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公证与互联网之契合.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10889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求公证与互联网之契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寻求公证与互联网之契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寻求公证与互联网之契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寻求公证与互联网之契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寻求公证与互联网之契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寻求公证与互联网之契合摘 要 互联网时代,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与行业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地创造出新产品、新服务与新模式,是公证行业在内的每一个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互联网时代的公证从业者,思考自身行业的本质,洞察、顺应、借助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趋势,找到行业与互联网的契合点, 利用互联网技术提升公证服务,由公证对互联网生活进行证明,是本文所倡导的执业理念。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公证 证明 作者简介:张秀云,哈尔滨公证处,研究方向:公证法。 中图分类号:D9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6)05-133-02 一、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趋

2、势 上个世纪中期,一项可以与蒸汽机相提并论的伟大发明互联网登上了人类历史的舞台。这个不同凡响的新事物诞生后的几十年里,一波波席卷而来的科技浪潮,将人们带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阶段:我们从以物质、以黄金为基础的社会,进入了以能源为基础的社会、以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关于信息爆炸、信息时代、知识文明的表述不绝于耳。技术革命带来了社会革命。海量信息几乎无成本的全球化流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人与场景、物与物之间囊括一切、随时随处发生的连接,使我们身处在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社会,使我们走进了一个全新2的时代互联网时代。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 这是一个跨界融合时代。过去传统工业的结构化模式,在互联网、移动

3、互联网乃至大数据技术的冲击下,正在被颠覆。颠覆本身所带来的是产业之间的融合,以及新兴产业的出现和蓬勃兴起。 这是一个连接一切的时代。包括技术(如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 、场景、参与者(人、物、机构、平台、行业、系统) 、协议与交互、信任等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方式、内容、质量不同的三个层次的连接(connection、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构成了互联网时代的又一特质。连接带动了跨界与融合。 这是一个创新驱动的时代。改革开放前 30 年形成的资源驱动为主、客户驱动为辅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增长方式在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时代需要行业及其从业者用

4、互联网思维来求变、自我革命。 这是一个重塑结构的时代。原有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关系结构、地缘结构、文化结构无一例外地互联网所打破。权力、关系、连接、规则、对话方式等要素发生了转变。 这是一个尊重人性的时代。人性的光辉,永远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力量。除却冷冰冰的技术性,互联网力量之强大最根本地来源于对人性的最大限度地尊重、对用户体验的敬畏、对人的创造性的重视。 1916 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写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名言。2015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3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 会议闭幕后

5、,克强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关于网购的问题时,做了如下陈述:“我想起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 ,我想,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 可见,国家已经将“互联网+”概念纳入经济的顶层设计中,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已经把拥抱互联网提升为企业战略。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与行业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地创造出新产品、新服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是每一个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公证自不例外。 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 “互联网+”没有普适的方法和路径。每个行业、每个企业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都应该有只适用于自身的路径,而探寻路径核心在

6、于思考自身行业的本质,洞察、顺应、借助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趋势,找到行业与互联网的契合点。 二、公证行业的“服务思维”与互联网时代的“口碑服务”之契合 “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产品体验和极致的用户口碑” 。一个人、一个用户虽然渺小,但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的叠加,让其很容易加入 QQ 群、微信群等社群组织。消费者获得服务后,通过 QQ 群、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媒体对服务进行评价,分享与推荐。 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网络上扩散、传播,从而成就了如小米、海底捞等一线企业。 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我们的从业者手持“国家证明权”之尚方宝剑,将向当事人提供的公证服务视为权力的运作, “权力思维”下的工

7、作模式4日渐为社会所诟病,随之产生的是社会、公众的质疑、行业的危机。 今天,在公证行业的从业人员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共识:即公证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通过每一个从业人员,向受众提供着服务。坚持服务至上的服务思维已经深入人心。以当事人为中心,构建以服务当事人为重点的环境,敬畏当事人,认真对待每一个来到面前的当事人,以真诚的态度回应当事人的需求,为其提供极致服务,进而获得极致的用户口碑,是互联网时代公证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三、互联网技术对公证服务的提升 效率与安全是经济社会理性人所追求但又往往会发生冲突的两大价值。体现在我们的公证业务中,一方面,当事人基于效率的要求,希望减少往返公证处的时间与

