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莫让“财富之母”再呻吟耕地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母。2006 年提出的 18亿亩耕地红线这一约束性指标,为耕地数量迅速下滑趋势踩住了“急刹车” ,然而,耕地保护不仅是个数量概念,也是个质量概念。耕地质量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产量,而且影响到农产品的品质。目前,防止耕地“隐性流失”刻不容缓。 为了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2012 年,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指导组围绕耕地质量基本概念、基础地力与粮食产量的关系、耕地质量立法调研、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及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技术等 5个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以下选
2、取主要研究成果以飨读者,同时也希望更多读者借此了解耕地质量的重要性,进而参与到保护耕地质量的行动中来。 基础地力降低:发挥增产潜力受制约 “现在的地,那是大不如前了!”山东省济阳县高槐村村民孙军华说:“过去我们这里是沙土地,特别适合种地瓜和花生,是周边出了名的地瓜窝子,长出来的地瓜又大又光溜,大的能有三四斤重。但是现在不行了,地瓜种下去,不仅长不大,还窟窟窿窿的不光滑。 ” 根据对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优势区 107个国家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分析,20 多年来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基础地力变化情况清晰地分成了 3个阶段:19871990 年,基础地力贡献率较低,平均只有249.8%;1991
3、2000 年,基础地力贡献率最高,平均为56.1%;20012011 年间,较 19912000 年间降低约 5个百分点。 “基础地力贡献率,表示的是耕地地力对作物产量的贡献。 ”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指导组副组长、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副所长徐明岗分析说,上个世纪 80年代末耕地基础地力较低,主要是因为农民重用轻养,农田培肥改良措施不配套;之后国家重视耕地培肥改良,主要作物主产区的基础地力贡献率有所提升;随着高产作物品种的大量推广应用,上世纪 90年代以来耕地地力耗竭比较严重,基础地力又有所下降。 “目前主要作物主产区耕地的基础地力,远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要,耕地基础地力
4、已经或正在成为高产量、高密度品种增产潜力发挥的重要限制因素之一。 ”徐明岗介绍说,当季不施肥的作物产量基本代表了土壤的基础地力水平。目前,欧美国家粮食产量的 70%80%靠基础地力,20%30%靠水肥投入,而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仅为 50%左右。 不同的作物主产区,基础地力贡献率都存在较大差异。 “综合分析,水稻主产区的基础地力贡献率明显高于小麦和玉米。 ”徐明岗说。 根据 101个国家级监测点数据分析,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基础地力贡献率不同。从研究结果看,黑土仍能够提供给作物较多养分和水分,对粮食产量的贡献作用较大;红壤受其养分瘠薄、结构性差、土壤酸害等因素限制,基础地力贡献率较低
5、,严重制约了红壤区高产稳产品种潜力的发挥。 3种植方式不同,基础地力贡献率表现也不同。根据目前不同土壤类型的基础地力状况,徐明岗建议加强红壤培肥改良,提高耕地对作物产量的贡献,同时要加强水稻土及褐土的施肥管理,维持和提高耕地基础地力。 作物产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基础地力,一个是水肥管理,然而基础地力与水肥投入并不是“1+1=2”的关系。基础地力就像是人的先天体质,体质直接影响到水肥的消化吸收,基础地力较差的耕地更加“吃肥、吃水、吃工” ,因此徐明岗一再强调,要“先提高基础地力再考虑减少大量施肥问题” 。 红壤酸化:直接影响稳产应科学应对 湖北宣恩县晓关乡张官村村民陈万富家的耕地,10 年前
6、还比较肥沃,什么都可以种,但这几年“晴天硬邦邦,雨天不渗汤” ,只能种点好活的洋芋,然后套作点玉米。即使这样,洋芋的病害也非常严重,玉米则连续几年都出现白叶病,产量逐年降低。2010 年,农业部门曾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在宣恩县采集了 3070个地块的样品,发现当地土壤 pH平均值为 5.5。 近年来,南方红壤酸化发展趋势越来越严重,且具有普遍性。根据农业部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结果及专家指导组试验观测,自第二次土壤普查至今 20多年来,我国南方红壤 pH值平均下降了 0.50.6 个单位。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均值比较,福建土壤 pH值下降了 0.4个单位,广西和江西土壤 pH值平均下降了约 0.6
7、个单位。徐明岗介绍说,施肥不科学,施肥结构不合理,偏施化肥尤其是氮肥是导致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之一。4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佐证了专家指导组的研究结果。目前,南方 14省土壤 pH值小于 6.5的比例由 30年前的 52%扩大到 65%,小于 5.5的由 20%扩大到 40%,小于 4.5的由 1%增至 4%。 “土壤酸化加剧直接影响粮食稳定生产。pH 值小于 5.5,水稻出现早衰;pH 值小于 4.5,旱地作物不能结实。 ”徐明岗解释说,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会随着 pH值的降低而线性降低。 所幸的是,红壤酸化并不是不治之症。 “红壤酸化可以通过化学改良、生物治理和施用有机肥等技术综
