较少” “虚假新闻的存活期较短,往往很快就被发现和揭露” “互联网环境下的虚假新闻呈现出高度的媒体融合特征”等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新闻媒体也越来越成为忙碌的大众了解新闻的一个重要渠道。同样,其也成为了虚假消息的多发地区之一。而导致这个现状的原因除了因媒体自身过分追求时效性而缺乏严格的核查求证所导致虚假新闻泛滥之外,大量的营销公司、策划公司的营销炒作技巧“推陈出新” ,也让媒体防不胜防。这些营销炒作的虚假消息多见于娱乐板块。这些虚假消息的频繁出现也折射出现代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失范。一般说来,像“纸包子”这一类主动恶意造假
8、的虚假新闻并不多见,更多的因素是媒体从业人员为获得更多关注度,达到最佳宣传效果而夸张事实或是因为对事件真相的误读而导致舆论转向、虚假消息频出。 (三) 过度运用暴力、色情低俗词汇 新闻语言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运用新闻语言、怎样增加新闻报道的可读性及感染力才可以抓住受众眼球,激发阅读兴趣,这是媒体从业人员在新闻写作中所必须掌握的。随着新闻事业快速发展,媒体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要求也日渐提高。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对事件内容进行准确描述、对人物细节进行细致描写,用生动、科学的语言将新闻传递给受众,这是媒体从业人员的职责。但是现在,为了追逐更大化的“夺人眼球” 、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一些媒体
9、从业人员不惜在撰写新闻时使用暴力、色情等低俗词汇,或是将新闻予以暴力化、色情化的比喻,在大众接受度的边缘打着“擦边球” 。特别是在体育新闻报道方面,5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打开某网络媒体的手机新闻体育板块,诸如“女球迷脱衣甩臀热舞庆祝进球” 、 “日本最美体育女主播曾陪上司全裸按摩” 、“内讧?C 罗疑似挥拳打拉莫斯”等标题充斥在首页,体育新闻报道色情化、暴力化的程度可见一斑。这也说明现在部分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底线较低,频繁使用有色情、暴力倾向的低俗词汇,会对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
10、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爱国、敬业、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职业道德提出的要求。这些新要求适用于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对于经营着“党和人民的喉舌”的媒体从业人员而言则更加重要。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在宣传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报道国际国内突发事件,反映民情民意以及传播各种知识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而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则直接影响媒体的社会形象及社会影响力。正因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规范。(一)树立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媒体从业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就是
11、要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列宁曾经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只有当媒体从业人员树立这种对祖国充满归属感、尊严感、荣誉感交织在一起形成的浓浓爱国情怀时,其自身才6能将这种正确的思想情怀通过新闻作品传达给受众,对受众传递爱国主义正能量。媒体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者、推动者。面对当今社会各种复杂纷繁的社会思潮,媒体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而媒体从业人员是否拥有清晰的爱国主义认同是媒体是否能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关键之一。 (二)秉承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强调爱岗敬业,这也是对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提出的要求。敬业即敬重本职工作,指热爱自己的工作,将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敬业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内容。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以及“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潮面前缺失了自律和他律的道德观念底线,使得自己的敬业精神、职业奉献精神出现了危机。这种缺乏敬业精神,不讲职业道德的事例在传媒界屡见不鲜。近年来,新媒体发展十分迅速,网络作为一种有着较大社会影响力的媒介,除了具有经济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之外,在信息传播方面,还具有较强的舆论引导与政治导向功能。这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新媒体工作者们承担着这些艰巨
13、而重要的职责,这要求新媒体工作者们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忠诚感和使命感,较强的职业奉献精神来面对这些问题与挑战。 (三)坚持诚实守信的中华美德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职业道德的范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诚信”纳入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中,从中可以看出诚信确7实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工作交往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传媒行业,诚信显得尤为重要。不实的新闻报道、夸张的数据资料呈现、弄虚作假的一手材料,都会引起强烈的“蝴蝶效应” ,对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诚实守信,严谨负责,这是媒体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作为媒体从业人员,诚实守信及意味着确保新闻信息来源的可靠性,数据的准确性,内容的真实性。遇
14、到匿名的群众举报,在刊登新闻时应注重保护其匿名性及隐私性。对于媒体这一掌握了“话语权”的特殊行业,诚信还包括媒体从业人员不以欺骗或者是容易引起误解的“爆炸性”标题和“巧妙”手法误受众。 四、新时期我国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途径 职业道德建设本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个行业都应该有自身应该遵守的职业道德标准。1991 年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四届理事会通过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 ,此后又经历了 1994 年、1997 年及 2009 年三次修改。这里面涵盖了媒体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工作时应遵守的基本准则。新闻报道的导向指引是否正确、传播是否及时准确、方式是否公开透明、立场是否公正客观,
