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提要 在当今中国,慈善事业作为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在调节社会财富分配与协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日益显现,使得其发展道路曲折多磨。本文依据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慈善事业;发展现状;问题;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慈善事业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收录日期:2016 年 6 月 28 日 一、追溯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我国的慈善事业源远流长,古时就有行善布施、干预荒政等措施,这是我国社会慈善实践的雏形,现代慈善事业的理念与我国传统观念中互助互济、扶贫济困的思想不谋而合。但新中国成立
2、之后,为了实现全能主义国家这一理念目标,我国实行了停办慈善事业的决定,并将慈善事业归为社会事业的管辖范围之内,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因此,个人之间善意的慈善被扣上“伪善”的帽子,慈善代表着负面文化的价值倾向,不再与人们的生活有关,慈善二字甚至被禁止出现在社会的书面与口头语中。几十年后的改革开放打破了这种畸形的局面,改革开放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还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我国公民拥有着“人格尊严” ,可以选择平等、独立的生活方式,可以自我完善、追求美好的人性,这也2成为慈善事业在我国复兴的契机。在销声匿迹几十年后,我国慈善事业伴随着改革开放迅速重建,慈善组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也在各个领域扩
3、张。当时的慈善机构通过汇聚大量慈善资源,有效缓解了我国医疗教育、救助贫困治理等问题。现在已经进入 21 世纪,在这一转型期内,我国慈善事业迎来了发展契机,也将面临着诸多挑战。二、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近年来,国内慈善事业的支持环境良好、慈善组织数量的增多、民众的捐赠热情增高都反映了我国慈善事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我国慈善事业所面临的困境不可忽略,比如落后的公民慈善观念、低下的民众慈善参与率、浓郁的政府主导色彩制约民间慈善发展等等。 (一)落后的公民慈善观念。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我国公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公益慈善事业的认识,也将其当作自己传播爱心的平台。但是大多公民尚未建立起现代慈善观
4、念,还误以为慈善事业是传统的社会救助,仅停留在“对穷人的施舍与救济”层面。在这种认识误区的影响下,人们更愿意向熟人伸出援助之手,并怀抱着“知恩图报”的救助心理,希望得到被救助人的回报,没有将慈善事业当成自己的公民责任。 (二)低下的民众慈善参与率。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迅猛发展的经济与滞后的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状态形成强烈对比。从2008 年起,我国人均 GDP 迈过 3,000 美元,依据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3,000 美元的人均 GDP 会提升一个国家慈善事业的层次,因此 2008 年应3该是我国慈善事业提速的转折点。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2008 年我国自然灾害严重,比如汶川地震、干
5、旱等等,使得我国慈善捐助的额度占总GDP 比重的 0.34%,但这却是昙花一现,2008 年后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慈善捐助再也没有这种额度出现,反而呈现出下降的现象。资料显示:2009 年慈善额度占当年 GDP 的比例为 0.16%、2010 年慈善额度占当年GDP 的比例为 0.25%、2011 年慈善额度占当年 GDP 的比例为 0.18%、2012年慈善额度占当年 GDP 的比例为 0.16%。与此同时,美国的慈善捐赠款项占美国 GDP 的比例一直都在 1.7%2.3%之间,相比之下,我国民众慈善参与率较低,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异。 (三)政府主导色彩浓郁。慈善本是自愿的民间行为,但
6、是我国的慈善事业却受政府主导,政府成为慈善事业的主体,官办慈善影响着全国的慈善体系,这使得民间慈善事业只能做“配角” ,无法成为“力量之源” 。比如,河南“兰考事件”备受争议,网络上对于袁厉害的收养行为众说纷纭,有人佩服她的勇气,也有人对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担心。在经过了事情调查之后,官方以收养法为依据,回应道:没有审批、不合法。这样的高门槛制约着民间善人奉献自己,使得民间“善人”想献点爱心都需要莫大勇气。思考“兰考事件”之后,会发现我国现有的收养制度同我国待收养儿童的现状不相符,这种现象亟待解决。 三、进一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建议 (一)培育公民的现代公益慈善意识。现代公益慈善不同于传统的公
7、益慈善,它是在传统公益慈善的基础上增加现代的多元化元素,倡导“互助、博爱、共享、进步” ,引导公民在博爱之下学会拥有科学的责任4观和理性的理财观念,用人道主义精神来熏陶自身的博爱情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是中国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部分,慈善事业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社会的安定与否。随着当下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的现代公益慈善意识逐渐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现象。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公民的现代慈善意识观念,提高社会公民责任感、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博爱情怀等等,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在具体措施上,我们需要从全方面入手,其中宣传作为慈善事业的“口舌”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首先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
8、公益慈善意识,通过现代公益理念的普及和宣传,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弱、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在“和谐中国”的号召之下,推进社会文明和谐,充分利用现有的慈善传递资源,家庭、学校、电视网络媒体等作为有效途径来推进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扩大公益慈善的社会影响力,让慈善成为公民的一种责任,激发公民的博爱之心和互助的热情,营造良好的社会公益氛围。 (二)努力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公信力是任何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慈善事业也不例外。对于现代慈善事业而言,公信力是基础性存在,关系慈善机构在受众心中的地位,影响公众对慈善事业的心理反应、主观评价和价值判断。近几年“发票门事件” 、 “郭美美事件”的发生,使我国慈善事
