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摘要: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践教学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以合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以期建立起适应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希望能为其他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实践教学;旅游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71 1 前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会议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2、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从报告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现阶段,人才培养方式的改革必须紧密结合学校自身的独特优势、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怎样寻求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渠道,从而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将成为我们高校改革的目标。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 ,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2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以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
3、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一门应用型、多学科、多专业交叉的学科,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实践教学在现代旅游教学实施中,具有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亟需建立起以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合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型、应用型的高等本科院校,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文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分析,以期建立起适应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希望能为其他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2 合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分析 合肥学院旅游系是安徽省最早开设旅游专业的院系之一。该系旅游管理专业于 2004 年开始
4、招收本科生,紧扣学校“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根据社会需要和市场需要确定培养目标,引进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模式,成为该校第一批模块化教学改革的专业。2010年该专业正式实施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大板块:课内实践、集中实践和第二课堂。 2.1 课内实践 课内实践是在专业课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主要是在相应理论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本模块理论体系下的实践应用能力。旅游管理专业3课内实践分配如表 2 所示。 课内实践主要通过校内实训基地的来实现。该专业校内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数字交互式导游模拟实验室、标准客房实验室、中餐宴会实训室、西餐实训室、形体礼仪
5、训练房、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和数字交互式景区规划实验室等 2.2 集中实践 2.2.1 认知实习模块 合肥学院引入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模式“九学期”制,将四年八学期拓展为九学期,从大二理论课程教学结束后开始。旅游管理专业认知实习为期 24 周,学分为 36 学分,占总学分 15%。认知实习主要通过校外实习基地来实现的。该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情况如表 3。 2.2.2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模块 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是旅游管理专业非常重要的两项实践性教学环节,亦是我校创办“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的重要体现。通过综合运用全部专业知识及认知实习阶段所积累的工作经验,帮助解决专业技术问题,从而获取独立工作能力,
6、在思想上、业务上均得到全面的锻炼,为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规划创造一定的条件。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九学期,学分为 24 学分,占总学分 10%。 2.3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对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其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课堂为 8 学分,学分必须通过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技能培训、文化艺术与体育活动、4社会实践与社团活动等取得,且科技创新活动学分不得低于第二课堂总学分的二分之一。结合合肥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学分实施细则 ,旅游管理专业还制定了本专业的第二课堂项目和学分认定标准 。 3 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 3.1 加大经费投入,建设校内外实践
7、教学基地 合肥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目前建有数字交互式导游模拟实验室、标准客房实验室、中餐宴会实训室、西餐实训室、形体礼仪训练房、旅游电子商务实验室、数字交互式景区规划实验室等课内实践基地。目前而言,这些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还不够完善,相关设施仍比较缺乏。根据目前社会旅游岗位群的技能要求,这些基地亟需建设。目前已在上海、合肥、宁波等城市建有校外实训基地,与多家高星级酒店和国内知名的旅行社合作,如由由喜来登大酒店、上海东锦江希尔顿大酒店、富豪环球大酒店、环球国旅旅行社等等。但是目前校外实习基地仅限酒店和旅行社,企业类别有待进一步扩展,产学研的合作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学校应该加大相关经费的投入,努力建设更加
8、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 3.2 优化师资队伍,培养“双能型”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极强的专业,这就意味着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学校在引进旅游管理专业老师时要重视是否有旅游行业从业经验,在相同条件下具有从业经验的应择优录取;学校还可以引进或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旅游行业管理人员任教,或者邀请旅游行业优秀者前来学校举办讲座;支持老师可以去旅游企事业单位挂职或兼职,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 53.3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教学方法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该优化实践教学环节,摒弃无意义、盲目的实践教学课程,做到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实践教学中要充分调动每个
9、学生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兼顾个性化需求;强化对实践教学的指导,加强师生互动;在饭店管理技能训练、旅行社管理技能训练、会展经营与管理技能训练中采用数字化仿真,增加开放性创新项目,鼓励学生设计创新,在训练内容、时间上给予更大的灵活性。在课程安排设计上不断优化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让同时又能锻炼实践能力。 3.4 加强实践教学监督与评价,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逐步健全实践环节质量标准和督查制度,并切实执行;对于课内实践应当建立监督机制,保证设有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及时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察评估;对实习环节应着眼于学生实习中的工作态度、钻研精神、实习效果等进行综合评判;采用全程跟踪调查、实习报告评阅、事后实践能力考核等方式,综合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企业实习主管部门评价,合理确定权重,客观、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实习状况,充分发挥好实践教学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涛,刁宗广.应用型本科专业认知实习运行模式研究以合肥学院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为例J.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0, (06):38,50. 62戴艳平.地方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的思考以钦州学院为例J.文学界(理论版) ,2010, (08):282283. 3合肥学院旅游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Z.