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构成与案例筛选.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10641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视阈下《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构成与案例筛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媒体视阈下《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构成与案例筛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媒体视阈下《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构成与案例筛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媒体视阈下《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构成与案例筛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媒体视阈下《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构成与案例筛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新媒体视阈下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构成与案例筛选研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基础理论、传播环境、行业实操、对比认知四个维度搭建了新媒体语境下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主体,进而从时新性、接近性、启发性、趣味性四个层面分析了课程案例筛选的技巧和原则。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公共关系学理论认为,公共关系的三要素是社会组织、公众和传播活动。当下以“微”见长的新兴媒体手段已成为承担公关传播活动的重要载体。本文拟以新媒体环境与公关行为的互动关系为框架,探讨公共关系学课程内容设计的创新,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如何从学生学习兴趣和行业实际出发,有效筛选公共关系实操案例,由此提升教学效果。 二、新兴媒体环境与公

2、关实践的互动关系 1.公关主客体之间粘性增强 自 2010 年“微博元年”之后,中国民众开始接触并理解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 ,中国也逐步进入了一个全民自媒体的传播新时期。 “众声喧哗”的传播环境也在不断拉近公共关系主客体之间的互动频度、深度和广度。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其公共形象得以在自媒体和社交平台上得到更广泛传播,但其言行举止亦会在网络和线下2空间得到呈现、放大和监督。而作为公共关系客体的社会公众,则可以通过更有效率、更便捷的途径获取相关组织或公众人物的信息,并对其公关形象做出评价或互动。 2.新媒体拓宽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边界 公共关系活动是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为谋取有关

3、公众的理解和合作而从事的一种交流、沟通、劝说活动。公共关系实务常用的操作方式,比如文字传播、实像传播、媒介事件、主题活动等都需要借助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和信息释放,以在更大范围内获取公关效果。社交媒体、移动智能媒体给公共关系传播活动的创新提供了机遇与可能,同时也为公关活动客体的细分和传播针对性提供了条件。 3.网众传播赋予危机公关新的时代特征 “网众”指称的是真实而普通的社会成员,因为积极的媒介使用而被“网络化” ,与其他真实的人相互联结,他们因认同、爱好、欲望、利益等诸多动机而发起或参与“网众传播” ,成为社会行动者。基于新兴媒体的传播语境也带给危机管理新的时代特性,一是面对突发危机,政府、社

4、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已很难通过堵、瞒、骗的方式混淆舆论和视听;二是危机公关主体应学会主动和善于应用自媒体,创造性地化解危机,维护公众形象。有研究者通过考察“非典”以来我国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和变革,认为“非典”昭示了现代性危机和风险社会的到来,发现互联网时代的对话主义主导了公关范式。我们认为,公关主体亟需积极探索社会化媒体传播优势,创造与公众之间信息交流和意义沟通的条件,从而建立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在危机中沟通、共识和信任的公共关系。 3三、创新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内容构成 1.基础理论:解释什么是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学课程的首要任务即是从史、论、方法三个层面出发对公共关系的基础理论予以教学:一是从史的层面

5、讲解公共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在此过程中厘清“公共关系”这个概念的多重含义。二是从通识的层面,教学公共关系构成要素、职能和类型等基础理论。三是从方法的层面,讲授公共关系实践中常用的传播手段,及其基本特点和应用技巧等。基础理论的教学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即什么是公共关系?对此问题的强化和认知,将为进一步开展公共关系模拟训练和实际问题解决提供理论支撑。 2.传播环境:交代公关活动需适应的多重环境 公关活动的开展需要扎根于特定的社会土壤,并根据不同的公关需求,有人群针对性地开展传播活动。传统意义上“以纸为介”定义下的阅读已被数字化和“读屏”习惯所颠覆和改造。自媒体传播意味着信息生产“去中心”的实现和信

6、息传播效能的无限释放。与传媒环境相应适应的是公众媒介使用习惯和兴趣的转变。因此,公共关系课程,不能单一停留在新闻稿撰写、常规新闻发布会等传统手段的理论教学。很难想象,面对喜欢观看网络直播、使用弹幕视频和二次元动画的“御宅族” ,这些传统公关手段会发挥多大传播功能。公共关系课堂内容亟需全面、深入地向学生介绍我国公共关系传播环境的现状和特性,以供学生在从事公关实践时开放视野、明确方向。 3.行业实操:掌握如何开展公共关系活动 4公共关系是一门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训练学生采取适当、有效的传播手段,达成公共关系实践目标,是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一是组织开展模拟训练。例如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划归