15、视角是否全面细致,这些都关系到新闻事件本身的后续处理、受众态度以及社会的稳定。由于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巨大的经济、社会利益的诱惑使得媒体从业人员迷失自我,频频出现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在这个关键时期,重提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探究变得十分重要。将媒体人的职业道德水准提升到符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标准,具有重大意义。 (一) 培养良好的政治责任感 8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条明确指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新闻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媒体从业人员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践来
16、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从业人员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新闻实践,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媒体从业人员还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及部署,媒体从业人员要做到积极宣传,要及时准确地传播国内外各领域信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新闻信息需要。在新闻报道时,也应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始终担当好“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 。除此之外,媒体从业人员也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将人民群众作为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对于基层群众的先进事例要多报道,对于群众身边的具体新闻事例要多挖掘,平凡人物、
17、“小人物”的工作生活要多反映,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新闻,使新闻贴近生活,而不是大而空地泛泛之谈。 (二)提高自身修养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巨大的经济利益及社会利益的诱惑下,媒体之间恶性竞争,导致部分媒体从业人员沉迷于物质满足中,抛弃了意志自由,这也是他们丧失职业道德的原因。如果意志处于受限和被动状态,那么个体就难以发挥道德的自愿履行功能。由此可以看出,意志的自由与否也是道德可能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社会现象9纷繁复杂,多元文化价值观及市场化的双重冲击之下,一些媒体从业人员为迎合受众的“三俗口味”而忽视了社会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丧失了社会公信力。亦或是一些媒体从业人员的个人
18、意志被经济利益所捆绑要挟,以利己角度出发成为了某些利益集团的“发声器” 。 提高自身修养,发扬优良作风,做有良知的媒体从业人员,才能在市场化的刺激下进退维谷。媒体从业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意志坚决地抵制不良风气,接受社会监督。具体来说,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加强自身学习,强化学习意识,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增强全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决抵制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坚决反对以一些莫须有的名义向采访对象索取财物或其他利益的有偿新闻新闻,坚决杜绝利用新闻报道发泄私愤的行为;尊重其他媒体从业人员的著作权益,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得进行商业转载,
19、引用需标注出处。 (三) 激发创新性思维 江泽民同志在 1995 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也指出,媒体从业人员应坚持改革创新。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加强,媒体从业人员也应该适应这种不断变化的实际,在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新闻的内容、形式、采编方法、写作手法等进行创新,充分研究不同传播受众的接受习惯和可能信息需求,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信息传播能力,做到体现时代特征、把握规律、富于创造性。 10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全世界的新闻行业都不约而同地进入了新媒
20、体时代。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成为了受众接收、获取新闻讯息的一个重要载体。面对这一变化,党的十八大也提出“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 。这也敦促着媒体从业人员要善于利用新技术收集信息,善于利用新载体发布信息、善于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传播信息,采用受众听得懂并且易接受的方式,提高新闻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 (四) 树立法律意识 目前我国还没有正式对新闻行业进行立法,但是关于新闻方面的管理规定仍有不少。如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于 2000 年 11 月 17日颁布的关于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以及司法部于 1999 年 7 月 6 日颁布的司法行
21、政系统新闻单位采编案件的规定(试行) 和新闻出版署于 1999 年 7 月 8 日颁布的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等等。2015 年 03 月 07 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署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柳斌杰介绍,人大正在研究新闻传播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有望提交审议。这说明党和政府对新闻传播事业十分重视。媒体从业人员也要增强法治观念,遵守宪法和相关新闻方面的法规规定,严格恪守党的新闻工作纪律,维护集体利益和国家信息安全,保守国家秘密。在新闻报道上,要维护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个人隐私,不得为了眼前利益而进行虚假报道,危害社会公共安全。在涉及公众集中关注的社会问题及大案要案的报道上,要坚决维护司法尊严,依法做好案件报道,做到不干预司法审判活动,在法庭判决前不做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