8、次数,力争向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的当日可以领取公证书。 另一方面,我们出具的公证书会对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权利产生重要的影响。为避免法律关系、公证文书、公证证词、公证卷宗发生错误,而影响到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合法权利,我国公证制度设计了申请、受理、审批、出证等程序。 实践中,当事人会吐槽于公证效力低下,为了尽可能减少当事人的时间,我们要求公证员对前来咨询的当事人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但仍无法避免因沟通环节发生误解导致当事人提交的材料无法符合公证要求的情形。如遇法律关系复杂、合同标的大的公证申请,当事人对效率的要求与公证机构、公证员避免法律服务风险的需求之间矛盾更为突显。 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有效解决公

9、证效率与安全两大价值之间冲突、提升5公证法律服务的技术支持。近年来,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地区公证机构率先开通网上公证办理平台,当事人的涉外公证申请、材料预审、付费等流程在网上完成,原来需要线下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被线上交流方式取代,减少了当事人往返公证处的次数,得到了当事人极大的认可。期望网上办证平台可以尽快在公证行业内得到普及。 另一方面,QQ、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有效利用,也为公证员提升公证服务留下极大空间。尤其在委托、继承、协议等国内民事公证事项中,公证员在收到当事人网上、电话、现场等咨询后,可以告知当事人将准备的材料拍照后通过 QQ、微信的方式发送给公证员,由公证员进行初步审查,必要时

10、请示审批人,告知其需要补充的材料;对于符合受理条件的公证申请,可以先期为当事人起草法律文书,准备谈话笔录,预约当事人在非办证高峰时期来前来申请、签字,既节约了当事人时间,满足当事人的效率要求,又保证了公证书、公证卷宗的质量,保证了公证公信力。 四、公证对互联网生活的证明 互联网技术带来人们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曾经发生在办公室的商务会谈,发生在商场的交易,今天被网签、网购所取代;曾经发生在街头巷尾的家长里短,今天在 QQ、微薄、微信朋友圈中发布;隐私权、名誉权、配偶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人身财产权利被以一种更具破坏性的方式侵犯,而证据又会通过“轻击键盘”的方式轻而易举地销毁。 发生在网络上的行为与

11、传统固定场所的行为之差别在“场域”的不同,而行为的本质却与固定场所无异,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同样可以6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权利人为避免日后可以认定其主张成立的事实毁损、灭失,需要对证据进行保全、固定。 另一方面,无论业内对公证“证明论”持有多大的质疑, “证明”业务仍然是大多数公证处、大多数公证员的主要业务,出具可以在诉讼中被认定为证据的具有较高证据效力的公证书,是公证法赋予公证机构的重要职能,从诉讼实践,以及司法部门的反馈,我们的公证书社会接受度非常高,这种接受度本质上源自于每一名公证从业人员,依照公证法,程序规则,在专业的法律思维、严谨的证据思维指导下,办理的每一份公证为公证使用

12、者、为公证书接受部门预防纠纷、解决争端所带来的价值。 因此,长期证明工作积淀的公信力是公证的“魂” ,是公证区别于律师服务、区别于其他经济体的根本。 因此,当权利人权利被侵犯,而侵权的事实又发生在网络上时,律师往往会为其提供申请办理网络保全证据公证的意见。 于是,保全 QQ、微信聊天记录、保全电子邮件、保全网上购物行为、保全可以反映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被侵犯的网页等公证申请提交到公证员面前。 五、结语 联网带给公证的便利远不止于此,通过视频核实确认远在大洋彼岸的公证利害关系人的意思表示、核实证明材料,避免了纠纷,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互联网不断为公证提供诸如“淘宝店是否可以继承,如何操7作”等新课题来不断督促行业及从业人员引发思考。工具为人所用,工作为人所从事。无论是操作工具的人,还是从事工作的人,都要清楚认识到,互联网时代的从业者,即使未能成长于数字时代,即使不是可以易如反掌地吸收数字工具和通讯方法的“数字原生代” ,也要努力学习数字语言,掌握互联网技术,做一名思想开放的“数字移民” 。 参考文献: 1马化腾,等.互联网+ 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第 1 版).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5. 2王春燕.三天读懂互联网+(第 1 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