9、业存在的体制问题浮出水面,在转型期内,慈善事业的捐赠人、基金会、受助人或受助组织的资助制度也都有待完善,再加上慈善机构的活动不透明度,使得慈善事业的公信力逐年下降。因此,我国应该在构建宽容慈善文化的基础上,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一方面建5立起第三方评估机制,努力完善监督机制,同时加强行业自律;另一方面认识慈善行业公信力不足的现状,利用媒介渠道积极宣传慈善,多报道正面的信息,减少消极批判的声音,进行适当的正面引导,让公众更多地关注慈善机构公信力的建立,从而积极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恢复和建立慈善行业公信力并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事,需要相关部门认清时局,从“慈善文化”着手,引导公众客观对待,以宽容之心
10、面对慈善事业曾经的过失,消除对社会捐赠行为苛刻的怀疑态度,切忌以面盖全,否认慈善行业中正能量的存在。 (三)建立多元化监督体系。在慈善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公信力较低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各种事件的发生,更是因为缺乏健全的监督体系,导致社会对其日常运营缺乏必要的了解,并且也没有将涉及到金钱这样的敏感信息进行公示,导致社会并不能对其进行全面地监督,影响其在社会中的公信力。所以,在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多元化的监督体系,从而保证慈善事业的开展在社会的广泛监督下顺利完成。首先,加强对慈善事业的行政监督。行政监督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对基金会的监督、对慈善组织成立的监督和对慈善组织活动
11、的监督。对基金会的监督,主要是政府要在慈善事业正常运行的过程中按照法律规定完成对慈善组织的界定,并加强对其财务活动的监督。基金会作为慈善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的发展。但在基金会运行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定打着基金会旗号的人获取经济利益。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强对基金会的管理,严格审核基金会的资格,从而避免鱼目混珠的现象出现;对于慈善组织6成立的监督,政府相关部门要严格审查成立免税慈善组织的申请,对相关申请人的被禁进行深入调查,保证其不会借用免税慈善组织来偷税漏税,严厉打击相应的行为;对于慈善组织活动的监督,政府相关部门要在社会上建立公
12、开的监督管理体系,让社会群众参与到对慈善组织活动的监督中,并且对慈善活动财务预算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相关人员借助活动获取非法利益。其次,不断完善社会监督。社会监督中主要是利用社会舆论和民间评估机构等对慈善活动进行全面地监督,并且要在监督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众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监督中,形成无漏洞的监督体系。其中民间评估机构主要是对慈善组织的年度公信力进行调查分析,并将最终的结果向社会公布,从而帮助社会各界了解各个慈善组织的运营情况。而社会舆论就是在人们对慈善组织的经营状况有全面了解后,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相应的评论,从社会责任和道德视角完成对慈善组织的评价,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慈善
13、组织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社会中的各个媒体机构切实履行自身的社会监督职责,完成对慈善组织的客观评价。最后,慈善组织要加强自身内部的监督管理。这就需要慈善组织在自身内部设立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并且要尽量采用一些道德素质较高的人员担任相应的职务,保证监督管理人员能够秉公办事。同时,慈善组织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内部员工的职责进行明确,并对行为不当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另外,在慈善组织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员工职业素质的提升,避免其因为工作中的过失导致慈善组织的资金管理与实际使用的资金存在偏差,对慈善组织的社会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7(四)加强我国的慈善立法。慈善事业是社会事业中的一个组成
14、部分,所以其发展也和其他社会事业一样,需要有相应的法律来对其进行约束和保护。根据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慈善法律体系,甚至缺少一些必要的法律,导致慈善事业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在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我国的慈善立法,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来完成对慈善事业的管理和约束,并为慈善事业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从而促进慈善事业的全面发展。 除了以上内容之外,还应该努力挖掘民间慈善的力量,将民间慈善机构纳入到慈善体系中,肯定其合法地位,淡化政府浓郁的主导色彩,实现我国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样在转型期内,社会在一种宽容、积极地慈善文化下传播爱心,慈善行业的捐赠活动更
15、加透明,捐赠者与受助者的互助行为也得到社会的认可,我国慈善事业将走上良性健康的发展之路。 四、结语 我国的慈善事业已经发展了很长时间,但是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导致我国的慈善事业整体水平较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滞后性。而根据慈善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因为受到各种事件的影响,导致我国的慈善机构失去社会公信力,导致不能获得民众的支持,从而无法正常开展相关的活动,对其影响造成严重阻碍。所以,在我国慈善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完善对慈善机构的监督管理,从而让其在社会中建立良好的形象,促进其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81向常水,杨志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J.求索,2008.10. 2黄闯.新媒体时代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4.1. 3朱正平.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州学刊,2013.11. 4杨方方.慈善事业与社会福利的融合之路J.群言,2014.2. 5李川,李彦垒.浅论慈善事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