8、合防治。 ”专家开出了 3个药方:一是化学改良技术,主要包括基施白云石粉、石灰、钙镁磷肥以及红壤改良调理剂。目前这一技术已大面积推广应用。二是生物改良措施,主要包括种植豆科或禾本科牧草。三是长期施用有机肥或秸秆还田。徐明岗介绍说,有机肥可降低土壤交换铝的毒害作用,而实行秸秆还田可有效防治土壤酸化和降低土壤铝毒。 有机质提升:促进作物增产效应更明显 南京农业大学 20062011 年在江苏常熟市田间定位试验结果显示,有机肥氮取代 20%的无机肥氮后比 100%无机肥氮在小麦上增产 3%4%,有机肥氮取代 25%的无机肥氮后比 100%无机肥氮在水稻上增产 4%5%,且总施氮越少,有机肥氮取代无机
9、肥氮的增产效果越明显。 判定土壤的优劣,有机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有机质对耕地质量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哪里?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指导组以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南和长江流域五大典型农业区域的 235个农田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在对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土壤在不同施肥模式下近 30年的土壤有机质及作物产量等进行系统分析后得出结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作物产量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区域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增产效应显著。在现有生产水平下,全国范围内土壤有机质每提升 10%,每亩玉米增产 31.5公斤102.4 公斤,小麦增产 31.3公斤56.9 公斤,水稻增产 34.1公斤47.6 公斤。
10、 不同区域土壤有机质提升对作物增产的影响差异较大。以玉米为例,土壤有机质提升10%,西北和东北地区玉米增产最高,每亩可达 70公斤102.4 公斤;华南最低,每亩增产 31.5公斤;华北居中,每亩增产 37.3公斤58 公斤。需要厘清的是,并不是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作物增产越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北、西北和华北中部,土壤有机质提升的增产效应都有一个“拐点” ,超过临界值,有机质提升对作物产量没有明显影响;而在华南、华北北部和长江流域的土壤试验中,尚未出现明显的“拐点” 。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升,同样能够改善旱地作物的稳产性。据测定,每公斤土壤碳含量提升 1克,小麦、玉米的产量可持续指数提高
11、5%左右,与此同时变异系数下降 58 个百分点;由于水分的涵养作用,有机质提升对水田的稳产性影响不明显。 科学施用有机肥是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一个重要途径。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其中玉米、小麦和水稻的增产率分别达到 93%、219%和 75%;与施化肥氮磷钾相比,作物产量也有所提高且产量下降趋势得到明显改观。 6根据专家指导组对土壤有机质提升模式的调查与研究,秸秆全量还田、间套作绿肥或豆科作物、施用商品有机肥和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模式,不仅能使当季作物产量略高于化肥处理,更重要的是能长期培肥土壤,使农田土壤生产力持续提高。 质量管理:完善法律体系推进制度建
12、设 “面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带来的严峻形势,如何从根本上提高耕地质量、确保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教授汪景宽指出,目前,我国在保护耕地数量的动态平衡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政策和法规,但对于耕地质量的立法却明显滞后,特别是耕地质量谁来保护、如何提升及怎样建设等,还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 加快启动耕地质量管理立法研究,明确责任主体,已成为当前耕地质量保护的当务之急。2012 年,农业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专家指导组对国内外涉及耕地质量的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比较。当前,各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立法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将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分散地规定在保护与规范其他环境要素的法律法规中;二是将耕地质量及耕地土壤作为一种独立的要素加以保护,制定单独性的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法律法规。 针对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立法前景,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专家指导组对加强耕地质量立法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制定一部统一的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条例,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地完善我国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的具体内容,明确监测与监督管理的职责机构和责任;二是修订现7有的与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等,使之与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条例相协调。 来源:2013 年 1月 28日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