7、为不同企业的公关职能部门,并为其设定突发危机事件,让学生在课堂时间内完成应急公关处置,并对后续公关处理进行系统安排。模拟训练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理论的理解,并发挥其创意思维和能动性,体验公共关系行业的魅力。二是邀请从业人员进课堂开展互动教学,学生借助其讲述,在较集中的时间内对公关部门组织架构、日常工作、危机管理和媒体关系等相关问题建立起系统认识。 4.对比认知:判别公关、广告和营销的异同 公关、广告和营销三者之间既有关联,又有性质上的不同。但是,目前行业中的许多公关企业为了扩大市场,逐渐在主营公关业务之外,涉足广告、营销等领域。正是因为三者之间关联紧密,且在行业实践中走向聚合, 公共关系学的课堂教

8、学有必要专门就此问题作以详解。值得一提的是,课堂讲授中还应将“炒作”或“做秀”这类现象与公关、营销、广告等概念加以区分。公共关系或社会化营销的手段可以不断创新,但应顺应社会主流价值选择和道德观念,避免引发不良社会反响。 四、课程案例筛选的技巧和原则 具体结合到此前分析的媒介环境和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习惯、信息接受兴趣等,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案例的筛选应着重从以下四个角度予以考量。 1.时新性 5移动智能传播时代,各种自媒体平台、新闻类 APP 的信息推送会把即时发生的新闻主动伺服给受众,快时效的传播把“新闻”变“旧闻”的效率提高了。同时,受出版周期的影响,教材中使用案例的更新较慢,多年前的案例

9、或学生不熟悉的案例很难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点。因此,课堂案例的筛选要重视其时新性,以新鲜的信息刺激学生的信息接收兴趣。比如 2014 年 10 月,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在当地逛超市、送象征中德合作的“鲁班锁”给默克尔等亲民举动受到中外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笔者在讲解“政府常规公关”这一理论点时应用了该案例。因为事件发生不久,所以学生的新鲜感和求知欲仍在,学习兴趣由此而来。 2.接近性 接近性指的是案例相关信息在地理、心理、情感、利益、年龄等方面的相近或相似,从而引发学生对案例内容的熟悉感和学习兴趣。比如2015 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西南科技大学校组织了一场名为“青春的律动”的快闪活动。相关视频

10、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令西南科大名声大噪,“五四快闪”队伍更受邀赴湖南卫视录制节目。媒体传播帮助西南科大在公众中树立起了积极、创新、包容等外部形象,是组织机构利用策划活动和媒体传播进行公共关系维护的典型案例。课堂上结合该案例的视频、图文材料,对公共关系学的具体概念进行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启发性 启发性指的是该案例能够引发学生举一反三,通过对比观察近似的案例或公关事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创造性地提出该公关实践的优6点和不足。比如“危机公关管理”一节的讲解中,笔者在课堂上引入某地一起群体性事件发生后的公关处理进行分析,并安排学生在课下搜集近 10 年来影响较大的群体性事件,对

11、其进行危机公关案例分析。结果发现,学生不仅能够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有关危机公关的理论重点要点,而且能够梳理出 10 年来政府(组织机构)危机公关跟随媒介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和进步,能够具体指出哪些公关措施仍有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4.趣味性 趣味性一方面指的是案例涉及的从事公关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的兴趣所在,尤其是公众人物的公关活动部分。中外文体明星本身就是大学生热衷和关心的兴趣范围,把“名人”的日常活动从公共关系的角度予以讲评、分析,较容易引起学生的互动和学习热情。另一方面,有的公关主体善于使用最新媒介平台帮助实现公共形象维护。比如有人通过“小咖秀” 、 “秒拍”等娱乐视频软件塑造幽默形象;有人通过微博晒图、写段子等做法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和喜爱。而这些新兴媒介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接触率最高的信息渠道。因此,趣味性还应当体现为结合公关主体的媒介使用活动,分析其公关活动的特点和效果,在教学互动中,引导学生掌握利用新兴媒介从事公关实践的要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