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试论如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学习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把计算机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工具,使学生掌握这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借助于这一工具来帮助他们学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传统的电脑课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目标、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我们正在积极探索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尽可能地为
2、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1 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基本上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小学生是通过对实物、模型及形象性言语的直接感知、对学习材料的直接操作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估计没有哪个学科在体现学生的差异方面有信息技术课这样明显。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计算机课上,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就通、举一反三,2而又有不少学生基础较弱,学有
3、困难。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学内容太浅了,基础好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而稍微加深一点,基础差的学生便不能接受。为了解决这个实际矛盾,我主要采取了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组与组之间资源共享。具体方法是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编组,推选基础较好的同学做小组长,平时上课时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指导组员的学习。有些基础差的同学常常会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程,这时就由小组长担当起小老师的角色。在完成一些综合性较强的任务时,不仅同组同学要互帮互助,组与组之间也要利用局域网的便利,进行资源共享。这样,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孩子们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2 计算机辅助教学 利用计算机,教育者可以进行计算机
4、辅助教学(英文简称是 CAI) 。所谓的计算机辅照助教学,指的是利用计算机帮助教师完成某些教学任务。它是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也代表一个广阔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它的兴起和发展使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1.资料保存。我们可以将学校多处积累下来的优秀教育活动设计、科研成果、评价量表等相关资料储存下来以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资料库,有了这样的资料库,可节省大量检索资料的时间及堆放资料的空间。 2.道德教育。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师可以将大量有时代精神、有教育意义的视听内容进行编辑制作,然后利用它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这种教育方法,以它生动活泼的形式、形象逼真的内容,使学生的思想在动人的情景中受到感染
5、,情操得到陶冶,审美意识得到提高。在这种3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懂得了奉献,懂得了人生,懂得了新世纪的人才应该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去学习、创造。 3.组织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教学,非常引人入胜。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欣赏音乐、观看图片、倾听故事,甚至玩游戏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通过计算机充分地锻炼、展示学生的能力,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课堂提问、批改作业、人别辅导、疑难解答;学生则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阅读、写作、创造。有人这样预言:在未来,学校可以没有“课本” ,但不能没有计算机。 4.双语教学。多媒体英语教学软件具有形式活泼、
6、寓教于乐、发音纯正等优点。利计算机我们可以组成功能强大的英语语音教室,借助计算机发音部位彩图和动态影像准确纠正学生发音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也可在计算机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精美纯正的口语,感受各种精彩会话;还可通过歌曲、电影对白、名家演讲片段等生动逼真的视听情境进行英语识记及双语会话能力的训练。 3 学以致用,学生乐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也就是说要让学生“用” ,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所学的知识为自己服务。因此,在课堂上要注意“学以致用”的原则。 (一)教学内容的制定要与学生
7、的“用”相结合。现在的信息技术4教材,五花八门,各县市所用的都有所不同。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应该要有所选择,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制定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例如:“画笔” ,学生可以利用它来设计贺卡,送给他人;“Word 文字处理” ,学生可以利用它写作文、记日记、写通知、制课程表、写信;“PowerPoint” ,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制作班级通讯录;“媒体播放器” ,学生可以利用它播放自己喜欢的乐曲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都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都是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学生学起来就会有兴趣,乐于学。 (二)在应用中练习,巩固知识。学习知识与技能是为了“用” ,有了
8、“用”的可能、 “用”的需求,学生才会想办法强化巩固所学知识。这说明,在课堂上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实用性。例如:在介绍了“电子邮件”一课后,我就把自己的 E-mail 地址告诉学生,让他们课外给我发电子邮件。学生们给我发了很多电子邮件,其中有美丽的图画、精彩的贺卡等,有的学生还告诉我一些心里话。我收到后一一回信,信中写的都是赞扬、鼓励的话语,这在给他们以自信心和鼓励的同时,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学习新知的劲头也更足了。 4 整合学科,多面发展 计算机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应用于日常学习和
9、生活之中” 。因此,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做到“学有所用” 。 如在教学 Word 时,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用计算机进行作文创作、5修改等;教学画图软件时,让他们配合美术课,进行实际的绘画;在教学上网时,结合自然、语文、社会等学科,查找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这样,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完成其他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培养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要上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程,必须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到信息技术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要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