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的人本定位.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09413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建设的人本定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建设的人本定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建设的人本定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化建设的人本定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化建设的人本定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文化建设的人本定位【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人本为内核,才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支撑中国走过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仍繁荣昌盛。在文化建设中应始终坚持人本内核,才能成就中国强国文化。 【关键词】文化建设;人本定位;软实力;文化强国 信息技术时代到来后,各种思潮相互击荡,中国文化失调,相关社会问题随之产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目标,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并为中国梦提供精神保障。但是文化建设以什么为内核?这是学界不渝探索的问题,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文化发展规律看,中国文化建设应当以人本为内核,无论在文化自觉阶段、还是在文化转型阶段及文化输出阶段。 一、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就是生活

2、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在生活的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发展方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但同时也不主张西化或全面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费孝通这一理论指出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到学界普遍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内核是什么,这是文化知觉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弄清这点我们才能弄清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明晰其生命力所在,以更好地推动文化2强国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本,并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文化格局。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儒、释、道,虽然其内

3、容各有侧重,但是因为它们无一例外地对人本内核有着普遍认同与强调,才促成中国文化“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格局,形成古文人精神世界“道冠儒履释袈裟”的奇特形象。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这三大文明古国,至今仍然繁荣昌盛的最根本原因。 道家强调人本,表现为倡导“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即是指要自我完善,遵守规律,理顺民意,使民自治,达到大道无形。释家在印度更多强调神本位。即敬重神而得神眷顾,以便命运轮回进入极乐西天。当它传入中国后却被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内核所折服,转化为强调人本,即普渡众生、助人为乐,突显现世的功德与快乐所在。儒家强调人本则表现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进退有度,将人本深化为自我完善与匡世济民。视个人自己为实验体和参照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以仁待人,推已及人。这样,儒家与释家、道家等各家文化派别一起全面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体系。 罗素等西方学者曾说:“中国实为一个文化体而非国家”是很有道理的。这话的意思是,推动中国发展的主要力量不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基础上的国家机器,而是博大精深的文化。如,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皇权不下县,却因为乡绅的存在,实现农村治理,这就是典型的文化现象。研究表明,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正是以人本为内核,才得以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并推动国家不断发展。这正是全球化时代3里各种文

5、化空前激荡、人们精神世界混沌时,中国文化自觉的着力点和归宿点。 二、文化转型 近代,由于中国挨打,使得不少学者将战败的原因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归咎于逐步实现工业化且具有侵略本质的资本主义国家,使传统文化受冷落批判而不断消解。全球化不断加深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政治、经济、军事的影响力向中国植入其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进行文化浸透,以达到实现其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当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复古颂圣主义、快餐文化浸透人们日常生活时,中国文化变得土不肥根不深叶不茂,人们观念世界变得混沌困惑,造成世风渐下,社会问题频频出现。 鉴于此,中国文化迫切需要转型发展,实现复兴。 首先,坚持人本,对中国传

6、统文化及文化现状有自知之明。撒切尔夫人曾断言,中国大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因为中国没有足以影响世界的独立思想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中国文化的尴尬现状。何至于此?正是因为对传统文化内核及文化发展规律缺乏自知之明,加上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化建设长期以来忽视人本内核。由于缺乏人本内核支撑,文化体系不独立,以致于文化内容不深刻,多数文化沦为快餐文化、哗众取宠,各种文化乱象、文化问题频现。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于立足传统文化的人本内核与结合现实不断创新,正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由于对这一规律的认识不足,文化转型缺乏自主地位,时常出现“东施效颦”结果。 4其次,坚持人本,不是复旧、不是文化回归。中

7、国文化发展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坚持人本内核就是始终围绕人和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使人始终保持人性,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与相敬如宾,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品位,而不被物质主义所异化这一目的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不复旧也不是文化回归,即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照搬照抄,对于不体现人本内核,不为人本所服务的文化就应该将其摒弃。并时刻警惕一些人借“文化自觉”之名行“官本文化”为主要代表的封建腐朽文化回归之实。 第三,坚持人本,不是全盘西化和他化。中国文化既要强调文化多元一体,具有中华民族的人本特征,又要体现 56 个民族独特的生活生产与精神面貌。在此前提下,借鉴国外以人

8、本为内核的文化成果,并将之与中国的人本文化相整合调适。如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之一佩西所提倡的新人道主义发展观,它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发展的合理性,将人从“能得到什么,怎样获得” ,转变到“人是什么,应该得到什么”上,这是极具人本特征的思想,对解决物质主义下人性物化问题大有裨益。而没有人本内核的西方文化理应自觉抵制和全面摒弃。 三、文化输出 在普遍强调文化软实力的时代,中国要成为文化强国必须参与世界文化的构建。在参与世界文化构建整个过程中,则必须始终坚持文化的人本内核。 首先,明确文化输出目的。中国文化输出的目的在于展现中华民族的人本精神,感化世界人民而非文化殖民。当今世界已具备丰富的物质5条件,却缺少与物质条件相适应的精神条件,包括普适的道义感,共同的价值标准,平等相等、和平共处的协作态度,即彼此欣赏、认同、评价的心态基础,中国文化输出刚好可弥补奠定这一基础。也就是说,因为注重人本,中国文化具备这样的精神条件,足以引导世界文化体系的构建,形成世界文化新格局。这种精神条件也决定了中国的文化输出推行王道而不霸道。王道者强调以人为本、以德服人,霸道者追求以已为本、以力服人。它倡导世界文化多元主义,即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理想,消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陈见,反对任何形式的文化殖民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